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妻妾成群gl >

第101部分

妻妾成群gl-第101部分

小说: 妻妾成群g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远一听不觉怅然若失,想起那日她下山前与自己说得话,那时自己还以为她会顺利的出海去南洼城,哪想到中间横生枝节,按玉茹所说她不是定要嫁给那状元杜安适了么?按她的脾气,是定不会与那杜安适成婚的。只怕到时候她想不开,做出些傻事……

一想到这个,妙远突觉自己心中承受不住她嫁为人妇或是离开人世。十二年前如萱离去后,她后悔莫及,不曾想如今福儿重蹈覆辙,若真的应了自己心中所想,她不知自己可否再能继续心无旁骛的去修心证道。

“姑姑,这可怎么办?她前几日还说要带我一起走的……”潘玉茹摇着妙远的手哭着问。

妙远抚额,低首下去好半天才说:“玉茹,福儿说要带你走,你和她到底?”

见姑姑如此问,潘玉茹收了泪顿了顿便说:“我喜欢表姐,我和她彼此有情。这一世,我只想伴她左右,白头到老。”

听她爽快说出喜欢福儿之话,又言之凿凿的要与福儿相伴终生,妙远不觉有些羡慕起她来,可以这般大方勇敢的去追寻自己想要得人和想要得日子。

“玉茹,福儿可是女子,你也是,你不怕世人的眼光,不怕你娘亲的责备,不怕那些诋毁的言语?”

妙远问出这话,倒像是问自己一般。

潘玉茹拿出衣袖中的一方绢儿拭泪,抽抽搭搭道:“怕,想起这些我也怕,但我更怕看不见她,怕这一世错过她。姑姑,实与你说了罢,离了她我也不想活了……”

妙远闻言忙去握住她手道:“你这孩子,怎的恁傻?你年纪还小,不许说这话。”

潘玉茹却说:“可我才将那话却是肺腑之言……”

“不管你是肺腑之言还是别的,姑姑都不许你说出那些傻话。”妙远截断她的话道。

潘玉茹顿了顿又说:“姑姑,我想问你一件事,你可否照实回答我?”

妙远看她一眼,不知她要说甚么话,但还是答道:“你只管说来,姑姑不哄你。”

“姑姑,你和表姐,和她可是有……有情?”潘玉茹直视着妙远的眼问。

妙远一听便低下头,好半天抬起头来看着潘玉茹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潘玉茹默然,好半天才说:“难怪,她从台州回来大病一场,病中也是在叫姑姑,初八日那一天她从宫里回来知道了赐婚的消息,瞒着我,喝醉了也是在叫姑姑。看来,她对你用情极深,心中念念不忘的便是姑姑。”

妙远不语,唯有感动。

房中一时寂静无比,小道姑敬修端茶进来,将茶盏一一放到两人跟前,方又退了出去。两人自然端起茶吃了几口,潘玉茹将手中茶盏放下便说:“姑姑,既然你也喜欢表姐,又岂能看她陷入那罗网之中,我这一趟来寻你,便是想姑姑想个法子帮表姐逃出官家的赐婚,随她一起去海外过自在逍遥的日子。”

妙远端起茶继续吃着,心中转过好几个主意,但都觉不可行,因此也没有答复潘玉茹。

而潘玉茹见妙远在想事,也没有打扰她,只在一旁静静吃茶等待。良久,忽见妙远将手中茶盏一妨,唇角微弯道:“有了……”

潘玉茹忙凑过去问:“姑姑,你有甚么好主意了?”

妙远轻笑:“附耳过来……”话毕,便在潘玉茹的耳边如此如此一说。

待她说完后,潘玉茹细想一想也觉可行,便开心笑道:“那就按姑姑所说得办。”

两人又细细商议了一番,潘玉茹便告辞而去。回去后立刻去缠着娘亲吴国长公主,要她去求见官家,说表姐就要出嫁了,如今又禁足,在宅中甚是孤单,自己想去瞧瞧她。

吴国长公主听后本来不允,但潘玉茹说若是娘亲不去,自己便要亲自进宫去见皇伯父。被她闹得无法,最后吴国长公主只得进宫去求见皇帝赵构,将自己女儿的意思说了。赵构听了意外的竟准了,只是叫在出嫁前只许去瞧一次她。

得了皇帝的旨意,吴国长公主出了宫回宅时已过了酉时,一到家便把官家下的旨给潘玉茹看了,潘玉茹拿了那圣旨晚饭也顾不得吃,便往外走,只说今儿个去瞧表姐,明日便回来。

进到乐平县主宅中时,便见到赵天福只是数日不见,便已然清减了许多。心中一霎时难过得想哭。过去拉了她手,两人往她寝殿中去。

一路走赵天福便含笑问:“表妹这个时辰来可曾吃饭了不曾?”

潘玉茹看她一眼老老实实回答:“还不曾吃饭,我求娘亲进宫得了官家的旨意,连夜便来瞧你了。”

“哦,那便让厨役做些你*吃的菜来如何?”

潘玉茹摇头,“我这会儿不饿,让底下人去泡茶时端些糕点来吃便好。”

于是赵天福便依言叫服侍的侍女去泡茶,顺带着端些糕点来。不一时,两位侍女进来奉上茶摆上糕点后,赵天福令跟前服侍的人都下去,转脸看向潘玉茹却见她红了眼圈,还未等赵天福说话,便听潘玉茹说道:“你为何那一日要瞒着我,遇到事了也不与我说,可是嫌弃我年纪小,说了也无用?”

赵天福忙伸手去握了她手道:“我是怕你伤心难过。”

“可是,你不与我说我更是伤心难过,我且问你,难道你真的要舍弃我去出嫁么?”

赵天福低头叹气:“自然是不想,可如今又有甚法子能躲过这一劫?我那时想,能陪你欢喜一日也是好的。”

“法子总是人想出来的,你瞧,外头兵士把守那么严丝合缝,我还是想出法子进来瞧你的,虽说官家说只能在你下月婚期前瞧你一次,但我到底进来了不是。”

赵天福抬起头来笑着赞她:“表妹年纪虽小,倒十分聪明。”

潘玉茹笑笑,端起茶来吃了几口,又吃了两块糕点方压低声音说:“表姐,我此番连夜来找你是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哦,甚么好消息?”赵天福忙问。

潘玉茹卖起了关子:“等一下我每洗漱歇下后,你讲一个故事与我听,我便告诉你。”

“你今晚不回去么?”赵天福接话问道。

潘玉茹将袖中圣旨拿出递给赵天福看,嘴中道:“你瞧这是官家的圣旨,说只能来瞧你一次,那这一次也没说是白日还是夜晚。”

赵天福略看了看便说:“那你便留下来罢,过了今夜还不知甚时候能见面哩。”

潘玉茹听出她话语里的悲音,即刻安慰她道:“表姐,切勿如此沮丧,等下我说了主意与你,你定会高兴的。”

听表妹这么说,赵天福心中倒起了好奇心,便依她的意思叫外头侍女进来服侍两人洗漱了,上床去躺着,又给她将了个民间故事,逗得她笑个不止,最后方说:“表妹,你那法子如今可以说了罢。”

潘玉茹含羞一笑,“表姐,你先闭上眼。”

赵天福看她一眼奇道:“要闭上眼才能说,你那法子也太奇怪了罢。”话虽如此,她还是将眼闭上了。耳中似是听到潘玉茹动了几下,然后便觉得她依偎进了自己怀里,两手来圈自己的脖颈。

“好了……”潘玉茹在她耳边有些羞涩的轻轻说道。

赵天福睁眼,只见得表妹两只白花花的膀子露出锦被搂住自己颈项,头也紧紧靠在自己脸颊。

“表妹,你这是?”赵天福嘴中一边说,一边用在锦被中的手去推她一下,不曾想那手却是按在了一团滑腻丰盈之上。

潘玉茹却被她这一按口中轻轻“嗯”了一声,身子抖了一下,脸也一霎时变得滚烫。

赵天福蓦地收回手,心“砰砰”乱跳起来。刚才那一下,她自然是知道按住了甚么。只是她万万不曾想到表妹会脱了衣衫来搂自己。 



第一百二十一回(正文完)


  (关于此文的一些吐槽。)

(最开始萌生写此文;是因为读到三言二拍中关于宋徽宗柔福帝姬之事。)

(仔细读了下柔福帝姬的生平和背景,感概不已。现将一些史料记录于下。)

柔福帝姬赵多富(11111142):又名嬛嬛,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先为完颜宗望所得,北上时又为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所占,间且为千户国禄所占,入金后,为金太宗吴乞买所占,旬入洗衣院;后又为完颜宗贤带归,最后完颜宗贤将其嫁于徐还。

在柔福帝姬在北方受尽□之时,中原却突然冒出个柔福帝姬。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宋官军剿匪之时,俘虏的匪眷中有一女子自称是柔福帝姬。柔福帝姬可是皇帝的妹妹,于是立即被送到临安。该女子自称从金国奔逃回来,其间历尽了风霜雨雪。

确实记得宋徽宗有个公主叫嬛嬛,为懿肃贵妃所生,被封为柔福帝姬。但阔别多年,他已经记不清楚公主面貌身材,于是命老宫女察验。老宫女都感觉这女子相貌确实很像当年的柔福帝姬,用宫中旧事盘问她,也能够回答得圆满。只有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这女子有一双大脚,不似柔福帝姬的纤足。对此疑点,那女子泪流满面地解释说:“金人驱逐如牛羊,乘间逃脱,赤脚奔走到此,山河万里,岂能尚使一双纤足,仍如旧时模样?”事见《鹤林玉露》记载:“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颦蹙曰:金人驱迫,跣行万里,岂复故态。上为恻然。”

宋高宗觉得言之有理,尤其是这女子能够一口叫出宋高宗的乳名,便不再怀疑,下诏让她入宫,授予福国长公主的称号。又为她选择永州防御使高世荣为驸马,赐予嫁妆一万八千缗。此后宠渥有加,先后赏赐达四十七万九千缗。

南宋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后,高宗生母韦贵妃被金国放归。母子重逢,喜极而泣。韦贵妃回朝后,被宋高宗尊封为“显仁太后”。韦太后回国之后,听到柔福帝姬一事,不禁诧异说:“柔福已病死于金国,怎么又有一个柔福呢?”宋高宗便说了柔福由金逃回的情状。韦太后说:“金人都在笑话你呢!说你错买了假货,真正的柔福早已经死了。”

宋高宗听了母亲的话,勃然大怒,立即拘捕了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审问,严刑拷问之下,假柔福公主无可抵赖,只得一一供招。

原来,她本是汴京流浪的女子名叫静善,生得颇为美貌。汴京攻破后,她被乱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个名叫张喜儿的宫女。张喜儿曾在乔贵妃(柔福帝姬生母)宫中侍奉,知道许多宫闱秘事,一一都说给了静善听,尤其还说静善的相貌气质酷似柔福帝姬。静善对这个巧合十分动心,于是开始留心记忆各种宫闱秘事,而且刻意模仿张喜儿所说的公主形态。之后,静善在战乱中经历曲折,曾经三次被人拐卖,最后被土匪陈忠虏入盗伙,被迫嫁给了一名小土匪。宋官军剿匪之时,抓住了静善,打算以匪眷的名义将她杀死。静善为了活命,称自己就是柔福帝姬。见到静善的气度,宋官军还真的被吓住了,于是将她送到临安。静善成功蒙骗过宋高宗后,得到了十多年的富贵。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韦太后回到京师,说破了此事,静善再也无从掩饰,只好老老实实地招认。

宋高宗知道柔福帝姬确实为假后,下令将假公主斩首于东市。最倒霉的是高士荣,先是奉旨娶了柔福帝姬,又因为柔福帝姬是假被削夺了驸马都尉的爵位,还因此被人们嘲笑说:“向来都尉,恰如弥勒降生时;此去人间,又到如来吃粥处。”

之前,宦官冯益曾指证柔福帝姬为真,为此也受牵连。《宋史·宦者列传·冯益》记载:“先是,伪柔福帝姬之来,自称为王贵妃季女,益自言尝在贵妃合,帝遣之验视,益为所诈,遂以真告。及事觉,益坐验视不实,送昭州编管,寻以与皇太后联姻得免。”

假柔福帝姬虽然被杀,民间却流言纷纷,为其抱屈者大有人在。当时就有史学家认为被杀的柔福帝姬其实是真正的公主,之所以被揭穿是因为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自北方回来后,担心柔福帝姬说出自己在北方被□被糟蹋的各种丑事,于是威胁宋高宗将柔福帝姬杀死灭口。宋高宗对柔福帝姬并无什么感情,奉了母亲严命,便牺牲了柔福帝姬。《四朝闻见录》《随国随笔》等笔记,都记载了这样的说法。而有力的佐证则是:当初柔福帝姬初来投奔之时,许多旧日宫人和太监冯益都断定公主是真的,即使假公主相貌长得再像,但如果没有十足把握,这些人决不敢乱说。而这些人后来相继改口,以及公主自认是假,则是因为严刑拷打的缘故。

(因为以上的故事萌生了写这个人的写法。后来觉得按照史料来说,年纪相差了十岁。因此没有选择这个柔福帝姬做为原形。)

(翻看《宋史》,在其中找到一条记录。)

(和王栻,初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广国公。三年,授检校太保。寻改定武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授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追封和王。后从渊圣出郊。)

(有遗女一人,高宗朝封乐平县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