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唐双龙传 >

第302部分

大唐双龙传-第302部分

小说: 大唐双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锵〃!
杨虚彦还剑鞘内,双目津光电闪,在徐子陵和侯希白身上来回扫视几遍后,冷哼一声,迳自从破洞离开,消没不见。
大殿回复宁静,只余一地塑像破碎后的残屑。
徐子陵往侯希白瞧去,后者从手上的半截残卷收回目光,苦笑道:〃小弟也有点同意棺小姐的话,这或者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大家同时得到却又失去了。〃
徐子陵问道:〃刚才把安隆迫回来的,是否令师呢?〃
侯希白摇头道:〃瞧来不似,石师虽罕有出手,但出手必有人命丧。
照我猜杨虚彦也不信来的是石师,至於究竟是谁有这通天彻地之能,小弟也好想有人能答我。〃
徐子陵忍不住问道:〃侯兄多久没见过令师?〃
侯希白轻描淡写的道:〃怕有七、八年吧!〃像是不愿谈及有关石之轩任何事的样子,岔开道:〃很高兴今晚能交上子陵般这有情有义的朋友,小弟刚才力拚下受了点伤,必须觅地疗养,若子陵这几天仍在成都盘桓,小弟会来找子陵饮酒畅谈。〃
一扬手上的半截残卷,微笑道:〃我真的很感激。请啦!〃言罢穿洞潇洒去了。
那点烛光刚好熄灭,不片刻大殿又亮起来,皆因正是天明的时刻。
想起昨晚惊涛骇浪般的经验,份外感觉能见到晨光的珍贵。
徐子陵走出墙外,天已大白。忽然一阵叮冬脆响,从佛塔那边传来,远眺过去,隐见佛塔檐角翘起处挂有铜铃,山风吹来,发出一阵阵悦耳的清音,使人尽去尘虑。
在罗汉堂侧有夹道通向佛塔,花木扶疏,优邃浓荫,非常引人。
徐子陵暗忖横竖闲来无事,不如顺便随意参观,然后立即离川,赶去与寇仲会合,同赴关中寻宝。
叹了一口气后,缓步朝佛塔走去,穿过竹林,高近十五丈,分十三层的宝塔巍然屹立林内广场处,峥嵘峻拔。
在初阳东升的辉光下,塔顶的镂金铜制飞鹅更是灿烂辉煌,光耀远近。
每层佛塔四面共嵌有十二座石雕佛像,宏伟壮丽,纹理丰富。
〃徐兄对这座佛塔似是情有独锺呢?〃
徐子陵负手仰观佛塔,头也不回的淡然道:〃师小姐是昨晚已来,还是刚到的?〃
师妃暄来到他身后油然道:〃那有甚么分别。你不过是想问谁把安隆迫回罗汉堂吧?此人那么可恶,冒渎佛门圣地,妃暄吓得他以后睡不安寝,也不为过,徐兄同意吗?〃
徐子陵转过身来,面对清丽淡雅的师妃暄,苦笑道:〃我也踏碎其中一座塑像,小姐打算怎样惩罚小弟?〃
师妃暄微笑道:〃我不见更不知,徐兄莫要问我。〃
徐子陵一拍额头,洒然笑道:〃昨晚就像发过一场梦,差不多每件事都是令人费解,不明所以。例如师小姐是凭甚么惊退安隆,吓得他连《不死印卷》都要抛弃,以至见鬼似的抱头鼠窜?〃
师妃暄温柔地道:〃我上趟入川,就是奉师命到优林小谷把《不死印卷》细阅一遍,虽不会因而练成不死印法,但模拟到有两三成相似并不困难,加上安隆作贼心虚,机缘巧合下才那么有效,这是否可解去徐兄其中一个谜团。〃
徐子陵明白过来,但却产生新的问题,讶道:〃师小姐何不索性把印卷带返静斋收藏,岂非不用有昨晚的纷争?〃
师妃暄淡然自若道:〃这不但是秀心师伯传给青漩小姐的遗物,更是石之轩借刀杀人的凶物,没有青漩小姐的同意,谁都不能将它带离优林小谷。今次最使人难解的,就是杨虚彦怎会忽然知道此卷的存在?〃
徐子陵愕然道:〃借刀杀人口.石之轩若要杀人,不懂自己下手吗?〃
师妃暄秀目抹过一丝悲哀的神色,低声道:〃我们边行边说好吗?〃
徐子陵不敢和她并肩而行,落后在她侧旁两步许处,一起进入迂回於竹林内的小径。
师妃暄忽地停下,徐子陵自然随即止步,前者微滇道:〃你这人的脑袋是用甚么做的,为何不敢和妃暄并肩漫步,我们之间没有尊卑之分,更无主从之别,是否要妃暄拂袖而去,不再理你?〃
徐子陵心中泛起一股难以形容的感觉,不知是否因熟络了的关系,师妃暄对他的态度比之初会时有很大的转变,以前她从未试过以这种半娇瞠、半责备的神态语气和他说话,其中动人处,教人惊喜。
徐子陵哈哈一笑,来到她左旁的位置,有点乱了阵脚的道:〃只是一场误会,小弟还以为师小姐因身份特殊,须严守男女之防,所以……嘿!
敬而远之,噢!不对!我只是尊重小姐超然的身份,唉!你该明白的。〃
师妃暄莞道:〃并肩而行与男女之防有甚么关系?反是你这样故意堕后,甚敬而远之,更为著相和蹩扭。〃
说罢继续前行,玉容回复止水不波的平静,今趟徐子陵悠闲轻松地走在一旁,静待她说话。
好一会后,师妃暄沉重的道:〃石之轩录下不死印法,是故意让秀心师伯看的,那关系到魔门和静斋的斗争,其中细节可以想象。若非研读此卷,秀心师伯绝不会在芳华正茂的时刻,撒手离开尘世。〃
徐子陵心中冒出一股寒意,道:〃石之轩的心肠是用甚么做的,难怪石小姐不肯认他作父亲。〃
旋又担心道:〃师小姐刚才不是说过曾细阅《不死印卷》吗?你岂非重蹈令师伯的覆辙。〃
师妃暄若无其事道:〃可以这么说。而这更是石之轩录之成卷的用意,对静斋来说则是公然的溺战。有一天妃暄可能忽然就那么走了,但总不能置之不理。〃
徐子陵听得乏语而对,更不知如何去为她分担,好半晌才道:〃安隆为何想得到印卷,对他又有甚么好处?〃
此时林木已尽,两人来到罗汉堂旁的空地处,师妃暄缓缓转身,面对徐子陵,平静地道:〃安隆对石之轩,有种近乎疯狂的崇拜,数十年来从没有改变过,一直希望石之轩能一统魔道,对他来说,以前的障碍是秀心师伯,现在的障碍则是青漩小姐。而在杨虚彦和侯希白两人间,他选取前者,因为他认为杨虚彦会是另一个石之轩。〃
徐子陵不解道:〃杨虚彦既是这么一个人,李世民为何仍要重用他?〃
师妃暄道:〃杨虚彦是属於太子李建成一系的人马,更因杨勇和李渊的密切关系,故非常受李渊爱宠,加上最近杨虚彦凭李渊纳董淑妮为妃一事,地位更是巩固。除非李世民要与父兄决裂,否则对这屡建奇功,新近才把薛举剌杀的大功臣有什么办法呢?〃
徐子陵皱眉道:〃以前师小姐对魔门的事总是不愿谈论,现在忽然又变得言无不尽,其中是否有甚么特别的原因?〃
师妃暄微笑道:〃自大巴山别后,妃暄从水路全速赶赴优林小谷,通知青漩小姐这件事,才晓得鲁妙子临终前曾以飞鸽传书予青漩小姐,遗书中提及很多事,对你和寇仲更是推崇备至,其中提及你可能是天下唯一的一个,可不须学习花间或补天的魔功,亦能读通《不死印卷》的奇材,她遂决定把印卷交给你。假若你不能及时赶来,那她就当著安隆和杨虚彦面前把印卷毁掉,好一了百了。〃
徐子陵禁不住心中涌过一阵失望,原来师妃暄现在对他另眼相看的原因,非是因她对自己观感有变,只是因鲁妙子的遗书,又或因石青漩对他的信任,不由暗感失望,那种滋味确不好受。
由此推之,自己真的可能对这淡雅如仙的美女生出情嗉,否则怎会因此而神伤。想到这里,徐子陵把所有扰人的情绪压抑下去,若无其事道:〃原来如此,早知小弟便不用千山万水的赶到道理来。〃
师妃暄讶道:〃未能一窥印卷上所载,你不觉得可惜吗?〃
徐子陵有感而发道:〃得得失失,怎能介怀那么多!否则做人岂非万分痛苦。况且鲁先生极可能错看或高估了我徐子陵,看得走火入魔时才不划算。若要学士乘武技,罗汉堂内的五百尊塑像,无不暗寒玄奥道理,大自然的鸟飞鱼落,无不可为我之师,谁还有空去参详魔门邪人创出来的东西!〃
师妃暄美目深深地凝注他,秀眸彩芒闪闪,叹道:〃妃暄现在才明白鲁大师为何如此欣赏你徐子陵啦!徐兄可知此寺的罗汉,均是依后秦圣僧鸠摩罗什亲绘的手本敬制。〃
徐子陵一呆道:〃鸠摩罗什是谁,名字这么古怪的。〃
师妃暄肃容道:〃鸠摩罗什乃天竺来中士传法有大德大智的高僧,广究大乘佛法而尤津於般若性空的津义,武技更是超凡入圣,却从不以武学传人,只论佛法。来中土后在长安的逍遥园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想过竟然有人能从他设计的塑像瞧出玄虚,且非是佛门的弟子,确是异数。〃
接著横他一眼道:〃亏你这人还要说鲁师错看你,是否怕负上什么责任呢?〃徐子陵苦笑道:〃给你说得我差点要入殿再多看两遍。唉!现在这里再用不著我这个闲人,巴盟的人又四处为李世民寻我晦气,小弟实不宜久留,师小姐请啦!恕小弟失陪。〃
以师妃暄的恬淡无求,也忍不住蹙起秀眉不悦道:〃为何你一副赶著要溜的样子?你难道看不到天下万民的苦难,即使是能避开中原战火的巴蜀,亦因外面政治形势的变化而风起云涌。自祝玉妍、石之轩出世,一直是道消魔长之局,否则天下不该乱成这个样子。有志气的人均应为人民办点事。〃
徐子陵的苦笑更深,叹道:〃有志气的是寇仲而非徐子陵,师小姐对我的期待不嫌太高吗?〃师妃暄回复平静,微笑道:〃徐兄知否我因何要冒充石之轩吓安隆一跳?〃
徐子陵思索道:〃是不是想试探石之轩有否牵连在这件事内?假若安隆是奉石之轩的命令行事,当然不会害怕。〃
师妃暄白他一眼道:〃不嚷著要走了吗?〃
徐子陵尴尬道:〃原来师小姐也懂得耍人。〃
师妃喧轻吁一口气,柔声道:〃你这人很难侍候,如若徐兄不介意,可否让妃暄作个小东道,请你尝试成都著名的地道斋菜,青漩小姐尚有些东西要交托你哩!〃
徐子陵皱眉道:〃师小姐不用为我浪费宝贵的时间,只要告诉我何处可见到石小姐,小弟自行寻去便成。〃
师妃暄像瞧通看透他般,樱唇角逸出一丝微仅可察的笑意,漫不经意地油然道:〃又来哩!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有相见之期,陪妃暄多一阵子也不成吗!〃
师妃暄尚是首次对他软语相求,想起连毁掉她的和氏璧人家都不计较,心中一软,只好点头答应。
 第十二章 纵论天下
数股浓烟在远方江岸旁的山头冒起,直冲霄汉。
自昨晚黎明前,急行近三十里的江淮军,在杜伏威亲自指挥下,对沈纶的营地发动猛攻,但可惜是他同时把泊在军营之旁大江上的十多艘战舰以火箭焚毁,寇仲在江上伏击沈纶退兵的大计登时落空。
居高望远,沈纶的主寨尚未失陷,被毁的只是外围哨寨,喊杀声随风送到众人耳内。陈长林双目厉芒电闪,显因沈纶被袭大感快意。
卜天志凑到寇仲耳畔低声道:〃照我看沈纶怎都会防上杜伏威有这一手,所以表面看似杜伏威占尽上风,但沈纶虽有损失却未伤根本,暂不用仓皇撤退。唉!即使走他也会从陆路走,想走水路巳无可用的船只。〃
他虽没有明言,但等若指出若要伏击沈纶,在现在的形势变化中,根本是不可行的。寇仲也感到泄气,只好安慰他道:〃沈纶那是老杜对手,可能很快崩溃。〃
另一边的陈长林目不转睛的紧盯战场的形势发展,摇头道:〃沈纶有谋有勇,论气魄和经验虽及不上杜伏威,兵力更是远落其后,但立寨处却是利守不利攻,兼之是养津蓄锐,起始时虽被攻个措手不及,但转瞬站稳阵脚。
我猜沈纶固是损失颇重,但杜伏威亦占不到多大的便宜。〃
忽然撤退的号角声响起。
寇仲苦笑道:〃长林兄果是料事如神,老杜要退兵哩!〃陈长林叹一口气,苦笑道:
〃假设沈纶派兵追击杜伏威后撤的军队,那我们今趟的伏击行动只有取消;如若沈纶连循例的追击也无法办到,则我们仍有一线机会。〃
寇仲心中暗赞。
陈长林不但是个情深义重的好汉,且公私分明,绝不会因私人恩怨而要大家陪他冒险。
相互比较,自己更倾向於感情用事。
半个时辰后,洛其飞赶回来报告战场上的最新情况,沈纶果然派兵追击后撤的江淮军,却被杜伏威亲自指挥的护后军击退。
陈长林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并没有因此失望,微笑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沈纶一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少就横行霸道,渔肉乡里,从没受过甚么挫折。今趟我们教他落个灰头土脸,损兵折将而返,日后还要穷於应付李子通的报复,我已感到非常痛快。以后怕还没收拾他父子的机会吗?〃
寇仲从隐藏的草丛中长身而起道:〃长林兄乃天性豁达的英雄好汉,趁现在沈纶、杜伏威和李子通三方均是自顾不暇,正是各走各路的最佳时刻。
我在岭南兜个转后,便要和陵少会合共赴关中,彭梁等地的大本营,就要辛苦诸位哩!〃
众人齐声答应,土气昂扬得像刚打败了沈纶。
成都的大街小巷满布昨夜狂欢的痕迹,爆竹的破屑碎纸、花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