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都市大仙君 >

第564部分

都市大仙君-第564部分

小说: 都市大仙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合格的下属,他不会胡乱猜测领导的秘密,因此当公司其他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和其他人商量,直接言明徐总自己会拿主意。

徐应龙想了想问道:“以前那个仓储中心的老板是怎么做的,是自己找人还是托人管理?”

“托人管理,承接这个大型仓储中心的是信托管理集团的一个团队,共有32名保安,每年管理费是350万。”王汉森道。

“他们的合同到期了没有?”

“到了,三天前到的,他们的精力曾致电我们公司,希望和我们公司续约。但是由于您还没有回来,所以我并未给出他们肯定的答复,当然也没有拒绝!”王汉森回答道。

“那这段时间怎么管理?”徐应龙再次问道。

“我将公司总部的保安派了一个小组过去,配合施工单位的一部分保安共同管理。这样暂时虽然不会有问题,但是时间长了可就说不定了。而且现在是;两家联合管理,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责任也不好分担。”王汉森沉声说道。

徐应龙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去和那个管理公司的经理谈谈,咱们原则上同意和他们续约,但是需要仓库管理区的原班人马管理,因为那些人我比较熟悉。”

“嗯,回头我就去办!”王汉森道。

“原浆酒的设备准备的如何了?”徐应龙话音一转,将话题转移到了原浆酒上面了。

“这事儿我正准备和您汇报,按照您提供的那些资料,我们已经将所有的设备都准备齐了。另外还从东北收购了100吨优质高粱和50吨优质小麦,另外还从青藏地区收购了30吨青稞,现在只等您的草药了。草药一到,马上就可以进行实验了你!”王汉森道。

“嗯,很好,草药你们不要担心,已经运回来了,就放在我家别墅,随时可以去取。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那些草药都是极为珍贵的极品草药,包括百年人参和何首乌等,随便一株拿到拍卖会上都价值几百万,所以为了避免公司内部的人见财起意,你们必须严苛控制草药的管理,入库多少消耗多少都要作好记录。”徐应龙沉声说道。

“徐总请放心,咱们公司关于原材料的管理制度是极为严格的,绝对不会给那些人空子可钻的。另外针对药草的特性,我会和管理层商量一下,尽快出台一些有效的措施,严防您说的那种情况的发生!”王汉森大声说道。

“这个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不问过程,只要结果!”徐应龙道。

“是!会让您满意的!”

“另外,高粱和青稞以及小麦都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但是由于它们的特质不同,所以和药材混合之后的效果也就不一样。因此你们首先要通过实验,看看哪种粮食更适合同做原浆酒。一旦有结果,立即派人到原产地大规模的承包土地,进行种植,一定要保证咱们的原材料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徐应龙道。

“行,咱们公司的研发团队是全国最顶尖的团队,再加上您提供的资料非常完善,所以这个结果应该很快就会出来,到时候我会第一个向您汇报的!”王汉森道。

“我相信你们的能力,公司能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你们功不可没!”徐应龙笑着说道。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三章:观察组(求订阅!)

第九百一十三章:观察组(求订阅!)

在大周酒业待了大半天徐应龙才离开,回到家徐应龙才想起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开机了,当即拿出电话看了看,发现早就没电自动关机了。

由于没有备用电池,只能一边充电一边等待开机了。随着熟悉的开机铃声,关了好一段时间的电话终于开机了。

徐应龙的电话有来电提醒功能,如果有未接电话的话,将会有短信提示。不一会儿,滴滴答答的声音不断地响了起来,不过徐应龙却没有立即查看,他很清楚这么长时间没开机,未接电话肯定很多,还是等短信全来了再看吧!

过了五六分钟,电话铃声终于不再响了。拿起电话一看,好家伙,各种短信竟然有76条,除掉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之外,未接来电提醒就有四十多条。

看了看这些来电,有王汉森打的,也有刘海洋、黄思成、南宫鹏飞以及小妹等人打的,甚至于还有刘家刘永清的未接来电,反正只要是和他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几乎都打过电话,看的徐应龙一阵无语。

王汉森那边刚刚去过,该说的也已经说了,倒是不需要回电话了,剩余的这些却不能不管。

南宫这家伙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看他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就知道肯定有重要的事情,所以徐应龙第一个就给他回了过去。

虽然是下班时间,但是电话拨出去之后不到五秒钟南宫鹏飞就接了起来,这速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快。

“喂,我说徐大少爷这又是去哪里了,整个人去了一趟猴子国就失踪了,我差一点让外交部和印尼方面交涉去!”一张口南宫鹏飞就大声说道,言语中多有不满。

徐应龙知道他在说笑,当即笑了笑说道:“行了,行了,我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每天需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偶尔消失个三两天不是很正常嘛?”

“你这那叫偶尔消失,这分明是经常性失踪,而且又是后一走就是十几二十天,真不知道你在忙什么?”南宫鹏飞无语地说道。

“行了,别贫了,打电话干吗?”徐应龙笑着说道。

“没事儿就不能给你打电话了?”南宫鹏飞道。

“还真是不行,我这里未接电话上百个,你是我第一个回的,在你后面还有很多人都等着我回电话呢,没事儿就赶紧挂掉!”徐应龙如是说道。

南宫鹏飞知道徐应龙没有和他瞎说,当即道:“不和你瞎说了,是这样的,教改那边已经进入了正轨。学校已经改造完成了,前几天学生们开始报名,上面决定派一个观察组下去看看。虽说教改的考核期只有一年,但毕竟这系着一个县的小学生的前途,可马虎不得!”

“观察组?他们去观察什么,多少人,谁带队?”徐应龙皱着眉头问道,他干事情可不希望别人在一旁指手画脚的,所以一听这观察组的名头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南宫鹏飞自然听出了徐应龙语气中的不满,当即解释道“你也不要不高兴,不过是个观察组而已,又不是巡视组和检查组。他们下去就是看看教改的内容和效果,人数也不多,一共才5个人,都是教育部下属的教育专家,由武文斌教授带队!”

“那你打电话给我时啥意思,让我去接待他们吗,提前说好,没空!”徐应龙道。

“知道你也没空,以你的性格就算是有空也不会陪他们的。况且就算是你想去陪同他们视察我们还不放心呢,你小子的脾气就是一个火药桶,而那些专家教授最是喜欢说一些吹毛求疵的话了,我怕你忍不住动起手来,那最后还得我们出面。”南宫鹏飞道。

“知道那你还给我打啥的电话?”徐应龙无语地问道。

“和你说是要让你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毕竟你是教改项目的一把手,那些专家教授要去你的地盘了,再怎么说也得让你知道。”

“嗯,我知道了!”徐应龙很干脆地说。

“还没完,这些专家教授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你接不接待无所谓。但是元首阁下也很关心教改的事情,他想让我去帮忙看看。用元首阁下的原话说,教改的命令是他下的,要是耽误了这些孩子的话,那他就是罪魁祸首,他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实在承担不起这么多孩子的前途!”南宫鹏飞道。

“他老人家也真是的,前段时间不是孩子们都在放暑假,现在刚开学才几天,你们就算是过去看了又能看出什么门道?”徐应龙无语地说道。

“那也要看看,效果看不出来可以看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听说你让他们将全县所有的孩子都集中到一块儿教学,还把一个小学改造成了一个大学校,也不知道教学设施是否齐备,这些我的去看看。”

“那你去就行了,给我打电话也是为了让我知道吗?”徐应龙不解地问道。

“那倒不是,我打电话是想让你和我一起去!毕竟那是你的地盘!况且据我所知教改实施了都快两个半月了,你这个一把手都没有在清河出现过,如此不称职可要不得!”南宫鹏飞笑着说道。

徐应龙想了想,南宫鹏飞说的倒是没错,自己确实没有实地去看过教改的学校,也没有见过当地教育局的那些官员,也不知道他们进行的怎么样了!

想了想徐应龙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必要去看一看,正如南宫鹏飞说的那样,自己再怎么说也是教改的真正实施者。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徐应龙再次问道。

“这不是等你的吗,这个星期我们都没有啥事儿,随时可以行动!”南宫鹏飞道。

“你定日子,我随时都可以!”徐应龙道。

“我现在给你订机票,明天你回京都,咱们明天下午就过去!”南宫鹏飞当即说道。

“这样吧,反正去清河的话也得先路过塞北省省会青城,我明天乘飞机直接飞往青城,咱们在哪里汇合,然后再直奔清河县,你看如何?”徐应龙道。

“也行,我们就不乘飞机了,京都距离青城也不过六百多公里,而且一路上都是高速,开车也就五六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们还是开车去为好。”南宫鹏飞道。

“开车也行,反正青城距离清河这段路程也比较远,没有车子代步的话也不行!”徐应龙道。

“行,就这么说好了,明天见!”

“明天见!”

说实话,关于教改的事情徐应龙也不是很放心,毕竟地球和药王星是不一样的。药王星虽然有灵根的人不多,但是整个位面对于修炼已经是深入人心了。

在药王星修炼就像是地球上的孩子上大学一样,是从平凡到卓越的一种变化的途径。所有贫苦人家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身具灵根,能成为仙门的门人弟子,从而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这就像是地球上的人一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好好读书,然后考一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甚至可以考取公务员。

但是现在让孩子们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武术和道法上,这无疑会让很多家长认为这是胡闹,是不务正业。现在只是刚刚开学,家长们对于这件事情还不大了解,因此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家长们就会了解孩子们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一些不明真相的家长肯定会对学校的教学内容提出质疑的。如果这个时候处理不好的话,教改很可能刚刚开始就会遭遇重大挫折。因此这次徐应龙虽然派了不少人过去,但是心里依然不大放心。(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四章:形势严峻的钢铁行业(求订阅!)

第九百一十四章:形势严峻的钢铁行业(求订阅!)

同南宫结束通话之后,徐应龙又找出刘海洋的电话拨了过去,虽然说刘海洋是刀具厂的负责人,但是和王汉森不一样,刘海洋这个人平时很少和徐应龙联系,属于那种我埋头干我的,你不要来打扰我,只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才会和徐应龙沟通。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电话里传来刘海洋熟悉的声音:“喂,徐总,我是刘海洋!”

“嗯,刘总,前几天有事儿去了外地,电话没信号!”徐应龙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没事儿,我知道!”刘海洋笑了笑说道。

“打电话有事儿吗?”徐应龙大声问道。

“嗯,是这样的,咱们天蓝刀具厂大生产线已经建造完毕了,马上就要投入运营了,所以向您汇报一下。其次就是咱们的天蓝钢铁厂也改造完毕了,设备和技术也都完成了配备,只是现在是不是立即投产还需要您确定!”刘海洋道。

“大生产线主要是用来生产什么的,有多少条?”徐应龙有点郁闷自己竟然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肯定是刘海洋和自己说过,不然的话以老刘的性格是不会擅作主张的。

“呃,这件事情我半年前和您通过电话的,您说咱们的产品供不应求,而且销量一直是处于上升状态,所以指示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产量提升到原来的三倍。我回来之后就和公司的其他主管商讨解决这件事情,大家一致认为刀具厂的格局已经固定,就算增加生产线也未必能将产量一下子提升三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原来的格局。”

“你们是怎么做的?”徐应龙很感兴趣地问道。

“我们找来专业的设计团队将目前公司的情况进行了专业的分析,并且做出了解决的方案,那就是将附近土地买下来进行工厂扩建。同时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分区管理,各种产品分开生产,互不影响。再借鉴了大周酒业的扩张模式之后,我们刀具厂也对周围300亩土地进行了收购,并且将原来的建筑物推倒之后进行建厂。到现在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