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官商 >

第23部分

官商-第23部分

小说: 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碧筠愣了愣,在她眼里,林泉多少有些装腔作势,能够为员工购买福利房的公司都是有实力的民营公司,张碧筠可没听说过“静海联合”的名字,不过他能知道这么内幕消息,可见他是有备而来,一时判断不出林泉的真正用意。抬头看见徐建已经走了进来,忙站起来为林泉介绍:“林先生,这是我们徐总。”
  “林先生你好,我是徐建,久候你的大驾,方便的话,到我办公室去谈。”徐建看到门外停着尼桑公务车,不动声音的伸出厚实的手掌,打量这位实力看起来不一般的年轻人。
  “张经理,你准备一份详细的资料到我办公室来。”徐建拉着林泉的手,示意他先走。 
 
 
 
  
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
 
  张碧筠准备的资料上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知之甚详”四个字。徐建诧异的招头看了张碧筠一眼,见她眼睛里肯定的神情,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调查过星湖苑的底细。对方下的功夫越深,说明兴趣越大,徐建倒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将张碧筠端来的茶杯亲自递到林泉的面前。
  徐建掏出名片递上去:“敝人徐建,还请林先生多多指教。”
  林泉接过徐津的名片,双脚交叠,身子靠着软椅的靠垫,优哉游哉的看着。
  张碧筠将孙菲菲的那张名片递到徐建的面前,说道:“林先生准备购买一批员工福利房,孙小姐是林先生的助理。”
  “哦,我没有名片,”林泉拿起那张孙菲菲的名片,写下自己姓名、电话,推到徐建的面前,自嘲的说,“平日不做什么事,不知道还要发名片,让徐总见笑了。”
  “林先生要买多少套员工福利房?”徐建拿起那张名片,“林先生的公司是在南港啊,地方有些陌生,不知林先生的公司经营什么?”
  “徐总熟悉的公司大概不会到星湖来买员工福利房。公司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林泉从公文包里取出建行滨江分理开具的贷款承诺书,“重要是建行承认我的公司,并愿意提供二百万额度的员工福利房贷款。”
  徐建接过贷款承诺书,有实力的民营公司为员工购买福利房,应该不会为了二百万元的金额让银行专门出具一份贷款承诺文件,狐疑的打量着林泉。
  “请徐总指派一名工作人员随孙助理一起到附近的建行检验这份文件,徐总有疑虑的话,购房的事也谈不下去。”
  徐建脸色阴晴变化,毕竟是两百万的大买卖,就是有所怀疑,徐建也不会表露出来,见林泉主动提出去银行验证,那是真好不过,将贷款承诺书交回林泉的手里,说道:“那就麻烦孙小姐陪张经理到中支支行走一趟。”
  等张碧筠、孙菲菲走出办公室,徐建已经相信那张贷款承诺书是真实的,也知道眼前所谓的联合投资公司是家空壳公司,林泉购买大量的福利房有别的用途,一时间琢磨起林泉背景来。
  “林先生为什么会到星湖买福利房?”
  “听说丽景将星湖逼得很紧,我想星湖的房价比较好谈,我希望的价格是六百每平方米,一共三千平方米,二百万额度的贷款承诺书作为抵押品,直到产权移交完毕后,一个月之内,我将房款付齐。”
  “如果林先生凑不齐房款呢?”
  “想必徐总知道贷款承诺书的意义,只要徐总履行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到时候,哪怕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不存在了,徐总一样可以拿这份贷款承诺书到银行兑现。”
  徐建迟疑的点点头,如果贷款承诺书是真实有效的,手续上虽然麻烦些,对于星湖公司而言,确实没有太大的风险要冒,很多有实力的公司常向银行审请开具贷款承诺书作为信用凭证,通常都是上千万、上亿元的大额度承诺书凭证。
  至于背后的违规操作甚至违法乱纪绝不是徐建他此时应该考虑的。
  “徐总以为如何?”
  “咳,林先生对星湖苑的情况相当熟悉,想必我不说,林先生也知道星湖苑的房子,每平方为的成本就不止六百,开盘时,楼价是一千,以后降到八百,现在打八五折,这已经是星湖苑的成本价。”
  “不如等徐总能够接受这个价格的时候,我再过来谈?”林泉笑了笑,“听说星湖欠西城建筑工程款四百多万,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到期。再给徐总半个月的工夫,大概就会接受我的报价。”
  林泉看准自己的死门:必须在二个月内筹到拖欠西城建筑的工程款,徐建摇头苦笑,自己给陈明行逼得喘不过气来,对眼前这位毛头小子也无可奈何:“星湖在林先生面前毫无秘密可言,六百的价格我接受,但是仅仅贷款承诺书的抵押还不够,林先生能不能附加让星湖更放心的条件?
  林泉摇摇头,虽然手里有姥爷给他的那份地契,但是他不愿意拿出来。徐建现在差不多走投无路,就算有再大的风险,也没有他选择的余地。
  “林先生是在市委工作?”徐建指了指玻璃幕墙下来的尼桑车。
  “这车跟司机都是借来撑场面的,免得徐总不重视。”
  “林先生说笑了,能从市委借车借人,说明林先生的能耐很大啊。”徐建考虑了一会儿,“林先生,你看这样行不行?林先生有公司,有贷款承诺书,完全可以向银行审请个人按揭贷款,我有律师朋友,可以为林先生做一份完全无缺的收入证明。”
  “我可没有首付的钱?”
  “将房价定在860元,以七成的按揭贷款比例,正好是600元每平方米,将由银行为林先生代交全额房款,产权移至结束之后,只要林先生筹款还给银行就行,跟星湖没有一点关系。”
  “真是好主意啊,”林泉笑了起来,“不如将房价定为1710元,银行将为每平方米的房子掏1200元,这样只要拿一半房子去抵押按揭就能支付所有的房款,其余的房子就直接移到联合投资公司的名下。”
  徐建惊讶的望着林泉,让他的口气吓着了:“林先生神通广大,不知哪家银行会为林先生提供按揭贷款?如果骗贷的事情捅出来……”
  “骗贷?徐总开玩笑呢,我每月按期还贷,怎么会是骗贷呢?徐总律师朋友的事务所能为我做一份收入证明的话,我可以考虑以三百八十万元的价格买下九号楼,这样的话,徐总就不用为工程款的事头疼了……”
  “咚咚咚……”张碧筠推门进来,看见徐建的脸色有些发白,林泉的眼睛却灼灼发亮,身子前倾着,气势有些咄咄逼人。张碧筠不知道她离开的时候里,徐建跟这位林先生谈了什么,气氛有些怪异。
  林泉靠向椅背,从孙菲菲手里接过那张贷款承诺书:“张经理,这张贷款承诺书是否真实有效?”
  张碧筠对徐建说道:“去过中心支行,确实是滨江道分理处出具给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的贷款承诺书。”
  林泉将贷款承诺书放进包里,盯着徐建:“徐总希望采用哪一种方案?”
  徐建太需要那笔资金来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他心里清楚,林泉既然能搞来贷款承诺书,按揭贷款时,通过银行的审查也就不是问题。徐建犹豫了一会儿,站了起来,伸出手来:“林先生的建议相当好,我亲自给林先生办手续。”
  林泉站起来,握住徐建厚实的手掌:“那好,明天,孙助理将代表我来议定相关细节。”
  林泉还是将老宅做了高价评估,作为个人的资产证明连同律师事务所根据空壳公司文件做的收入证明一同提交给吴国新所在的滨江道分理处。通过吴国新的关系,对星湖苑房产价值的评估,个人资产评估资料、现实收入证明资料的审核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十六天后,星湖苑九号楼共二十四套房产作为按揭贷款的抵押品抵押给建行滨江道分理处,其余二十四套房产转入静海联合公司的名下,与此同时,银行存入指定公证账户的三百八十万元转入星湖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账户。
  林泉又以静海联合公司名下的二十四套房产,作为抵押品,透过吴国新的关系,由建行天星湖分理处向“静海联合”提供五百万的项目贷款,用这笔贷款提前归还先前办理的个人按揭贷款。
  林泉转身又向滨江道分理处提出贷款审请,要求将刚刚归还的三百八十万给贷出来,抵押品就是即将由个人名下转入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名下的二十四套房产。孙菲菲这些天正跑商业贷款的手续,只要建行指定的律师事务所通过材料的审查,这笔三百八十万的巨款就会给转入公司的账户。
  短短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在吴国新的配合下,联合投资名下就有四十八套商品房,帐户还有近五百万资金,当然还欠银行将近九百万的贷款。
  林泉虚报房价,将房产高价抵押给银行,获得五百万商业贷款的事,孙菲菲比谁都清楚,绝大多数的手续都是她代替林泉跑的。孙菲菲对基础方面的金融知识有些了解,想起来难免有些后怕。购买星湖苑的房产时,林泉与徐建约定,今后一年的时间内,星湖苑的楼盘标价不得低于一千五百元每平方米,这样做只是在法律程序上无隙可击,但是表面的繁华只能维持到贷款到期之日。
  但这其中的过程,让孙菲菲感到难言的兴奋。认识林泉以来,她接触到以前很少有机接触的人群,林泉仿佛将她带入一个秘密梦境。 
 
 
 
  
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银行,还是银行
 
  八月初,凌顾军终于找到一家符合林泉要求的破落工厂。那是一家八十年代初建立的铸件厂,铸件厂的前身是陆洪镇的一家村小,大约有六亩地,操场上竖着一只大转炉,各种铸件堆得到处都是,地上铺了一层黄色的铁锈,有几名老人拿着小方凳坐在像小山一样的炉渣前,用小铁笆扒开炉渣拾废料铁。
  “九十年初,厂子的效益还是相当好的,那时候还想扩大规模,将后面的一进院子都买进来,再修一条水泥路跟大马路相通,后来都说要修大学城,不让扩建,再后来,厂子出了点变故,也没心经营厂子。”
  铸件厂的张厂长穿着一件皱巴巴的工作服,脸上的皱纹很深,看上去远不止五十岁,浑浊的眼睛陷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凌顾军做的工作很详细,几乎将林泉需要的消息都打听到,厂子九四年出过一次事故,一名工水起炉时让铁水溅到,半片身子烧伤,在赔款问题上,跟工人家属起了争执,争执中,儿子的右腿给打折了,至今走路还一瘸一拐的。如今儿子取老婆,儿媳妇要求公公在市区给她安排工作和婚房,这才想着要将厂子脱手。
  陆洪镇类似的破落厂子还有几家,一直都说要建大学城,可是等了七年没见动静,一方面这些厂子不想出手,想再等几年看看情况,一方面别人也不愿意在消息没确定的时候接手。
  以前的村小有三栋房子,前两栋加上小操场是属于铸件厂的,两栋房子都是九十一年新建的,落满黄色的铁锈尘,看起来比后面七十年代建的房子还要老旧。
  “后面的院子现在是属于村集体的?”
  老张手捻着墙壁上的锈尘:“这都是锈尘,铸件厂不办了,好好清理清理,都是簇新的,你进来看看,看横梁、椽子就知道。后面那进院子,墙壁都前年刚刷粉的,准备给村里的孤寡老人住,可是三十多年的老房子,漏雨还不说,风大,看着墙壁摇摇晃晃,还真怕房子会塌下来。”
  “哦,我买下厂子的用途,想必凌总跟张厂长说过了,不需要这么大的地方。村委会在什么地方,如果合适的话,那一栋房子推倒重建,也用不了多少钱。”
  “推倒重建总得多出十来万,前面的房子,清理一下,就能投入使用,对林先生来说,时间可不止那点钱。”
  林泉看着小操场上七八米高的小型转炉,皱着眉头:“你这些设备我没用场,你却算在总价里面,不如你将它们当废铁卖掉,将地方清理出来,我们再谈其他的细节?”
  “我将东西都清理掉,你又不买了,我找谁去?”
  “张厂长,地方我还算满意,不过价格太高了,容我再想想。”林泉掉头对孙菲菲说,“你去问一下,村委会在什么地方,看看后来的院子能不能买下来。”
  “开发区的地价一亩地十六万,再盖几间厂房,低于一百万投资,开不起一家厂子。我这里六亩地,两栋房子,只要你八十万,价格从哪里找得来?”
  林泉笑了笑:“到下面的乡镇去,一亩地一年的租金才一千块钱。你的厂子是八三年起的,开始是租的村小的地,九零年买下来,当时支付给村里十八万元,那时地价虚高。两栋房子每间十万,这间厂子,张厂长一共投入三十八万元,还使用这么多年。我看,算算这里的地价,三十八万比较合适,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