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汉王妃 作者:悠梦依然 >

第112部分

汉王妃 作者:悠梦依然-第112部分

小说: 汉王妃 作者:悠梦依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
当然,这个时代没有诸葛亮,却有很多跟诸葛亮一样心怀天下以求满腔才华能够得以施展的谋士。
其中,她唯一记得比较清楚的,便是元末明初非常有名的,帮助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刘伯温!
徐佩瑶低下眼帘。
她想到前一段时间,野先被召回大都,汝阳王察汗特穆尔被派来接替野先,夫君恐汉王府不安全,怕元兵会趁机进攻毫州城。她怀有身孕已近临盆,却是禁不得任何奔波。为以防万一,夫君准备暗中送她和母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待产后,有可能成为她未来二嫂的李婉儿突然向她推荐的这个僻静的水中岛时的眼神。
她应该知道什么。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常年足不出户的药王庄大小姐又如何得知?
难道……
徐佩瑶轻轻拉了拉夫君的衣袖,示意他看过去。
男人微微皱眉,目光冷冽。
这个中年男人的目光好生冒犯,害得佩瑶妹妹不喜,他不介意让人挖了他那一双招子。
身边夫君身上的寒意让周围的几个孩子都害怕的缩了缩,徐佩瑶如何注意不到。
她不由好笑。
她可不是让夫君杀气腾腾的去得罪人的。
“夫君,扶我过去!”
对佩瑶妹妹的要求,他从来不会拒绝,何况现在佩瑶妹妹还怀着他的孩子。
小心翼翼的搀扶着佩瑶妹妹准备如往日在周围散散步,不想佩瑶妹妹居然站在了那个中年男子面前,停了下来。
不可否认,面前这个岛上的中年男人看起来虽已过而立之年,但一身儒雅温和的气质却让他难掩男人的成熟魅力。
陈友谅目光警惕。
“先生贵姓?刚才冒犯了!”
“不敢,在下刘基!”


汉王妃 第三十章  求贤
“先生,你在钓鱼吗?”
静坐江边垂钓的儒士闻言回过头,就看见大腹便便的美丽女子被身侧年轻侍女搀扶着,已经不知站了多久。
“夫人见笑了。左右无事,打发时间罢了。”
“昔日,姜太公钓鱼,等来了他的明主,先生,你呢?是否也等到了?”女人微微侧了侧头,看着他。
“基不过一介布衣,凡夫俗子,却是跟姜公比不得,夫人太看得起基了。”
女人浅浅笑了起来。
“先生何须自谦。现今的形势,乱世已显,正是有志之士登高一呼光复我大好河山的大好机会。先生满腹经纶,羽扇纶巾,自是有大智慧者。还是说,先生准备从此隐姓埋名一辈子,呆在这个小小的芦花岛与世隔绝,辜负一腔才智?”
中年男子垂钓的身影顿时一僵。
他知道,这位夫人把话说的如此直接,便是不准备跟他绕圈子。而且,她的话一针见血,的确说中了他心中所想。
十年寒窗,满腹经纶,他如何甘心就此默默无闻?只可惜,蒙古人的朝廷根本就看不起汉人,汉人在那些当权者的眼中,还不如牲畜值钱,他报效无门,对朝廷失望之极,庸庸碌碌十几年,最终归隐这个与世隔绝的芦花岛。
只是他的心里,就真的就此死心了吗?
显然没有!
徐佩瑶在见过这位刘先生后,也让人去岛上的人户打探过,知道这位先生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出岛,对外面的形势居然很是了解。她便知道,他在等待机会。
“先生大才,应该知道,只要蒙古人一天掌控着中原天下,汉人就永无出头之日。整治黄河,饥荒大旱,多少人户十室九空。先生,你忍心吗?”
她微微挪动了一下站久了有些撑不住的沉重身子,扶着腰在侍女迅速摆好特意放了柔软皮子的小榻上坐了下来,揉了揉浮肿的腿。
女子身侧的侍女很是训练有素,恭敬的跪坐在夫人面前,手法熟稔且力道适合的轻轻捏着夫人的腿,低眉顺眼。
先生的目光只在那侍女身上停留了一下,便移开了目光。
“夫人好口才!”
“不敢,在先生门前班门弄斧了。”她不是自谦。她知道诸如此类谋士,他们的诡辩才是最厉害的。
指点江山,樯橹灰飞烟灭啊。
徐佩瑶却是不知,她在感慨别人时,她面前的先生也在感叹。
这突然搬来的陈氏夫妇,看来很是不一般。
他细微处特意观察过这位容貌美丽高贵的夫人身边环绕的侍女,发现她们不仅规矩井然有序,便是走路的脚步声都比一般人来得轻盈。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这些侍女都身怀武艺,呼吸绵长。
普通的大户人家,怎么可能养得起这样的丫鬟。这夫人的夫家又姓陈,他那天见她夫君的面相也不是居于人下之人。现如今几分天下的势力中,姓陈的,便只有……
“俯瞰天下大势,东有诚王张士诚占据平江,西有徐寿辉占据池州,南面有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屯徽州,以及,雄踞濠州的黑衣军。先生看好谁?”
刘先生顿了顿,手里的羽扇停了下来。
他思虑良久,在那位夫人平静的目光中,最终有几分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徐公过于仁厚,缺乏成就大业的狠厉果决,难免有尾大不掉之势,镇不住手下野心勃勃之将;诚王张士诚心胸狭窄,不是虚怀若谷之人;刘福通已丢掉毫州,呈现颓势,恐再无可能;至于南面的陈友谅,虽有魄力和手段,如今看来形势一片大好,势如破竹,但……”
“但什么?”
刘先生却是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
“先生有何顾忌,但说无妨。”
“夫人可否告诉在下,夫人夫家姓陈,是否跟汉王陈友谅有何关系?”
“先生雄才大略,正是多方渴求的良将,我也不瞒先生,我夫君,正是陈友谅。”
刘先生脸上的表情很平静。
对于那个男人身份的猜测,他虽然有点惊讶,但更多的是果然如此的释然。
“我夫君求贤若渴,志在光复汉人天下,恳请先生出山,助我夫君一臂之力。”
刘先生虽然心动,却摇了摇头。
“汉王行事自有决断,恐不会需要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的乡野村夫!”
徐佩瑶也知道自家男人的性子,不是会被别人左右的性格,更不愿做什么被人指手画脚。说好听点,是坚毅果决,说难听点,便是刚愎自用。
他如一把出鞘的利刃,杀气腾腾,寒光闪烁。既震慑敌人,也会让自己人心生寒意。
所以,要想在这条披荆斩棘的路上走得更远,他需要收敛锋芒,收服更多的良将人才为他所用,跟随他左右。
而眼前的儒士,正是他所需的。
“先生如果担心的是,良弓藏走狗烹,我愿以性命担保,护先生性命无忧,一展所学,如何?”
中年儒士久久没有说话。
他望着视野里一片平静的江面,心里在天人交战。
是进,还是退?
他已经在这个偏僻的芦花岛呆的够久了,他已是而立之年,又有多少个十年等得起?
战乱迭起,英雄辈出,除去陈友谅,其他或多或少都缺乏那么几分帝王之气。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徐佩瑶也不急。她任侍女揉捏着她浮肿的腿,找了个舒适的位置,耐心等待。
罗衣突然伸长了脖子,指着江面回头看自家小姐:“小姐,有船来了。”
“船?”今日外面来见夫君的张氏兄弟不是已经到了么,怎么还有船?
徐佩瑶微微眯起眼,凝神看去。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几十米外的江面,那站在船头红衣如火的美艳女人,不正是熟悉的故人。
+++++++++++++++++++++++++++
书房。
男人坐在宽大的椅子上,面色沉沉的看着恭敬立于下首的属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椅子旁边,一把精致古朴的拐杖随意放在男人手边触手可及的地方。
“刘老贼那边有消息了吗?”
当初本想亲自带兵伏击刘福通,只是他和佩瑶妹妹急着去往大都找黑玉断续膏。

他的腿康复的希望跟亲自抓住刘老贼比起来,当然前者更重要。要想抓住刘老贼,他以后有的是机会。
只是,宝藏不能白白便宜了刘福通,让他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不管他能不能够找到宝藏,这万分之一的几率他都不会自大的放过。因此,在他和佩瑶妹妹离开后,他就吩咐了张氏兄弟,让他们密切关注进山寻宝的一行人。
现在,好几个月了,他要知道详细情况。
“回禀汉王,刘福通没有找到宝藏,在断魂谷找了三个多月,最后放了一把火烧山,目前已逃亡安丰。都是属下办事不利,请汉王赐罪。”
男人摆了摆手。
“丧家之犬,不足挂齿!他便是逃了,以为到了安丰还能够重新东山再起?那边有张士诚,刘老贼不过坐困围城罢了。”
“那属下还要不要继续……”
男人沉思了一会儿。
“其余的人都撤回来,只派人去张士诚那边暗中挑拨。我定要刘老贼四面楚歌,求救无门!”断腿之仇,大牢之辱,本王可是铭感五内,永不相忘!
要不是他,佩瑶妹妹怎会身怀六甲还为他奔波大都,以身试险?
“对了,断魂谷的情况怎么样?刘老贼居然放了火,想来定是不甘心至极。”想到刘福通那郁闷得吐血的脸,陈友谅就恨不得大笑三声。
佩瑶妹妹妙计,只在藏宝图上稍微动了动手脚,就叫刘福通漫山遍野寻找,如在一片森林里寻找一片树叶,何其艰难。
“火势扩散之际天降大雨,断魂谷并无太大损失。连天都不站在刘福通一边!”想到当时的情况,张定边不由笑了起来。
天助我军啊!
男人手指敲了敲椅子。
“我那岳母,最近如何了?”佩瑶妹妹都已临近临盆,卓夫人却没有露过一面,陈友谅心里有些不虞。
“这……”
“怎么?”看定边面露迟疑,男人微微眯起眼,目光沉沉。
“据探子回报,卓夫人和那位金童前辈近来似乎不在断魂谷。”
“不在?”
“具体情况如何,卓夫人和那位金童前辈武艺太高,我们的人根本无法靠近。”
陈友谅没有说话。
他站起来,却没有动椅子旁边的拐杖,在书房里来回走了两圈。
张定边目露惊喜:“汉王,你的腿已经好了?”
提到腿,一身黑衣眉目冷峻俊美的男人也不由有了好心情。
“虽还有点钝痛,却已是大好。再修养一段时间,便与往常无异。那黑玉断续膏,的确神奇。”
“恭喜汉王!”
书房外,管家的声音突然隔着一段距离传来。
“汉王,夫人回来了。”
“佩瑶妹妹回来了?”
挥挥手让定边下去休息,男人整理了一下衣摆,大步出门准备去迎接归来的妻子。只是,站在门前看见佩瑶妹妹身边那不容忽视的白发女人,青年脚步一滞。
“岳母大人!”




汉王妃 第三十一章 母亲
“娘,你怎么到芦花岛来了?”
被夫君搀扶着沉重的身子,徐佩瑶带着一身风尘的亲娘和金童前辈走进客厅坐下,开口问道。
“你这孩子,都快临盆了,娘哪里放心得下。”俗话说,女人生孩子就是走鬼门关,她当年生下瑶儿的时候还正被周夫人关在大牢里,连个稳婆都没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生下女儿。就是那样,当年瑶儿生下来的时候瘦得跟只小猫似的,叫声微弱得很。
她差点以为女儿养不活,伤心得落下来。这也是后来刘福通告诉她,她女儿夭折的消息时她会信以为真的原因。
“稳婆都准备好了吗?瑶都要生了,怎么还到处乱跑,不好好在家里安胎?要是动了胎气怎么办?”说这话的时候,卓玉眼睛看着女儿身边的黑衣男子,眉头皱起。
知道岳母这是在责问他,陈友谅站了出来。
“岳母放心,稳婆小婿都带来了。奶娘也准备了三个,只等佩瑶妹妹临产期到来。”
“大夫可有说,瑶儿这胎什么时候发动?”
“就是近一个月的事。”陈友谅低下头,看着美丽的妻子以及妻子隆起的腹部,眉宇柔情似水,软化了冷峻的眼眸。
卓玉还是不怎么满意。
她就瑶儿一个女儿,生孩子的痛苦和伴随的危险让她始终做不到冷静。
“大夫是哪里找的?这个小岛与世隔绝的,这边的大夫能够有多高的医术?”
“都是毫州的名医。”便是岳母鸡蛋里挑骨头,对他百般不满意,看在对方是佩瑶妹妹生母的面上,陈友谅也不会轻易给她脸色看。何况,岳母所担心的,也正是他所担心的。
他经不起有任何失去佩瑶妹妹的风险。
金童站在阿玉的身侧,看阿玉这个亲娘都没有来得及亲眼看着女儿出嫁,为女儿挑选一个称心的女婿,也合该阿玉对他总是不放心。谁叫他眼里野心勃勃,想要争夺天下呢,害得小佩瑶这样纤柔出尘的好姑娘怀;着身孕还要为他担惊受怕。
不想夫君脸上太难看,徐佩瑶轻轻握住母亲的手,把她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
“娘,你放心好了,我这边还带着绿芜,每天也有按照医嘱按时在外面走走。绿芜也每日给女儿把脉,都说我这胎安稳得很,也没有胎位不正,到时候只要不出意外,你就等着抱孙子吧。”
听到抱孙子,卓玉脸色顿时好起来,有些眉飞色舞。
“胎位正就好,我的小孩子哦……”
“阿玉啊,你就杞人忧天了,有我金童在,定叫小佩瑶平平安安的生下个大胖小子。”
卓玉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