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死者的眼睛 全 >

第1部分

死者的眼睛 全-第1部分

小说: 死者的眼睛 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者的眼睛》





作者简介


  小 说 资 料
  一、作者简介:
  余以健,从知青到教师,从文学编辑到报社主编,在文学的道路上一路痴迷前行。创作早期徜徉于诗歌与短篇小说的海洋中,曾获“四川省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等。2000年开始起致力于恐怖小说的创作,精心打造的第一部长篇恐怖小说《死者的眼睛》推出便取得巨大成功,继而才思泉涌,陆续出版了《背后有人》、《招魂》、《谁在等你》、《幽灵信箱》。其中,北京文艺广播电台“午夜拍案惊奇”栏目凭借《背后有人》在台中53个栏目中将收听率从第40位提升到第6位,且此书已由名导操刀被拍摄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其他几本的影视改编权也即将敲定。余以为健凭借其出色的恐怖小说驾御能力成为中国本土恐怖大师之一,他善于将恐怖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创造生活中逼真的恐怖现实,似真似幻、真假难辨。这个与恐怖同行,被喻为“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的作家,致力于成为中国的斯蒂芬。金,带领读者在阅读中体验恐怖,于阅读后品位人生。


公司介绍


  二、公司介绍:
  四川新华出版有限责任公司(SichuanXinhuaPublishingCO。;CTD)2001年4月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成立,2001年5月18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开始营业。经营范围为:出版物的选题策划和经营。隶属于中国发行改革试点单位——四川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出版物的选题策划与经营,省外批销和外版图书代理业务。法人代表:王庆,总经理、总编辑:陈大利。
    公司成立后,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上采用了有别于传统出版业的运行方式,尤其在开发、策划与经营图书选题方面强势出击,通过与四川及全国各出版社的广泛而深度的合作,推出了一大批为市场接受、读者喜爱、制作精良的优秀图书,在全国出版物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旅游文化系列、文教系列、学术著作系列、地域文化系列、动漫系列、民族宗教系列等,尤其是新近出版的《日本侵华战犯笔供》(日文、汉文版10卷)一书,尚未发行即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公司现有员工66人,其中策划、管理编辑7人,具有副编审以上职称者3人,编辑职称3人。特约编审6人,特约文字编辑30余人。公司机构设置为:编辑部(大众图书编辑部、教育图书编辑部)、总编务室、销售部(大众图书销售部、教育图书销售部)、财务部、行政部、北京分公司、深圳办事处。公司成立四年来,共策划选题800余个、出书560余种,与北京、上海、四川等十三家出版社以租型或包销方式合作出版。2004年发货码样首次突破1个亿,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的发展战略:①立足四川;②北上进京,寻求本土化的出版资源信息库(作者、书稿、政策);③南下港粤,寻求国际出版资源,学习引进现代出版理念和经营机制;④东面出击,努力扩大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份额;⑤西部回应,开发西部市场和出版资源。


小说概况


  三、小说概况:
  1。《死者的眼睛》
  作者:余以健
  出版发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经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书号:ISBN 7…5043…4465…6/I。594
  2。《谁在等你》
  作者:余以健
  出版发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经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书号:ISBN 7…5043…4474…5/I。599
  3。《幽灵信箱》
  作者:余以健
  出版发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经销: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书号:ISBN 7…5043…4868…6/I。649


总序


  总序
  人天生具有好奇心,并屡有涉险之冲动。小时候,母亲说不能用手指月亮,否则耳朵会被割。当时人小,不知禁忌与图腾的由来,只是涉险的冲动难捺,终于用手对着月牙儿指了一下。当夜蒙头而睡,醒来后耳朵还在,这才心安。
  写恐怖小说是从2000年开始的事。但按因果而论,仿佛也有迹可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复兴,我亦写了不少诗和短篇小说发表。但小说发表时多被排在“实验小说”栏目,究其理由,除语言、结构外,题材比较玄幻。记得一篇小说叫《迷路迷》,说是一人专好迷路,竟走到冥城去了,一夜经历让人骇然。另一篇叫《木狐》,其实写的是下象棋的故事。这“木狐”的知识来源于流沙河先生,当时我正与一诗友下围棋,流沙河先生在旁见之,便说古人叫象棋为木狐,那围棋也可称为黑狐和白狐了。棋能变狐,狐能生魅,因此我这篇小说不玄乎才怪。
  写什么,怎么写,文学中人历来为其劳神费力。读者却不然,曰其“好看”,或者相反。回望几百年,《三国演义》《水浒》《聊斋志异》《红楼梦》《西游记》,好看之中我发现类型化小说早已有之,现在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恐怖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分门别类前人都做过了,而后来的小说却是越写越窄,这一点儿也不安逸。因此决定写类型小说。选定“恐怖”仅仅是个性使然。至于“恐惧”为何成为人类集体潜意识之一种,那是遗传学家要探究的事。比如对黑夜、对死亡、对星空、对蛇等等,人确实心有畏惧。我曾经大胆设想过,蛇让人毛骨悚然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远超过虎,会不会是人类早期曾遭受过蛇的大规模袭击,从而在记忆上打下印记?
  进入现代,对人自身的研究使隐藏的恐怖进一步显现。在经验世界中,我们都记得一些奇怪的反复出现的东西,一些使判断发生迷惑的东西,一些现实与非现实界限模糊的东西,一些使自我分裂或错位的东西。而弗洛伊德认为,这正是恐怖的起源。
  恐怖小说在中国尽管有《聊斋志异》垫底,但现在却被欧美日韩抢了风头。除日本的《午夜凶铃》人所尽知外,美国的斯蒂芬·金的作品在中国亦不断印行。这位与19世纪的恐怖小说家爱伦·坡同国籍的恐怖大王,其作品的印行数量据称仅次于《圣经》。个中缘由,也许是西方国家有侦探小说的传统吧。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79本侦探小说风行世界,都为恐怖小说这种侦探小说的亲戚作了出场铺垫。
  在中国,《聊斋志异》之后,恐怖小说的传统几乎断掉。在我的经历中,小时候有部电影叫《夜半歌声》,据说很吓人,大人还不让小孩去看。“文革”中有一手抄本《一只绣花鞋》流行,在民间传阅甚广,前几年正式出版后仍受欢迎,足见恐怖小说仍是读者实实在在的需要。
  人们为何爱读恐怖小说?是减压,是释放,是涉险代替,是验证安全,这些回答都对。如果同时还有文学的享受就更好,这正是我所想做到的。
  从我多部作品出版后的反馈看,不论是网上、报刊,还是读者见面会,读者的喜爱和指正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书到读者手中往往有很高的传阅率,这种被阅读的乘数效应使我下笔时更加谨慎,惟恐辜负读者的期望。我的这套系列书刚刚开始,以后每年都有一些新书面市,读者的意见和批评是我非常愿意听到的。   
  2004年12月于成都 


人死去后是最美的(1)


  第一章
  01。人死去后是最美的。虽说脸色苍白一点,但平静,绝对的平静。就像被风吹折的一截树枝掉在草地上,这是真美。
  纪成医生说的这段话令我印象深刻。那是八月的一个黄昏,整个病区单调、闷热。长长的走廊上和楼梯拐弯处的路灯已早早亮了,这使病区显得更加幽暗一些。此时,编号为23床的那个病人已永远脱离了痛苦。纪成医生撩了一下白大褂的下摆,在桌边坐下。他拧开了一支黑色钢笔的笔头。死亡通知书。姓名:秦丽,性别:女,年龄:23岁,死亡时间:8月5日19时49分。最下面是家属签字……
  家属还没来得及赶到医院。这个被医生、护士直呼为“23床”的人物还躺在病床上,一床白被单已蒙上了她的头,这使她看上去像一段起伏不定的木头。“22床”是一个60多岁的老妇人,她正坐在床头啃着一个苹果。要死该死我这号人,她说,她太年轻了。伏在床边守护她的孙女望了她一眼,然后又将脸埋在被子上。她的孙女头发又浓又长,堆在被子上像一团乌云。
  我靠在门边看了一会儿,回到表弟的病房,我说,23床死了。表弟的嘴唇动了动,没回答我什么。一条输液管蛇一样连着表弟的手背,我看药液快输完了,便走到门外对着长长的走廊尽头喊道,42床,加液!出乎我意料,我的声音好响好响,一直滚到走廊尽头,那是灯雾和药味弥漫着的尽头,医生值班室、护士值班室都藏在那尽头再拐弯过去不远的地方。
  不一会儿,从走廊上看不见的段落,便传来护士的嗒嗒的脚步声,从那声音可以知道地面的冰冷和坚硬。我突然记起我呆在这里前后已经有一年多了,为了守护我那可怜的表弟,也为了某种宿命。后者让我在这迷魂阵一样的地方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恐怖,我之所以将它讲出来,只是想尽快忘掉它而已。
  02。 宋青拿着药瓶走在狭长的走廊上。右侧的窗玻璃映出她的影子,她知道外面已经天黑了。
  她雪白的护士衫一路飘动,这走廊上哪来的风呢?她心里有点发紧,便把脚步踏得更响了一点,快步走回值班室。
  值班室空无一人,灯光显得刺眼。纪成医生处理“23床”那个可怜的死者去了。宋青坐在桌边,眼光莫名其妙地在室内移动:药瓶、药瓶、针头、托盘、氧气瓶、自动呼吸器……突然,几个用过的青霉素空瓶出现在她的眼前,旁边是“23床”的输液处方单。这不可能!“23床”因过敏禁用青霉素人人知道,我会犯这种错误吗?宋青跳了起来,瞪大眼睛看着处方笺,上面没有青霉素,没有!难道我在下午去加液时会拿错药瓶吗?不可能!作护士两年了,这种错误闭着眼做事也不会犯。
  走廊上有了脚步声,是纪医生回来了。宋青心里一阵慌乱,伸手将几个青霉素空瓶藏到了她的桌下。
  纪医生挤了进来。他个子高大,有点像一头熊。他先到水池边洗手,伴着水龙头哗哗的水声,他说,“23床”死得还是突然了点,心脏衰竭,没办法。宋青感到背脊发冷,她确信纪医生已经明白一切了。天哪,真是她给输液瓶加错了药吗?这该怎么办?
  纪医生转过身去,用毛巾擦着手说,不过,像她这种晚期癌症病人,猝死的事也是常常发生的。怎么,你病了?
  宋青这才感到自己的脸色一定很难看。她摇了摇头,勉强笑了一下。她的笑有种孩子气,这她听很多人说过。不过,她也才20岁,离“孩子”并不太远,而长长的成人世界正等着她。这世界给了她一条仿佛没有尽头的充满消毒水气味的走廊,然而,昨天夜里在走廊上出现的惊吓,使她明白地感到这世界险象环生。
  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景象。昨日深夜,她为查看病房走在长长的走廊上(这医院的走廊也设计得太长了,中途还拐了几个弯),路灯坏了几盏。就在她刚转过一个弯时,她猛然看见离她几米远的暗处站着一个人,她无端的感到是一个女人,但她的脸部是雪白的,像白纸那样雪白。她不由得低低地惊叫了一声,不是她不想高声,而是嗓子也被堵住了一样。她本能地一闪身躲进了刚好在左边的卫生间。卫生间空无一人,她拼命将门折上,她的额头上满是冰凉的汗水。后来,她听见有脚步声从外面的走廊上踱过,那脚步声很慢很慢,像拖着脚步在走。再过后就是死一样的寂静。就这样她抵着卫生间的门站了有20多分钟,正当她对这卫生间里的空荡也产生恐惧时,外面有人在喊她了。她听出这是护士小梅的声音,这才从卫生间走出来。她对小梅说,我闹肚子了。她没敢说刚才看见的景象,她怕别人笑她幻觉、迷信、胆小。
  今天一整天,宋青却感到脑子发胀。又是夜班,又是走廊。脑子有点模糊,但她还是清楚地给10多个病人量过体温,给6个正在输液的病人加过药液(其中包括“23床”)。她清楚地记得“23床”露在白被单外的脸似睡非睡,她还问道,秦姐,你好些了吗?秦丽的眼睛睁开了一下,这是一双很漂亮的大眼睛。就在几天前,秦丽还问过她,宋护士,我死后能将眼角膜捐给别人吗?宋青直感到心里发紧,鼻子一酸,便安慰她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