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都市大仙君 >

第549部分

都市大仙君-第549部分

小说: 都市大仙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是一整天一少半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吗?”徐应龙道。

“嗯,早晨两小时,中午不回家,晚上两小时,很正常!”

“这还叫正常?这样生活压力多大啊!”徐应龙无语地说道。

“压力大很正常,你没听说吗,在大城市生活上班像菜贩赶集;下班像囚犯放风。路途稍远一点的;大量的时间就浪费在路上;回家做饭洗澡歇息一下;离睡觉的时间也不多了。要是回家路上必经之路发生交通事故或修路或燃气管道泄露什么的还得堵塞几个小时,等回家离第二天上班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南宫鹏飞道。

“这么恐怖?”

“哎,时代不一样了,生活方式也自然不一样了。快节奏生活是种社会现象;农业社会时代;由于农民种地个人间协作关系不是很大;且种地时早一天;晚一天对自身产能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农民生活节奏相对就比较慢。”

接着南宫鹏飞继续说道:“随着我们进入工业时代;特别是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我们更要注重团队精神;更要注重团队间的协作;且在工业生产;信息产业的升级中;大量的技术知识的涌现;在有限的资源下;在单位时间内个人间;团队间;公司间;甚至国家间必然会加强竞争;必然会以提高效率为己任;必然会营造一种快节奏生活的氛围。要想在这个大氛围中立足;就必需适应这种快节奏生活。”

“每天大家都忙的像个陀螺一样,这么痛苦为何还都要往大城市挤?大城市真的很好吗?工资真的很高吗?”徐应龙再次问道。

“呵呵,大城市里面毕竟机会多些嘛,何况年轻时不拼搏一下,难道等着老了再后悔啊?大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还是不错的,除非在小地方自己做生意才可能收入高些了,人生年轻只有一次,人生难得几回搏呢?”南宫鹏飞笑着说道。

徐应龙摇了摇头说道:“就拿这京城来说吧,机会确实多,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在这里扎下根?这种地方将自我时间与空间被挤压得严重变形,本地人和一批高官高干、高技术人才稳稳的占据着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艺人、明星、企业家把持着有山有水的黄金郊区,只有一小撮环线区域被奇高的房价给分成了三类九等,到最后绝大多数人还得那来回哪儿去,这样真的好吗?”

“好不好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京都的生活确实压力不小,尤其是男人们,压力更是有目共睹。日益高涨的购房压力,足以让男人们在这个全国最大的政治中心佝偻着的背更加弯曲。甚至对于爱情,他们更是不敢想象在经济地位不稳的情况下能娶到一个老婆,他们身上背负的压力一点不亚于当年附在孙悟空身上的五指山。”南宫鹏飞叹了口气说道。

徐应龙笑了笑说道:“没关系,这样的生活很快就会得到改变,等教改全面实施之后,人们看重的侧重点就会是谁家孩子修为到了哪一级,而不是谁家住在什么大城市,有几套房!”(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七章:结果呢?(求订阅!)

第八百八十七章:结果呢?(求订阅!)

一路上边走边说,在八点半前总算是来到了元首办公的地方,走到门口,南宫鹏飞对着值班的警卫问道:“元首来了没有?”

“报告首长,元首阁下十分钟前就来了,现在姜医生正在为阁下检查身体!”警卫回答道。

“怎么了,元首身体不舒服吗?”南宫鹏飞皱着眉头问道。

“好像是例行的检查!”警卫再次回答道。

听完警卫的回答,南宫鹏飞转身对着徐应龙说道:“徐少,那咱们进去看看吧!”

“你不用进去通报一声吗?”徐应龙笑着问道。

“不用了,元首阁下之前说过,只要是你的事情可以随时进去汇报,而不需要浪费时间通报!”说完南宫鹏飞率先向里面走去。

徐应龙等人进去的时候,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在为元首阁下检查身体,各种仪器摆了一大堆,一会儿量血压一会儿测血糖,还有人在验血,那阵仗不必准备一台小手术差。

看到徐应龙等人进来,元首笑了笑说道:“你们先坐一会儿,医生们还得一会儿!”

南宫鹏飞看了一眼几个医生护士问道:“首长,您平时不都是在后面医疗室检查身体吗,怎么弄到办公室了?”

元首笑了笑说道:“按照规定我早就应该去医疗室检查身体了,不过我觉得我的身体没有问题,所以拖了整整半个月。医疗室那边的专家有点不放心,所以就把检查的仪器弄到了我的办公室,非逼着我检查,呵呵呵!”

徐应龙笑了笑说道:“其实检不检查都一样,阁下的身体好得很,现在就算是去畅游长江都没问题。”

徐应龙的话音刚落,一个矮胖矮胖的老医生皱了皱眉眉头说道:“小伙子,不懂就不要瞎说,身体上的问题得医生说了算,你们这些人有时候一些阿谀奉承的话有可能害了首长。”

这话徐应龙可就不爱听了,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当即说道:“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懂呢?”

老医生也是个暴脾气,或许他觉得这是一个在首长面前体现能力的时候,当即大声说道:“你是医生吗,不是就不要在这里发言!”

徐应龙淡淡地说道:“我虽然不是医生,但是我的能力却比你们这帮自以为是的人强!”

“我不和你一个小娃娃胡搅蛮缠,如果我这个全国心脑血管的专家都不懂看病的话,那未免也太让人笑话了。”老医生不屑地说道。

徐应龙原本不想和他一般见识,但是他这人就是不喜欢吃亏,当即反驳道:“说实话,你能站在这里为阁下检查身体我确实有点惊讶!”

“你这话什么意思?”老医生不满地问道。

“我这话说的难道不清楚吗?话说一个连自己都快要死了都不知道的人怎么有资格给一位国家元首看病,你确定你不是来打酱油的?”徐应龙冷笑着说道。

“你。。。你。。。你说谁快要死了?”老医生怒声喝问道。

徐应龙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这段时间是不是经常感觉到短暂的胸痛,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了一下,有时伴有莫名的恐惧。”

“你。。。你。。。怎么知道?”老医生皱着眉头问道。

“我知道的还多着呢,我还知道你这老头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却一点都不注意保养,每日里依然是胡吃海塞,尤其喜欢吃猪牛羊肉。如果我判断没错的话你的心脏已经出现了极为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很有可能突然间要了你的命!”徐应龙道。

“胡说八道!我上个星期才检查的身体,怎么就没发现心脏有问题,你不要在这里胡说!”老头怒声说道。

“哼,信与不信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们赶紧给元首阁下弄,弄完我们还有事情。”徐应龙懒得理这个老头。

元首知道徐应龙的本事,当即说道:“姜医生,你还是回去好好检查一下吧,不要不当回事儿。”

“首长,我的身体没问题,您不要听这个小毛孩儿胡说!”老头急忙解释道。

“姜医生,你不了解这小子,他既然说你心脏有问题那肯定是有问题。况且咱们医疗室有的是仪器和设备,检查一下也费不了多长时间。”元首道。

“那好吧,等给您检查完身体我就回去检查!”

“我身体没问题,你们不要忙活了,正好上午我还有很重要的事情,你们先回去吧!”元首沉声说道。

“是!”

待这帮医生护士离开之后,元首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你家老爷子走了?”

“嗯,昨天下午就到了津城,说是今天上午出发。”徐应龙笑着回答道。

“呵呵,这次任务是你家老爷子自己要求去的,我也没有阻拦,好在你家老爷子身体还算不错,应该能吃得消。”元首笑着说道。

“没事儿的,走之前我给他老人家检查过身体,壮的能打死一头牛,就算是整一次环球之旅也没问题。”徐应龙道。

“嗯,那就好,既如此咱们就说说教改的事情吧!”

“说吧,南宫之前和我说过一次,但是我却没听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徐应龙道。

元首点了点头说道:“教育改革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了,其实早在你提出意见之前我们就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其实,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们的教育改革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但是怎么改我们必须有原则,首先是优中选优的精英教育,强化竞争性,强调培养“高、精、尖”的优秀人才。其次是市场化,强调要把教育办成一个能够盈利的产业。”

“不能说这些年来的教育改革成就不够辉煌,比如高等教育从免费到收费再到高收费,弥补了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使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就跨越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门槛,高中生升入大学的比例,超过了50%以上,达到了和发达国家相类似的水平,这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说到这里,元首先是叹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但是,在这样两个原则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却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加剧了社会的断裂。什么叫社会断裂?那就是社会下层民众基本失去了改变命运晋身社会中、上层的可能。中国自隋唐时期确立了科举制度以后,教育就一直是社会下层子弟进入社会中上层的主要通道,但是这些年来,这条通道开始变得困难重重,因为大学生不值钱了。”

对于元首阁下的话徐应龙是深有体会,因为现在对于大学生不值钱已经成了公认的现象。一方面现在大学普遍扩招,降低了大学的门槛,大学生人数的大大增加。

还有就是华夏不同于外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外国属于“松进严出”,注重在大学中的培养。而是注重“严进松出”,注重的是高考的成绩。导致当今大学生普遍素质降低,也是大学生降价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是徐应龙却不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和大学生有什么关系,难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和大学生的身价有关系吗?

“虽然说你只是要在小学和初中开设武术课和基础道法,原本和大学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你要把这门综合课程列入升学必考科目的话,那影响可就太大了。所以之前我们开会研究的时候,很多专家教授对此很有意见。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和一部分人通过起了,但是结果依然有一小半的人不同意。”元首道。

“那结果呢?”徐应龙皱着眉头问道。(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八章:教改方案(求订阅!)

第八百八十八章:教改方案(求订阅!)

元首看了看徐应龙,然后沉声说道:“结果就是在没有看到教改的实际效果之前,没有人敢立即在全国范围推广,我虽然是一国元首,但是在关系到全体国民的根本利益面前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说一不二,你明白吗?”

徐应龙点了点头说道:“道理我是明白,但是我现在不想谈道理,我只想知道事情的结果。”

“经过商量,所有的专家都觉得谨慎点为好,应该先找一个试点试验一下新教改的效果。如果好的话那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面积推广,如果效果一般那就不说了!”元首道。

“试点选在什么地方,试验期多长时间?”徐应龙再次问道。

“蓉城,试验期为6年,也就是一个小学的完整教学期!”元首回答道。

徐应龙想都没有想就直接说道:“不行,6年的时间实在太长了。”

“那你觉得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元首反问道。

“那些专家教授不过是想要看看教改对学生的素质有多大的影响,或者是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不是有益的。这一点我能理解,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按照我的教学计划进行教授的话,一年时间足以拉开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了。”

说到这里徐应龙继续说道:“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整六年的试验期,一来没必要,二来就算是我能等,欧美等国的超级战士会等吗?”

“一年?会不会太急了?”元首皱着眉头问道。

“确实有点急,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样吧,榕城的毕竟是省会城市,影响太大,我看随便在国内找一个县作为教改的试点,将全县所有的小学生都集中起来进行教学,一年后由政府出面组织对这些学生进行考核,看看他们的素质是不是提高了,提高的幅度有多大,阁下觉得如何?”徐应龙沉声问道。

元首想了想说道:“这样倒也可以,只是你想过没有,一般的孩子玩性较大,一年的时间未必能有什么效果。而这种事情可没有重来的做法,也就是说你只有一次机会,你想好了吗?”

徐应龙淡淡地说道:“在这件事情上我本身就立于不败之地,不存在一次机会两次机会的。”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你觉得哪个县比较合适?”元首沉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