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

第127部分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127部分

小说: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当戴维肖听到他的员工说建立一个交易模型需要3到8周的时间的时候,顿时勃然大怒,他对这种数字不精确的报告非常不感冒。后来这些员工学乖了,在汇报类似工作的时候,改为这个交易模型可能需要5。25个星期,但是前后会有2个星期的偏差,虽然在实际上还是3到8星期的时间,但偏偏是这种汇报方式能引起戴维肖的欣赏。

戴维肖是从斯坦利公司进入金融业的,之后他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他的计量分析团队自从建立起,就研究股票价格模型和期权价格模型,通过非线性的模型寻找出股票价格变动发出的信号,最终通过这些不为人查的数据进行操作,很快他们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到了94年,他们的雇员已经到了上百人,每天成交额站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5%。

当钟石和钟意走到纽约西区45街的高档写字楼里,迎接他们的是专门的公关公司的职员,他们负责带领这些投资人参观肖氏对冲基金的工作场所,并且安排了一些某些职员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之后会有一个晚餐会,各路人马齐聚一堂,听戴维肖对市场的预测和未来的展望。

整个投资人会议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流程。之所以举办这样的聚会,一来是拉近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第二则是说服这些投资人能够继续慷慨解囊。

当钟石、钟意两兄弟走进这家对冲基金的内部后,惊讶地发现这里员工的打扮和正统的华尔街精英并不相同。具体来说他们穿着都很休闲,甚至还透露着淡淡的波密西亚风格,这和动辄就是考究的西装、艳丽的领带、铮亮的皮鞋和一丝不苟的头发的银行家们大相径庭。

这还不是最让投资人们最惊讶的,因为随后他们就发现在员工的办公室里发现了睡袋,虽然华尔街精英都是工作狂。但那些投行的员工绝对没有在办公室内睡觉的传统和习惯,即便是需要通宵工作,投行也会贴心地在第二天凌晨派车将他们送回住所,等他们洗个澡换上衣服后再接回公司。

“如果不回家的话,这样更能够集中精力!”一位浓眉大眼,有着高挺鼻梁的年轻人看出众人眼中的困惑,不失时机地解释道。

一众投资者纷纷点头示意,没过多久他们就将注意力集中到另外的地方,唯有钟石和钟意两人一直站在睡袋面前,交头接耳地不知道在谈些什么。

这位年轻人也发现了在这群投资人当中。就数这两位投资人最为年轻,尤其是在一群大腹便便的中老年人当中尤为显眼。他非常惊讶,心中就动了结交的念头。

一般来说,想要开创自己事业的人会非常留意客户渠道,尤其是那些既有钱又舍得投资的人,而此时这个年轻人已经在心中萌发了创业的冲动,只是他很好地将这个念头隐藏在心中,这一天正好是部分投资人会议,他便自告奋勇地前来充当接待人员。

“两位,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帮助到你们的?”年轻人走到钟石、钟意两兄弟面前。微微对他们点了点头,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

他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博得了钟意的好感,钟意看了看钟石,见他没有任何表示。就开口说道:“我发现你们这里的电脑非常多,甚至多过其他的对冲基金,有些人的桌子上甚至有几台电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是这个,年轻人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原先还以为两人会问出涉及机密的问题呢。在听清楚了钟意的问题后,便微笑着说道:“我们这里是量化交易,都是建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概率的方式进行操作,因为电脑在建摸和交易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我们这里的电脑非常多。”

不过在他心中,却是咯噔一声泛起了波澜。他可是听得很清楚,刚才这位钟姓客户的说话中提到了其他的对冲基金,很显然是他也曾经去过同行那里,要知道透明和公开是对冲基金业最为讨厌的两件事,如果以普通人的身份肯定无法进入这些对冲基金的内部。这么说来,这位客户肯定还再别的对冲基金里做了投资。

“一定是个大客户,就是不知道他对天使投资感不感兴趣!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年轻人在心中暗暗地想到。

“原来是这样。”钟意随口说道。他对这些量化模型的交易颇不以为然,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对冲基金对正统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们不感冒,第二是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对冲基金哪一个不是靠宏观策略才获取巨额利润的,这些宏观策略自然离不开对经济局面、政策和未来走势的分析!

只是钟意大大地看走了眼,尽管现在宏观策略的对冲基金是华尔街的主角,但是从长期看来,量化模型才是市场的主力,而他们这种盈利模式不涉及到内幕,也不涉及到操纵,只是通过捕捉市场上某些玄而又玄的“密码”进行操作,因此他们才能够活得更长久,盈利也更持久。

“不知道你对互联网有什么看法?”见钟意失去了谈话的兴趣,年轻人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新的话题,想要把谈话继续下去。

“互联网?”钟意歪着头看了这个年轻人一眼,有些不解地问道:“就是现在很流行的那个网络吗?我觉得潜力非常巨大。而且很方便,相信是未来的某种潮流。”

就在前几年,美国通过的高速网络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将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向互联网行业。这些钟意自然很清楚,不过他本身对计算机行业兴趣不大,在学校的时候也只是学了点简单的编程,因此也就打了个哈哈,模糊地回应了几句。

不过年轻人的话倒是引起了一直没说话的钟石的注意。钟石可是太知道互联网的巨大威力了,别的不说,就说未来的那些富翁,有很多都是从互联网行业蹿升出来的,而且通过全球连接的互联网,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只需要点击鼠标就能达到的地方,这种革命性的改变可比得上历史上任何一次工业革命了。

钟石就插话道:“不知道你对互联网是个什么态度?”说罢,他紧盯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眼睛,想看看他到底能说出哪些“真知灼见”来。

年轻人面对这种逼视的眼光显然有些不适应,不过他很快地就反应过来。转头对钟石说道:“根据我的统计,互联网使用人数在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这种速率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我认为这将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尤其是以互联网形式出现的企业。”

“……”钟石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居然有人看到了互联网广阔的前景,这让他对眼前这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会在互联网上做什么行业?”

年轻人顿了顿,不自然地避开钟石的眼光,随后又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我考察过几十种商品市场,认为可以在互联网上先卖书籍,等到扩大化后再卖些其他的东西……”

当听到书之后,钟石就觉得脑袋嗡地一声。年轻人下面所说的话他已经听不进去了,首先在互联网上开始卖书的不正是亚马逊吗?这个互联网企业可是真正的巨头之一啊,难道说就是由眼前这个年轻人所创立的吗?

“请问你是?”顾不上礼貌,钟石立刻开口打断了这个年轻人的絮絮叨叨,他直截了当地问起这个人的姓名。

“我的名字是杰夫。贝佐斯,是肖氏对冲基金的高级副总裁。”尽管被打断了说话。但是杰夫。贝佐斯依然礼貌地回答道,同时递上两张名片。

“……”钟石彻底石化了,是他,果然是他!后世的他只知道杰夫贝佐斯在创立亚马逊之前在华尔街工作,但是不知道他竟然是在自己投资的肖氏对冲基金里。这下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未来的大金主,钟石很快就打定了主意。

“既然你有这方面的意向,那么为什么不去做呢?”钟石旁敲侧击道。他已经意识到杰夫贝佐斯有创业的想法,这个时候正是将他这个想法巩固的好时机。

“……”杰夫贝佐斯嘟哝了半天,终于咬着牙说道:“目前启动资金方面应该是够了,但是如果能找到一两个天使投资人的话,那就……”

“没问题,我可以做你的天使投资人!”钟石从怀中掏出签字笔,在贝佐斯的名片背后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双手交到贝佐斯的面前,“尽快把你的商业计划书送来,我随时恭候!”

“不就是一个SeniorVP(高级副总裁)吗?至于这样吗?”等杰夫贝佐斯离开后,钟意不禁嘀咕道。他对华尔街各种头衔非常了解,虽然说是高级副总裁,其实也不过是中层人员,像在投行里最底层是助理(associate),然后是分析师(analyst),随后就是副总裁(vicepresident),在他们上面的则是执行经理(exxcutivedirector),而大老板则是董事总经理(managerdirector),虽然是高级副总裁,但是还没有到可以和钟意直接对话的份上。

“你不懂,你不懂!”望着远去的杰夫贝索斯的身影,钟石得意地反驳道。对于互联网企业,他可是垂涎了很久,如今终于找到这么一个由头让他参与到其中,怎能不让他开心呢!

PS:真人真事啊,贝佐斯的确在肖氏对冲基金里干过!

第八十六章期权陷阱

1994年5月4日,是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在这一天这个月的期权将进行选择,尽管市场最近两个交易日都以下跌成交,但是整天下跌的幅度并不大,成交量方面也相对一般,因此市场普遍对这一天的行情不大看好。

“最近在伦敦听到什么风声没有?”到了开盘时间,钟石的电话就打到了安德鲁这边。宣布期权执行与否,对于伦敦有色金属市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它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多空双头的实力对比。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空头在做空的同时,买入一个看多的期权,手数正好和空仓手数相等,若是他在这个星期三之前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期铜走向悲观,完全就可以通过执行期权将亏损止步于一个固定的位置。

再比如,如果多头一边做多,一边买入看多期权,未来的期铜趋势和他预想的一样,他就可以执行期权将仓位进一步加重,攫取最大化的利润。

总之,针对不同的方向衍生出数种不同的策略,其中有对冲,有套保,有乘胜追击,也有见好就收。虽然这个时候的期权交易数量远远没有后世那样夸张,也不能决定期权市场的持仓数量,但是这些玩期权的仍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群体。由于风险远比直接投资有色金属期货小,入门门槛也比较低,因此在这个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客户,即便是主力资金在期铜市场,某些人也预留部分资金在期权市场。

一旦未来行情和他们做的期权一致,只要稍微有利润可获得,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执行。

而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三,是期铜市场最为重要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已经宣布执行期权的客户将大量进场,如果数量太多,就是双方主力有时候也不得不退避三舍,暂时避开这些新进场的人的锋芒。

钟石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想打听一下最近在伦敦这边有什么风向,如果说看多的期权较多,那么他就可以考虑拉升铜价,到时候就有另外一股新生力量充当盟友。如果看空的期权较多。那么他可以考虑先避一避,等到合适的时候再拉升。

“呃……”对于这种期权的情况可算是一种保密级别比较高的信息,安德鲁暂时没有什么门道打探出来,不过在支支吾吾了半天之后他还是说道:“具体没有可靠的消息,这两天尽管都是高开。不过都是空头占据了上风,不知道是不是在为未来的执行造势?”

“是吗?”由于这两天从芝加哥飞去纽约,又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回来之后又要在白天去攻读功课,钟石实在是没有时间考虑期铜的问题,经过安德鲁这么一提醒,他才醒悟过来,连忙翻开最近两个月期铜的走势,又重点分析了这两天的盘面情况,若有所思地对安德鲁说道:“这一段时间尽管基本面良好。但是期铜价格的波动并不太大,交易量也就是一般般的水平,看来市场在酝酿着什么。”

“酝酿什么?”安德鲁连忙追问道。他最信服钟石,因此当钟石说出他的思考之后,就急忙地追问道。

这边的钟石挠了挠头,有些回答不上来。他只是直觉期铜价格的波动不应该如此,尽管后世他并不涉足期铜市场,但是他也知道滨中泰男的事情,这位“天才”的交易员运用海量的资金使得包括量子基金在内的众多大鳄对他无可奈何,尽管基本面不利于期铜。但是“锤子先生”依然顽强地将近月合约的价格拉升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双方几番争斗,要不是最终LME和住友商社的干涉,最终谁胜谁输还真不好说。

“现铜收集了多少?”在思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