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将军令 >

第57部分

将军令-第57部分

小说: 将军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8 章

8、等了片刻,帐外声息全无。
再过了一会,萧谨眼前一亮,一个人站在门口不进也不退,掀着帘子,笑问:“汉人皇帝想好了没?”
这人却是律延之子乌子勒,萧谨不敢答,目光只盯着他手上皮鞭,血滴从鞭子的弯转处往下滴落,一颗一颗,似铮然有声。
乌子勒有意无意退了半步,露出身后的景象。远处旗杆上捆着的汉子早已经是满身血肉模糊,低垂着头似乎已经毫无生机。
萧谨骇得面无人色,退了半步,背过头去不忍再睹。
黄明德从身后扶住他,低声安抚,“万岁别看了,别看。”
乌子勒道:“江将军还有口气呢,小皇帝别太惊慌。”
萧谨转过头来,哀求似的看着敌将。
乌子勒道:“我们匈奴人也是讲礼仪的,你只要把降书照我们的条款写下来,我们自然不再杀你的臣子。”
乌子勒回过头,看了看不省人事的江中震,“……也许还能叫人来救救你们这位勇猛的江将军。”
萧谨瑟瑟直抖,满心悔恨。若不是他在再度遭袭后一意孤行,非要追击,朴寒未必会死于流箭,大军未必会乱,自己也未必……能有如此境地。
如今匈奴人提出四项条款方能退兵,一是给三百万两黄金,五百万两白银,牛羊若干以为犒赏,二是此后以叔伯礼待匈奴国主,每年秋末纳岁贡,三是割让边关要镇,四是要亲王一名为人质。
这四条条条丧权辱国,萧谨再惧再不经事,哪里敢提笔。
匈奴人也不急,随萧谨而行的官员除死于乱军的,剩下五十来人全做了俘虏,他们便想着法子来吓唬这位少年君主。昨日刚在他帐外杀了名敢于叫骂的谏官,今天乌子勒便把本来身受重伤的夙敌江中震提了出来,鞭打泄往日之愤。
萧谨心如刀绞,惶然不知所措。
哪怕是他原本有些激奋之情,在臣子们的惨叫声中也被消磨得灰飞烟灭了。他不知道该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他既没这个能力也没更多的智慧,
一方面作为君主,他尚有些骨气和清醒,这降表是不能写的。
另一方面,匈奴人如同猫戏老鼠一样,拿他臣子们的生命来消磨他微弱的抵抗之心,那些血淋淋的场面产生的巨大压力已经让他濒临疯狂。

乌子勒的身材远比萧谨高大,于是他站在门前,就似乎有种威慑感,笔直地朝萧谨身上压下来。
萧谨垂手立着,静了半晌,不堪忍受般颓然坐下,“叫胡哲他们几个进来,商量降表怎么写。”幸存的官员,品级最高的也不过从二品。
黄明德应声而去,乌子勒微笑出账。

胡哲等人进来跪拜了萧谨,听闻万岁要写降表,不由得面面相觑。
胡哲踏上一步,“万万不可!”萧谨垂泪,“若是不写,他们只怕便会将你们一个个杀尽。”
有几人倒抽了口气。
胡哲慷慨激昂,“我等不过数十条性命,杀了也就杀了,哪及得了苍生社稷之重!这降表写了,却置天朝颜面百姓生死于何地?”
旁边翰林学士唐悦文急上前一步,跪道:“臣愿一死!”
旁边几人不答话,只是相互看一看。胡哲回过头怒道:“你们这是贪生怕死了吗?”
工部侍郎时煌之答道:“这不是我们死了便了的事情,陛下万金之躯身陷敌营,却怎么办?”
胡哲大怒:“好个推脱之词。”
两人立刻争辩起来,很快便是面红耳赤。萧谨呆愣坐着看着两人,黄明德叫了他几声,全无反应。
时煌之叫道:“这时候你装什么忠臣,为了那点清高之名,分明是打算连万岁性命也不要了!”萧谨一震。
胡哲气得胡子直抖,猛地一拳砸在时煌之额头上,时煌之暴跳。
帐外匈奴人听到声音,见里头闹得一团糟,赶紧进来拖人。

胡哲被那兵士架着双臂倒拖出去,心中大急。
帐中纵然还有唐悦文是有点骨头的,却是个不擅言辞之辈,哪里压得住其他人伶牙俐齿。想到此,不禁大叫,“万岁,万岁!臣等食君俸禄,便该忠君之事。死又何惧?那降表万万写不得啊!!!万岁切勿信奸人之言,一失足将成千古恨哪!!”
他边叫边挣扎,居然挣脱了身旁兵士的钳制,慌张之中,瞅见帐旁有块大石,弯下腰一头猛撞了上去。
萧谨从帘角下望见这一撞,忍不住大声惊呼起来,却哪里还来得及。
只听得一声响,闷得让人心中发疼。
胡哲缓缓趴倒。鲜血瞬间便流成一滩赤色水洼,染红了他花白的须发,那脑后碎发便如同凋零的枯草在风中微微抖动。
众人都静了,两名兵士面面相觑,却又有些敬佩之色。
隔了片刻,唐悦文冲出去,抚尸大哭。时煌之等人面带讪色,低头不敢再说。
萧谨眼前一黑,险些昏了过去,哪怕是江中震今日侥幸不亡,却到底还是死了位老臣。
乌子勒远远看着,知道今天必定是无法得逞了,下令兵士将胡哲的尸体拖出去,扔到荒野。
律延听说这事,却让人把这位御史中丞的遗体找了回来,弄了副薄木棺材草草下葬,也算是入土为安。
可怜胡哲父子两代为官,到他这一辈官至二品,可谓是一生富贵,终了却如此凄惨。可比起那些死在乱马蹄下,追兵刀前的同僚,这老臣子却又还是幸运很多。

到了夜间,萧谨辗转难眠,黄明德听得声响,起身看他。
萧谨泪流满面,将做枕头的衣服也淋湿了大片,“朕只盼这夜晚再漫长些,永远不要天明,若是天明了,又该轮到谁死呢?”
黄明德叹道:“万岁……,老奴无知……也许,要不先上了降表,让匈奴人放了大家,回到朝中再谋应变之策。”
萧谨沉默良久。

等这封降表传回京都,朝廷中听宣众臣哗然。
众人一时都不敢言语,只是彼此以目相示,杜进澹询问意见的时候,整间大殿鸦雀无声,无一人肯出头作答。
杜进澹只得叹息一声,要众人继续商定议和使臣。
“万万不可!”有人扬声道。
众臣都松了口气,转头看过去,第一个跳出来的却是刑部侍郎周子才。
周子才道:“这样的条件,莫说是不能答应,就是答应了,那些金银一时间如何筹得出来?重镇一旦归了匈奴,以后他们说打便打,天朝无关可防,更无还手之力,这样的条件不过是饮鸠止渴,明明知道对方狼子野心,又怎么能答应?”
再说了几句,只听他声色越发激昂,众臣的议论之声也是越来越大,有反对有赞成,吵成一团。
杜进澹做出为难的样子,“可万岁在匈奴人手中,一国无君,群龙无首啊……”
只听一个声音冷道:“可以立敬王为帝,将陛下尊为太上皇,掣肘之势迎刃而解。”
杜进澹瞪着说话的杨如钦,“你是要不顾万岁性命了?匈奴人嗜血凶残,万岁落在他们手中如此凶险之时,你居然弃之如敝屣,这可是为臣之道?”
杨如钦只得低头:“不敢,只是君王一人之身与祖宗社稷比起来,显然还是祖宗社稷更重些。”
众人都这样想,可如此大不敬的言语也就他一个人敢说出口。
杜进澹指着他,万分恼怒,待要叫卫士进来拿了他出去,可看大臣们群情纷涌,到底还是怕激起众怒,只得拂袖命杨如钦退回班列。

退朝时,陈则铭心事重重,走到朝华门前,被人挡住。抬头一看来人却是杨如钦。
杨如钦见他脸色不好,询问了两句,陈则铭答是头痛旧症犯了。
杨如钦道:“魏王太过操劳。其实凡事想太多,未必就能做得圆满……要不我送个方子给魏王吧。”
陈则铭直觉他话中有话,却只是笑着摇头。他两人再度同僚,心中都早有罅隙,能这么讲话已经很难得。
杨如钦并不勉强,让开道让陈则铭过去。

到了夜间,顾伯送来封信,说是有人从门缝下塞进来的,上面写着要魏王亲启。
陈则铭好生奇怪,接过一看,那字迹很是陌生,看着心头只觉得有哪里不对。仔细瞧瞧才发觉,那字似乎是用左手写的,是以架构虽然极好,可笔力生疏,两厢加起来便让人感觉很古怪了。
拆开仔细一瞧,陈则铭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昏了过去。





第 9 章

9、陈府多年来人丁不旺,入了夜后素来寂静。
院外灯火阑珊,院内却依稀带有几分地阔人稀的萧条之态。偶然有影影绰绰的响动,也是从下人居住的房舍那边传过来的。

陈则铭木立灯下,半晌没有出声。
抬手的时候衣袖拂过,忙乱中他将桌上一方古砚拖翻在地。稠成一团的沉默中骤然起的玉碎之响,似乎是利剑破空,往他身上猛地刺了一记。
陈则铭惊痛着回头,瞪视青砖地上已摔成两半的传家之物和满地正蔓延开来的墨汁,不能反应。
那漆黑墨汁如蛇般在方砖上蜿蜒,渐渐流到他脚下,足上双履慢慢被污,终于不洁。
陈则铭这才清醒了些,移开视线四顾左右。墙上庞大的灯影摇曳跳动,合着外头风声,只如鬼魅魍魉,呼之欲出。
陈则铭怔怔想了片刻,茫然将信笺再凑到灯下。
这一次竟然怎么也瞧不清楚了那笺上的字句。此情此景,恍如置身梦中。
陈则铭努力睁眼,只是无济于事。直到无意中伸手擦拭,才觉出原来是额上的汗流入眼中,阻挡了视线。他擦去汗珠,定了定神,再往信上扫了一遍。
每看一句,脸色就灰败一分,看到最末早已经是面白如纸。
他尤不死心,再从头看过,唯恐自己是看差了,如此反复。

那信上落款处端端正正写着一个名字——平涛,朝野上下都知道杜丞相的字便是上平下涛。而信是写给匈奴右贤王的,信中杜进澹杜老大人称匈奴右贤王为兄。
陈则铭只觉得好笑,杜进澹大了律延十岁不止,居然自甘为弟。
然而他笑不出来,他此刻便如同身处在冰窟中,满身发冷,却又有块烙铁沿着咽喉往下一处处的慢慢烙。一热一冷,交织煎熬,几乎要将他五脏六腑全部烧灼洞穿。
杜进澹的口吻敬畏中带着些熟络,似乎是往来已久,书信最后请对方尽快将萧谨的降书逼出来,以谋大计。
什么大计?

陈则铭脑中微微发懵,这书信大概是前阵子写的,不知道被谁半路劫了下来。他甚至想得到,得知这样隐秘的信件被劫,杜相该惊慌失措了。
他又想到这样来历不明的书信,也许是伪造的,是居心叵测的人想用来离间天朝将相。
这个想法很合理,于是他激动了片刻。
然而,信中熟悉的笔迹,让他终究骗不过自己。
杜相科举出身,写得一手端正漂亮的小楷。这字萧定当年也夸过,说是实中带虚,小中见大,已成大家。人都说字如其人,这封信便是个完全的反证。
信中还告知了一些朝事,甚至只言片语地带出了陈则铭被萧谨冷落的原因与情字相关,这些外人都是不知道的,只几个重臣和近侍晓得。
若说笔迹还可以临摹,那这些宫闱禁事又如何捏造呢?

陈则铭退了几步,跌坐在椅子里。
他想起当初,杜进澹从密室中取出圣旨时那副大义凛然磊落光明的样子,突然后知后觉地想到,一个要谋逆的臣子,怎么还能有那样理直气壮的嘴脸呢。
当初的萧定对他戒备得很,于是他与杜进澹私下见面也不过一两次,就是在那么短的时间中,自己下定了决心,要反了这个暴君。
那里头不能说没有私心。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不能为外人道的私心,他从与杜进澹谋定的那天起,便再没轻松过——他唯恐自己错了。
所以他兢兢业业,辅佐萧谨,期望能国泰民安,希望能集君臣之力,比被自己掀下马的萧定能更有一番作为。
唯有如此,他才能安心。

到头来,萧谨夺权之后莽撞出征,刚愎自用导致兵败被俘。消息传来后,他心中惶惑不已。担忧的背后,错还是没错的念头如同梭织交错,不能散去。
当臣子们为言和之事义愤填膺的时候,他却因为心虚而难以出声。
就在这样忐忑的时刻,这样一封信出现了。
它告诉他,他不但是错了,而且是从头到尾彻底错了。错得自作自受,代价惨不忍睹。
他震撼而惊恐,是我的错吗?
因为自己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那累累尸骨,都是自己的错吗?
所有这一切都是源自自己的私欲吗?
他满背冷汗,僵坐着无法动弹。呼吸中所有的黑影全化成压力朝他劈面而来。

屋外突然传来叩门声,有人道:“王爷?!”
陈则铭浑身一震,那种梦魇般的感觉猛然退散。它退到灯影之下,伏在所有的暗影里,默默的等待,不时地窥视着他。
他听出外头是管家顾伯的声音,却不作答。
顾伯有些急迫,提高了声音,“……杜大人派人来请王爷即刻入宫商议要事,王爷您……去不去?”
陈则铭转过头,烛光照在他面上。他的表情似乎是整个人渐渐从梦中清醒,有些恍然又有些茫然。
顾伯拍着门,“王爷……王爷?”
陈则铭缓缓站起身来,神色突然变得凝重而警惕了。

快亥时,太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