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汉王妃 作者:悠梦依然 >

第114部分

汉王妃 作者:悠梦依然-第114部分

小说: 汉王妃 作者:悠梦依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现在还记得之前亲娘来看她时,撞见陪她在岛上安胎的母亲时,两人之间气氛的尴尬和微妙。
一个艰难生下女儿却失去的母亲,一个亲手抚养女儿长大百般疼爱的养母,两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隔阂。
卓玉感激徐母养大了她的女儿,却又不希望瑶儿跟养母的感情太深,甚至超过对她这个生母的感情;徐母担忧养大的女儿会被她的生母带走,从此跟她形同陌路,渐行渐远。
好在,这段时间共同经历了女儿产子的担心受怕,两人倒是渐渐有了共同话题起来。
卓玉突然想到一件事,停下逗孙子的动作,看向床上的女儿。
“瑶儿,你们什么时候离开芦花岛?孩子的满月宴准备在哪里举行?陈家老爷知不知道你已经生了的消息?”
这么多问题,忙着坐月子的她还真没有想过。
女人看向自家男人:“夫君……”
“不要操心,这些我都让人准备好了。你的身子为重,孩子的满月宴可心推迟一些,等你身子好了,我们就离开,回汉王府大办我们儿子的满月宴。刚好,大哥二哥在这边,只要把父亲接来就行。”
抚摸着妻子披散而下的头发,男人把他的安排一一说给妻子听。
“对了,到时候趁着满月宴,佩瑶妹妹你帮衬着看看有没有哪家适龄的小姐,四弟五弟也都不小了,爹前些日子不是还在说要为他们娶一房妻子回来吗?”
徐佩瑶笑着应了下来。
她对那两个小叔子的印象不错,定为他们找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姑娘。

汉王妃 第三十三章 休养生息
“先生,你要走了。”
“小九。”先生摸着抬头仰望他的男孩,没有说话,只是心里怅然若失了一阵。
他微微侧头看了看身后码头正小心翼翼护着那位心智聪明姿容出众的夫人上船的黑衣青年,一进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这个男人虽然的确有帝王之相,但他真的值得自己追随吗?
他虽想一展所长,施展自己的满腹经纶,但也要考虑功成名就后有没有那个命亲眼看着新的朝代崛起啊。
而且,比起他来,他更钦佩的却是他的夫人。
那位夫人,智谋不凡,心怀天下,也不失魄力,实乃女子真豪杰。
注意到身后传来的视线,徐佩瑶抱着怀里的襁褓停了下来,转身看过去。
“先生,该走了。”
刘先生点了点头,揉了揉依依不舍的小九和他身边的那群孩子,转身走了。这次,他的背影没有丝毫迟疑。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便义无反顾吧。
“佩瑶妹妹,我们上船吧,江上风大,别着凉了。”为妻子紧了紧披风,陈友谅移开看向刘先生的视线,护在妻子面前,遮挡住吹来的江风。
女人点了点头。
她低头看了一眼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襁褓,确保儿子不会被吹到,在夫君的护送下上了来接他们的船。
船上,卓玉和徐母见女儿上来,这才命令开船。

船慢慢驶离码头,常年被芦苇环绕的芦花岛越来越远。几个孩子沿着河岸追着离开的船,拼命的挥手。
“先生,先生……”
“佩瑶姐姐,婉儿姐姐,你们还会回来吗?”
会回来吗?
这个答案众人心照不宣。此次离开芦花岛,有很大的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这个芦花岛毕竟住了不短时间,岛上的人大多淳朴老实。她怀着身孕出去散心的时候也遇到不少岛上的村民,都很热心友好。
只是,这里总归不是他们的家。夫君陪着她在这里已经住得够久了,是时候回去了。
让袖衣把孩子抱进船舱,徐佩瑶站在甲板上,凝望水天一色的平静江面。
李婉儿看了看高大冷峻的陈友谅,再看了看表情平静的佩瑶,心里郁闷。
就这样走了?
朱重八怎么没有出现?他的谋士都出山了,朱重八怎么一点影子都没有?
难道说,没有陈友谅借着神志不清的佩瑶设下天罗地网势要杀他,他就没有契机无意间漂泊到这个与世隔绝的芦花岛?
现如今濠州也在陈友谅掌控之下,朱重八到哪里去投奔郭子兴?
局势变化太大,便是她,如今也没有了多少先知的优势。特别是在行军打仗方面,她一窍不通,还不如常遇春那个蛮黑子呢。
以后的形势,愈发扑朔迷离了。
**************
陈友谅没有带着人回毫州,反而去了濠州,接管了濠州的军队,开始厉兵秣马。
滁州,和州,太平城连成一片,都在他的军队统治之下。太平、芜湖更是盛产粮食之地,足够养活他手下越来越庞大的队伍。
这几年他带着军队南征北战,连续打下江南一带比较繁华重要的城市,军队已有些倦怠。他接受手下谋士朱升的建议,决定“高筑墙,主积粮”。
粮食无论在哪里儿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军队来说,粮草更是重中之重。他手下的太平、芜湖都是有名的产粮之地,就注定会有很多人觊觎眼红。
要想保住自己打下的一片基业,只有军队强大,训练在素。
他决定斩缓前进的步伐,先稳后定,开始练兵。
不得不说,很多前来投奔追随他的将领都很有领军打仗的才能。便是他,一直觉得是个武夫常遇春,在攻城掠地方面,都能够无师自通。还有傅友德,这个他看在佩瑶妹妹面子上略显提拔的阿卓的相公,居然也毫不逊色,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在军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陈友谅在练兵场看着下面训练的军队点头表示满意,已经被改为汉王府的原濠州府内,徐佩瑶看着被接来的阿卓母子,也在安慰许久不见担忧相公安危的阿卓。
“阿卓,来的路上可好?”
“托你的福,我们跟着徐叔和你大哥大嫂一起来的,身边有你那夫君派来的黑衣军层层护卫着,有哪个流寇敢不长眼?”
“路上顺利就好,我已经派了人去,等会儿夫君回来,让他把你相公也带来。你们许久不见,也该好好团聚团聚,别荣哥儿都不认识父亲了。”
看乖巧坐在阿卓怀里虎头虎脑的孩子,徐佩瑶心生喜爱,伸手摸了摸那孩子的脑袋。
“荣哥儿,这是你佩瑶姨,快叫人。”
“姨姨……”
小孩子不过两岁的样子,吐字还有些不清晰,声音好声好气,糯米团似的,看得女人更是心花怒放。
“唉,真乖!”
阿卓把孩子放在旁边的榻上,好笑的看了佩瑶一眼。
她环顾了一下周围,仔细打量这间佩瑶住的精致宽敞的卧房。
光从住的地方看,便可以看出佩瑶在汉王府的受宠地位,更不用说府邸下人对她这个主母的言听计从了。
阿卓转回头,看向近一年不见的好友。
“佩瑶,你的孩子呢?我听说你已经生了,是男孩还是女孩,几个月大了?取了什么名字?孩子满月酒的时候怎么没有叫我呢。”
“是个男孩。叫元亨,名字是我娘取的。至于满月酒,那个时候我们住的地方不怎么方便,便没有准备满月酒。回到濠州夫君他又忙得很,濠州这边也不是铁桶一般。因此我跟夫君商量,满月酒就算了,等孩子周岁的时候再大办一下。”
对阿卓连珠炮似的问题,徐佩瑶心情很好,脸上自然笑意盈盈。
“元亨?”阿卓没有怎么读过书,不过勉强认识几个字,对于这名字的寓意她根本听不出来,只觉得果然是有文化的人取的,与他们这些乡野之人取的贱名好养活完全不同,好听又朗朗上口。
没过多在意这个,阿卓坐在佩瑶面前,开始上下打量生完孩子的闺友,一脸啧啧称奇。
“我说佩瑶,你生完孩子怎么身形一点都没变,还是这么好看?”想当年她刚刚生下荣哥儿的时候,身材可是完全走了样,好不容易才养回来。
“我练武啊。你知道的,练武之人肌肉结实,不容易走形。”
闻言,阿卓羡慕嫉妒恨。
“早知道,我小时候也去缠着高彬主持学两招,现在就可以跟你一样快意江湖了。”
“什么快意江湖,嫁人后我哪里还出去过。”
“谁叫你嫁的是大户陈家,那些人家里就是规矩多,还不如我招个上门女婿进门自在呢。”
徐佩瑶好笑。
“上门女婿岂是好招的。”要不是阿卓家就她一个女儿,谁家有儿子传宗接代的愿意招个外姓之人。
“也是。”这个年代,上门女婿的名声总归不怎么好听。
“你不知足吧,你相公也是个有担当的,将来少不了你的好。”因着阿卓的缘故,她冷眼看着,傅友德不是个表里不一忘恩负义的人,定能够跟阿卓好好过日子。便是以后他地位高了,有自己在,再加上阿卓也不是个软弱的,不怕他背弃糟糠。
阿卓突然拉住闺友的手,满脸真挚的感谢:“佩瑶,谢谢你。”
“谢我什么?”徐佩瑶有些诧异。
“当年要不是你,我现在说不定正跟汤和漂泊无依呢。我是个女人,不懂男人那些抱负。我向往的,不过相夫教子,有一个美满的家罢了。女人这一生,注定只能依附男人而生,一旦走错了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阿卓……”
阿卓自嘲一笑:“我许久不曾想起汤和哥哥了。这些年来,谁知道他现在又是个什么光景呢?”
徐佩瑶轻轻拍了拍阿卓的手背:“你想通就好。”
“我早就想通了。我现在过得这样好,是跟着汤和怎么也不可能有的。而且,我爹近年来身体愈发不好了,我这个唯一的女儿能够呆在他身边照顾他,对我爹来说怎么也是个宽慰不是?”她无法想象,当年要是她真的跟着汤和私奔了,回来的时候,瓜皮帽,看见的会不会就是一杯黄土?
“刘大叔病了?严不严重,请大夫看过了吗?”
“本来只是小病,只是我爹那抠门的性子,怎么也不肯花钱请大夫,结果越拖越久,病情就重了起来。要不是最后我押着,他现在还强撑呢。”
阿卓一脸恨铁不成钢。
“佩瑶,你说我爹那么在乎钱干什么?他就我一个女儿,将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当用就得用!”
“刘大叔那样,还不是为了把好的都留给你!他就你一个女儿,怕你将来没有钱财傍身会受欺负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刘大秀在别人眼里纵有千般不好,他对自己唯一的女儿却是疼爱的。
“真的?我爹就是瞎操心,我阿卓还能够被别人欺负不成?”嘴里虽然这样说着,阿卓的眼睛却有些酸涩。
算了,回去对那个固执的老头儿好一点吧,她就这一个爹!
看阿卓明白过来,徐佩瑶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说。
两人又继续聊了一些旁的,眼看天色也不早了,男人们该回来了,徐佩瑶让袖衣去把元亨抱来,就听见身边为荣哥儿擦口水的阿卓突然开口道。
“对了佩瑶,你回过东乡了吗?东乡那边如今怎么样了,乡亲们还好吗?上次我听说元兵围攻濠州抓了不少城外的百姓,也不知道我们老家遭难没有。”
永丰乡分东乡西乡之分,她们就住在东乡这边,故此阿卓有此一问。
徐佩瑶顿了顿,摇头。
“自搬走之后,我便没有回去过了。”
“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回去看看吧。大家乡里乡亲一场,怪想念的。”是主要的是,她那老爹很想衣锦还乡,让以前看不起他的乡亲们都看看,他如今也是有身份的官老爷的老丈人了,让当初那些背后嚼舌根说她女儿坏话的人都看看,她女儿不仅嫁出去了,而且还嫁了一个有能耐的男人。
徐佩瑶想了想,答应了。
“也好,我娘也想回东乡看看老家的房子还在不在。当初走得有些匆忙,现在正好有时间。”
阿卓很高兴。
她当初拖着老爹跟佩瑶他们离开,比佩瑶一家更匆忙。尽管老家也没有多少好东西,但那总归是他们的根,感情深厚,忘不掉的。


汉王妃 第三十四章 还乡(1)
给孩子喂了奶,用手指逗了逗小团子,看摇车里的宝贝挥舞着莲藕似的小手臂咯咯直笑,徐佩瑶这才直起腰,看向站在身侧搂着自己腰身的男人。
“夫君,用膳了吗?我这就让人去小厨房把膳食端上来。”
“不急,我已经用过了。刘氏走了?”下巴抵在怀里妻子秀美的肩膀上,陈友谅手紧了紧,开始不老实。
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男人称呼的谁,徐佩瑶眨了眨眼睛。
“刘氏?啊,你是说阿卓?她已经带着孩子回你送给傅将军的府邸了。怎么了?”
“没什么。你们今天聊了什么,我听罗衣说,刘氏走后你似乎心情不好?是不是她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让你难过了?”
“夫君,你怎么会这么想?我跟阿卓十几年的交情,阿卓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我们许久不见,自是有很多话说。”徐佩瑶有些哭笑不得的同时,也为男人的小心眼感到无奈。
夫君在意自己她自是高兴,只是太过的话对亲近她的人来说很容易遭无妄之灾啊。
“可是,你不高兴。”抱着佩瑶妹妹的腰蹭了蹭,男人的手顺着怀里人儿纤细的腰肢慢慢上移,来到那因为产子后丰盈滚圆的酥胸,或轻或重的揉捏。
“唔~~~”徐佩瑶腿一软,柔美清丽的脸上瞬间染了一层烟色,略显清冷的眼半闭半合,媚眼如丝,潋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