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

第99部分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99部分

小说: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样利润丰厚的项目,华德地产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一点赵世雄和霍家都有明确的共识。那就是要赚取最大化的利润。而对于两大股东的联手,曾国业也无可奈何,而且还有一点是他对林立所说的话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因此在董事会上也就是随口一说,见遭到各方的反对后也就不再坚持。

南海岛的泡沫在九三年的六月终于被戳破了。

六月二十三号,副总理诸葛馆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接着政府又发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的文件,文件中列出了16条强力调控措施,包括严控信贷规模、消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资金像潮水一般褪去。留下满地疮痍。

据后来的统计,在调控文件发出以后,南海岛留下烂尾楼超过600栋,建筑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闲置的土地接近两万公顷,堆积在这些土地和烂尾楼里的资金高达800亿。

在没有推出汇改之前,800亿人民币的资金相对于两三百亿的美元,这笔天量的资金如同泥牛入海一般,在泛起了一阵波澜之后就悄然无声地消失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华德地产前后投入的二十多亿的人民币。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华德地产肯定捂不住了,在对外公布消息之前,他们内部先召开了个紧急的董事会。

“大家都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

说话的人是现任的董事会主席霍及康。在成功入主华德地产后,董事局进行了改组,代表霍氏财团的霍及康当选为董事会主席,而原先的董事会主席赵世雄则变为副主席。

此时霍及康的脸上神色严峻,说话虽然仍是柔声慢语,但任谁都能听得出来他语气中的无奈。是啊。在执掌这家地产公司仅仅两个多月,公司就遭遇了政策上的重大变动,虽然霍家也和燕京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这种消息是绝对打探不出来的。事实上不止是他们,甚至连很多太子党都栽在这件事情上了。

如今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此事对股价的影响减到最低,只是如今华德地产缺乏流动资金,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就更别谈化解股市上的压力了。

在座的大部分股东都了解了这个情况,只是他们大多是小额的股东,根本没什么发言权,即便是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但是谁又能填补上这么一个巨大的窟窿呢!其中甚至有些人都在想着,怎么在避开监管的情况下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套现出去。

最后悔的莫不过一脸沮丧的曾国业,他万万没有想到,天际线国际控股后面的人能量竟然这么大,居然比霍家的消息还要灵通不少。要是当时就听了他的话,在能够充分套现的同时,还得到了这样人物的一个承诺,比起现在的局面要好上太多。

此时他手中持有华德地产约13%的股份,出售的不足5%的股份换来了四亿多的港币现金,现在华德地产的股价在12元的价位上下浮动,使得他原先买入的6%的股票已经亏损了一亿两千多万港元。

如今集团在南海岛巨亏,消息一旦公布出去,现在12元的股价肯定不保,甚至说不定还会被腰斩,到时候他全部的身家加起来也就是七八亿左右,这和巅峰时期的十几亿比起来可少了不少。

这一刻,他非常后悔当初所做的决定,但是这世界上没有后悔的药,时光也不会倒转。但曾国业还是很愤怒:“都说国内的政策变幻不定,像这次的投资行为,政府一个文件就将它判了死刑,根本就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这叫我们怎么做生意嘛?早说了不要在内地市场太过投入啦……”

此时别人说这种落井下石的话就很过分,但是曾国业不同。他是第三大股东,而且在之前的董事会上也曾经提过类似的建议,如今这看似马后炮的话只有他才能说得出来。

霍及康和赵世雄的脸色就是一阵青红,他们很明白曾国业所抱怨的就是他们自己。只是原本这事就是他们自己的过错,如今只能生生地忍着这些冷言冷语。

“我看是没有办法了,要不咱们现在把公司卖了,或许还能卖个好价钱!”曾国业语出惊人,在一通抱怨之后突然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来。

一个市值五六十亿的企业。通常现金并没有多少,而且像做地产的企业,通常充分利用银行和股市上的融资来做强做大,换句话说,就是杠杆比较高,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迅速扩张,坏处则是一旦资金量断裂,则很容易陷入破产的边缘。

像曾国业先前想的,股价腰斩一半都算是结果比较理想的情况,事实上在消息披露出去之后。很可能股价立刻大跌,华德地产在股市上筹不到一分钱,然后是被迫还银行的贷款,在这个过程中也别想从其他银行借到资金,甚至连发行债券也不可能,最终的可能是变卖公司的固有资产,然后又是被百般压价,等这笔债务偿还得差不多的时候,下一个步骤就是裁员、压缩开支等,估计到那个时候。华德地产的股价只剩下几“仙(cent)”了。

当然,这是最极端的情况,在有新的资金注入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谁又能去一次性拿出二十多亿的资金来填补这个巨大的窟窿呢!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在两个多月前曾经气势汹汹地想要收购华德地产的天际线国际控股背后的那个人,只是这一次他肯定会全力压价,像上次提出的那个条件绝对不可能了。

与满盘皆输相比,现在的股东无疑不希望他们两手空空地离开,因此在稍作考虑之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点头同意了。

而作为最大股东的霍及康以及第二大股东的赵世雄,则脸色异常难看,对于霍家来说,一次性拿出二十个亿的资金不是问题,问题是霍及康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这个可能。要知道在霍家长房里面,可不止他一个继承人,还有另外两个兄弟和一个外姓人正虎视眈眈着庞大的家产。

赵世雄这边则就更不可能了,眼看着自己一手创立起来的事业就这么崩溃了,他也异常不甘心,但比起拱手相让来说,后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毕竟拱手相让的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最终两人在全场的注视下无奈地点了点头。

九三年七月,华德地产发出公告,以每普通股5。0元的价格,认股权证1。8元的价格向天际线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全部股权,并且在股权交接完成之后向交易所申请私有化,这一次没有半路打劫的白衣骑士出现,这笔交易也以飞快的速度完成。

两个月前的收购硝烟还没有散去,这次突然的转手更是跌碎了大部分投资者的眼镜。有媒体这么形容道:“这场收购和反收购的大战,最终以老牌富商家族霍家的灿白、神秘莫测的天际线国际控股获胜而告终。其中的跌宕起伏、波云诡谲就不用多说了,相信TVB、ATV等电视台的编剧也编不出这么离奇的剧情来。”

最终,评论家们估计,天际线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不到三十亿港币的价格控制了香港地产界的一个曾经的巨头,而退市后的华德地产的财务情况就不再披露,也使得大部分人无从得知这家地产公司内部的真实情况。

PS:在此感谢书友abx353、lao刀子的月票支持!关于近段所写的收购,有些书友对此不是很满意,其实真正的重点并不在于此,这只是情节上所需要的过渡过程。明天就要开始新的战役了,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谢谢支持~

第四十七章入军油指

将华德地产成功地收入囊中之后,钟石保留了大部分的管理层,并且许诺给予管理层20%的利润分红,这才将人心浮动的华德地产稳定下来。不过他还是将财务方面的大权转交给从廖氏方面找来的专业人士手中,毕竟这才是一个集团公司的根本。

至于债务,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是个天文数字,但是钟石只是付出了二三亿美元,就成功地将华德地产再次盘活,公司的各项业务在停滞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继续运作起来了。

至此,钟石前后花费了不到五十亿港币的代价,就成功地控制了一家曾经市值过百亿的集团,而且成功地使得它退市。虽然这很难说得上是赚是赔,但只需稍加操作,等过了几年之后再重新包装一下上市,到时候的市值绝对不止现在这个数目。

在收购成功后的几个月内,钟石在芝加哥继续自己的学业,等到第一学年结束之后的九月底,他来到了世界之都纽约。

出了肯尼迪机场,钟石就看见安德鲁和廖小化在出口处使劲地向他招手,两人是钟石特意从香港招来的,目的就是在NYMEX的原油市场上大干一场。

和LME一样,NYMEX也是一个重要的原油交易所,而且在全球原油定价权方面更有话语权,他们推出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大的原油交易合约,也是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代号为WTI(WestTexasIntermediateCrudeOil)的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是北美地区较为通用的一类原油,这些原油大多是从加拿大和墨西哥湾进口,然后在美国中西部提炼而出,基本上和中东地区产出的石油没多大的关系,但是奇怪的是,中东那些产油的国家不得不遵从这里的价格,这就是金融上的霸权。

WTI期货合约被设计为1000桶原油一手,在每个月的25号前的几天停止下一月合约的交易,一般定在19、20、21号等几天。然后在余下的十天左右时间进行交割。出于套期保值的考虑,WTI的合约被设计成为最多可以持有十八个月的长期合约。(现在最长为九年)

除了安德鲁和廖小化,还有另外一个人出现在钟石的眼前,这人就是渣打投行以前在股市上兴风作浪的张家强。他在股市上的举动给钟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次算是从渣打那边借调了过来。

至于资金方面,钟石足足调过来二十亿美元,这笔资金已经逐步地进入了汇丰在NYMEX的账户之中。

汇丰在NYMEX的席位只是普通的级别,当这一笔资金进入他们的账户后。北美的这批雇员还着实地好是紧张了一番,不过更多的是兴奋,要知道这么一笔资金稍微运作一下,他们能得到的佣金就是天量的。

NYMEX的席位有着普通会员和结算会员两种,普通会员只需要购买一个一级的席位,结算会员需要购买两个一级的席位,并且在自有资金上有相关的保障,毕竟客户把资金放在期货公司的账户上,就相当于存进了一笔活期存款,因此期货公司必须按照监管的规矩留足保证金。毕竟期货公司完全可以拿这笔资金去做同业拆借赚取短期的利润。

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原油市场正经历一场剧烈的变动,先是多头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同时发力,将油价推到这两个月最高的每桶19。22美元,但在这个价位上遭受了空头的强力狙击,在多头获利离场和现货市场下跌整理的影响下,原油价格一路急转直下,从最高点的19。22美元一路下跌到最低的17。19美元,这个价格已经是两年来世界原油市场上的最低价格了。

在这种情况下,套期保值的石油公司和现货商们坐不住了。他们原本是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但是在巨大的利润驱动下很快背离了原先的本意,最终成为期货市场上的主力。见到油价下跌到这个地步,他们纷纷大举加仓。使得成交量瞬间放大起来,在9月10号这一天,成交量甚至比前一天增加了十万手。

此时距离十月份的合约交割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多空双头有大把的时间在十月主力合约上战斗。接下来的十一天内,多空双方在石油期货市场上展开了惨烈的厮杀,最终在九月份合约上获得巨额盈利的多头占了上风。在最后的交割日21号将十月份的合约结算价钉在了18。40美元每桶,比起最低价上涨了7%。

换月之后的双方主力进入十一月份的合约。就在这个时候,钟石的资金悄悄地进场了。

“张生,今天的行情预计是个什么情况?”面对十月份合约的暴涨,钟石有点看不明白。虽然他知道多空双方在激烈地较量,但是屏幕上不断闪动的数字他根本读不懂。

“空头一来是平掉先前的盈利仓,二来是将主力转到了其他月份,再者临近交割,他们也害怕多头逼仓。”张家强平静地说道。“如果多头在现货市场上大肆扫货,空头没有那么多的原油交割,到时候就不得不以一个更高的价格平掉现在的持仓,如此一来他们就更为难了。”

如今整个盘面上总的持仓手数为三十多万手,多空双方各持一半,即便是他们分别平掉一半的仓位,空头还是要卖出接近一亿桶的原油。虽说石油的产量分摊到每个月都有好几亿桶,但是符合NYMEX交割的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