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237部分

越战的血-第237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用坦克、飞机穿插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是其灵活,战场上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机械化穿插部队完全有能力改变进攻方向急时赶到需要它的战场。

二是其战场生命力强……这是由机械化穿插部队大量的使用坦克、装甲车等火力强、防御性能相对好的装备决定的。

三是速度……这也是“闪电战”之所以会称之为“闪电战”的原因。速度快这个特点不但使得它在路上很少遭遇到有组织的抵抗(来不及调动军队或者处处都要防御,以至于不知道该防哪里),还使其能对目标起到奇袭的作用。

所以很明显……要想打赢这一仗而且还是以大比分的拿下坂旺,那就非闪电战莫属。

好在这段时间我们合成营训练的就是各兵种的协同,否则这下的我还真应了“巧妇难为不米之炊”那句话了。

当然。德军打的闪电战是需要空军的侦察和支援的……这一点我是没法做到。但我相信只要抓住闪电战的实质。再用机械化步兵及我军所掌握的情报来尽量弥补空军的不足,就完全可以在没有空军的条件下打一场形式不同但实质与效果却完全一样的“闪电战”。

于是我经过了一番思考、琢磨和估计之后,就给张司令发了一封电报……我不敢打电话,因为这计划要是被越军给监听去那就功亏一篑了,而用电报用暗码发送无疑会保密得多。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计划已初步设定,需要三个炮兵团,三个步兵团的配合,另加三个基数的弹药储备!”

在这封电报里我不敢暴露太多的信息……这也是发电报的一种手段。比如张司令知道我们一行来这就是为了进攻坂旺,所以在这电报里就用不着再提坂旺之类的。这样就算是电报落到越军间谍手中甚至被破译了,越军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准备。

这封电报发出去后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三个炮兵团再加三个步兵团,这都有两个师了,而我只是一个营长,有什么权力要求上级让两个师来配合我作战。

后来我才知道,张司令等人非但不觉得我的要求过份,反而是觉得少了……原因是从之前几个团的进攻来看,在坂旺地区伤亡上千人却没有抢回一寸土地,这就充分说明了坂旺地区地理条件的恶劣。

再加上越军王牌部队320师不断在坂旺地区增兵。现在已经达到一个团的兵力,其炮兵也增至两个团。那么以攻防及地理和制高点方面的优劣来计算。我军进攻部队至少三个步兵团另加四个炮兵团……而且这才是堪堪与越军火力拉平的等级。

而我的要求还少了一个炮兵团,非但如此还仅仅只是让这两个师进行配合……这就让张司令有点摸不着头脑了,所以这会儿收到电报的他就在纳闷了:“难道杨学锋那小子要用一个合成营去对坂旺320师的一个团?这怎么可能嘛,合成营人数虽多,但有一大半是在后头打炮的炮兵,还有工兵和迫炮连,步兵才只有两个连……就是个个都是神仙也打不下占着那么大的地理优势的越鬼子啊!而且这些越鬼子还是王牌部队呢!”

但由于这时我和张司令两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西,电报不方便交流也不便透露过多的信息,于是张司令没有多考虑,只回了几个字:“我会安排!”

得到了张司令的这个答复后,我这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一半了……

接下来就是战士们临战训练的问题,我首先是找到了445团的刘参谋……他这段时间看我们合成营的训练,早也知道我们并不是他之前想的那些关系兵,同时也隐隐察觉到了我们来这是有什么特殊的任务,所以当然也就收起了轻视之心。

“刘参谋!”我说:“我们下一阶段的训练需要一百辆左右边三轮,你看……”

“一百辆?”刘参谋不由一愣:“要这么多?”

“有什么问题吗?”我问。

“不……没有!”刘参谋说:“我的意思是……因为现在我军大多都是在边境上与越军缰持,摩托化部队大多都因为用不上撤到后方了,有也是通讯连……”

“看看有没有办法最近调上一批来吧!”我说:“通讯连的摩托我们还是不敢要的,否则这一下就要一百辆来……一线的通讯都要瘫痪了!”

“是!”刘参谋回答道:“我去想想办法,二线应该还有些摩托化部队没回去!”

“嗯!”刘参谋就是这点好,他从来不问我要装备或是这样训练是做什么的。这绝对是一名军人的好习惯,不该问的就不要问。

接着我就召集了赵敬平几个主要的参谋开了个短会。

“情况是这样的!”我说:“下一阶段……我们的训练计划改成这样,二连改为摩托化部队……我已经联系好刘参谋了,过几天就会有一批边三轮装备部队,让二连的战士用最短的时间熟悉边三轮的操作及作战!”

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其原因是之前在北京训练的时候我们合成营就装备过边三轮……

边三轮这个东西,虽说它又小又没有什么防护,但它的作用其实一点也不像它看起来那么小。

一个原因是其操作简单……摩托车不是?就跟自行车差不多一个样,只不过就是多了几个档罢了。话说这时代的兵虽然对摩托车不熟悉,但个个都是骑自行车的好手……这是这时代的风气,结婚三宝里就有一样是自行车,这就足以说明自行车在这时代是什么样的地位了,所以就算是乡下人也以会骑自行车会荣,所以这摩托车的操作对战士们来说一点都不困难,需要的只是适应下三个轮子的那种感觉而已。

另一个原因是边三轮对道路要求很低……这宽度才一米左右,就可以载着三个人到处跑,狭窄的山路敢钻,泥路也不怕陷……大不了下车推几下就是。

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使部队分散……这如果是坐汽车的话,那几十个人凑成一堆,越鬼子只要瞅准了打过来一发炮弹……一个排的人就剩不下几个。但边三轮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一个排的人至少要分成十辆,如果出于安全考虑还可每辆只坐两人,再加上彼此间拉开点间距,于是一个排都可以拉上一个车队。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边三轮十分适合侦察部队的需要。合成营在北京训练的时候,就因为步兵不得不搭截坦克而装备了边三轮,作用就是在坦克部队前丢上几辆进行侦察。

这一下战士们可就过瘾了……也许是因为这时代人的自行车情节,所以边三轮一进部队时马上就受到全体战士的欢迎,战士们有事没事都会开着这边三轮在基地里绕圈。

按战士们的说法就是,在家乡辛苦个几年也买不了一部自行车(这时代一部自行车也要一百多,农乡的年收入也只有一百多,不吃不喝干个一年才能买上一部),现在倒好……这一当兵就配上摩托车了,于是个个都骑着它带着人到处转,就差没有骑着去泡妞了(这时代就别说骑摩托车了,骑自行车都可以泡妞)。

所以,现在要让战士们熟悉边三轮的操作,那其实也只是一个形式上规范下就可以了。

“二连组成的这支摩托化部队任务是这样的!”整理下思绪我就接着说:“首先是侦察,侦察到前方如果有敌人埋伏的话,在火炮打击范围之内的,就马上将坐标报告给后方炮兵,并在炮兵的配合下迅速将这些敌人解决掉,为其后的坦克部队扫清道路。如果路况过于泥泞或是有地雷,要先一步通知工兵上来开路。最重要的……是发现重要军事目标,比如桥梁、高地,要尽快占领并防御到坦克部队通过为止。总之……该部队的任务就是走在主力部队的前头,为坦克部队扫清障碍并保证坦克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安全通过,明白了没有?”

“明白!”几个参谋异口同志的回答。

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似乎猜到了点什么。

第一百二十五章豪赌

第二天刘参谋就带着人把一百辆边三轮给开进了基地。

我都有些奇怪他怎么有办法那么快就完成任务的……昨天他还说这有困难不是?今天这一天还没完呢,这一百辆就一辆不落的停在我们面前了。

而且这其中的问题和难度我也知道……这时代许多部队都把装备当作自己部的财产,我之前在战场上就碰到过这样的事:一个背着伤员的战士哭着给另一名战士跪了下来,而另名战士同样也哭着跪回头……一问才知道,背伤员的战士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在急需急救包救伤员的时候却发现急救包用完了。

这本来没什么大问题,已经把伤员背到二线了,身旁随便一名战士都有急救包。但偏偏就在这时候出了问题……身旁的那些战士是另一支部队的,而他们的上级严令急救包只能给自己部队使用……于是就一个哭着求救人,另一个哭着回答不敢违抗军令!

这在现代看来似乎难以想像,但在这个时代会发生这样的事却不意外,原因是有些人包括干部在内都被物资篑乏的时代给吓怕了,于是就会有一种心理……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拿到手了就捂得死死的。

所以我才在奇怪……这刘参谋怎么会有办法这么快就把一百辆边三轮给凑齐的。后来一问原因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刘参谋根本就没有去跟什么部队商量,而是直接带着人到了火车站,对那些正在把边三轮装车准备运回去的部队说:“上级下的命令,前线紧急需要边三轮……你们把边三轮留下,回去后上级再给你们发新的!”

一边说一边还煞有介事的拿出本子来登记番号和名字……那些兵一看这架势,再加上知道自己的旧摩托可以换新的,那谁还会不愿意,赶忙一个个乐滋滋的凑上来把边三轮交了出来……

我多嘴问了声:“刘参谋……那他们回去后上级会给发新的边三轮?”

“当然没问题了!”刘参谋很肯定的回答:“他们是摩托化部队,没有边三轮难道还让他们跑步啊?至于是哪个上级发……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闻言我不由一阵狂晕。

好吧……这时代的人也太好骗了,也不知道是人太单纯了,还是骗子太少了。

所以说骗子太少了似乎也不是好事……哪像我们现代,有事没事就会接到几个诈骗电话,百姓个个都学乖了,都不会轻易相信别人了。

这可就把二连的战士们给乐坏了,骑着那些人边三轮这里看看那里坐坐个个都合不拢嘴。

我给二连的分配是每两人一部……这主要是出于练习方面的考虑,事实上这边三轮完全能够截得下三个人,但两人一部轮着练显然比三人一部更快熟悉。

这样边三轮在二连一下就分配掉了七十部,二连总人数这时只有一百二十几人……原因是调了一部份人到一连去做骨干了,这是部队常用的方法,比如越军的316A师、**师……其实也就是把316A师的一部份老兵调到**师去做骨干,于是就有了**师。其目的是为了让新兵更快的拥有原部队的作战风格,更快的适应战场,同时也更好指挥。

所以二连其实并不需要七十部这么多,冗余的几辆是给他们拆做零件进行维修的……先不说这边三轮质量会不会过关,就算质量不错但架次一多,再训练个几天就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部队的装备总得冗余个几辆做不时之需。

至于那由谁来维修这边三轮吧……黄建福的坦克连里就有机械师……话说这坦克连里有机械师那是必须的,特别是59中这种要边开边修的玩意,要是没有几个机械师的话练上个把月坦克连都全废了。他们连坦克都会修得来,那边三轮这种小玩意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然后剩下的三十辆就一古脑儿的丢给了一连,于是一连的战士这才高兴了些……否则他都一直在后头嘀咕着说我这个营长“看人头”……这“看人头”也是这时代的流行语,意思就是不公平……对二连好些,把一连当作后娘养的。

从这一点来说,一连的战士们还没有形成那种战场上各施其职、各有所能的那种观念,还在跟其它部队比这比那的。

要知道我这么安排其实是把二连放在更危险的角sè里……二连摩托化后,就意味着他们全连都拥有更强的机动xìng,可以在队伍前前后后的来去**……这就代表着二连基本上要担负起主力装甲部队的开路和断尾的任务。

对于这个任务,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一连显然是不合适的。

至于一连分配的那三十辆边三轮吧……同样也是让他们练习的,这部份人的任务就是跟随主力部队保护汽车、保护坦克。

边三轮因为体积小而且具有很好的开放xìng,所以对战场上的敏感度及反应速度都是很高的,在侧位挂头上的战士甚至不用下车都可以瞄准目标shè击。这一点可以很好的弥补坦克汽车的不足。

于是训练很快就开始了,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