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山河英雄志 >

第133部分

山河英雄志-第133部分

小说: 山河英雄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困必定不敢持续多少时间。 
  普济步营经历东海惨败,实力大损,强攻樊家一万五千精兵防守的乐清城,公良友琴心中大概不愿付出这样的代价。 
  樊家在乐清城内的军民更加坚定固守乐清城的信心,离城中粮尽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公良友琴必定不会不敢相持三个月之久,普济海匪撤兵而去也就是自然不过的事情。这大概是樊家打定的主意吧。 
  抚州各家民寨共有寨丁一万三千余人,其中五千人被编入抚州步营。抚州步营三个营共六千编制。徐汝愚并不奢望掩饰抚州步营的存在,抚州步营在雁潭山集结之后,徐汝愚分批派遣五百人队对雁潭山八十里方圆内的普济匪军进行骚扰,暴露出吸引普济匪军进入民寨势力范围之内进行会战的意图。赵威胥在无法派遣大量军队的情况下,毫不理会抚州步营的挑衅,一万五千匪军屯在乐清与抚州交界莲花山,继续配合乐清城正面的二万匪军继续围困乐清城。 
  历历马蹄声响,眨眼工夫,抚州步营的游骑来到高崖下面。 
  片刻之后,屠文雍稍有气喘的从后坡爬上来,禀报军情:“杨尚统领的五百人队,在天石寨正东十六里处遭遇两千普济匪军,双方仓皇接战,现在杨尚已经领军脱离战场,向雁潭山返回。张续统领五百人队前去接应。” 
  在离此处三十里处出现二千匪军?金华方向的普济海匪终于动了。想到这个可能,徐汝愚近日来紧锁不展的眉头骤然舒开,思虑时,眉头又习惯性的皱起,明亮的星眸显得愈加深湛。 
  “公良友琴在金华城外驻有三万五千匪军,若是只为监视樊家的两万大军,人数未免太多,他至少可以从中抽调一万五千至两万的兵力投入其它战场,这两千人马显示他正在暗中剥离金华方向的匪军,加强乐清方向攻击力量。” 
  徐汝愚抬头看了屠文雍一眼,说道:“公良友琴从金华抽调匪军,应瞒不过樊家的眼线,樊家至今乃无消息传来,可见樊家也未安什么好心?公良友琴若能明白樊家的这点心思,这次抽调出来的人马为何不能是来对付我们的?” 
  屠文雍微微一愣,说道:“主公虚实之计,让世人误以为抚州步营真正能派上战场的只有二千人左右,公良友琴似乎没有必要从金华抽调重兵,啊,普济海匪是想绕过乐清城吗?”见徐汝愚笑而不应,聚眉思索片刻,扬声说道:“公良友琴终于上钩了。” 
  “你怎知公良友琴没有鱼死网破的决心?不能掉以轻心。文雍,若是在抚州境内发生五万人以上的大会战,选取何处对我军比较有利?” 
  未等屠文雍回答,徐汝愚疾步返回筑在山腰的雁潭堡,顾明山、班彪、班照邻等一干将领俱在议事厅里,显然他们也发现此次遭遇战的异常。 
  随后的几日内,抚州步营增派了乐清附近的斥候游骑,监控乐清敌军的动静。 
  雁潭山往南一百四十里,有五座矮山,山高皆不及五十丈,峰脚相连,似莲花,统名莲花山,普济匪军在抚州的大营就设在莲花山的一座矮山里。这座大营里,公良友琴集结了三万五千名兵力,这是普济岛目前能够抽调出的最多兵力。 
  北山山寨里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三万兵马分别驻在五山间的向阳坡谷里。 
  公良友琴从细枝梨木的高背官椅上站起来,左手按着浅雕檀香暗木书案,心想:此地竟能寻着这两件世家器物,显是费了点心思。 
  公良友琴唇上浓密的短髭杂有花白,古挫的容颜相比两年前已经苍老许多,惟有双眸之间精光闪闪,不意间透出的阴凝气息让下面的书案前面的赵威胥与公良小天为之一窒。 
  “清江府民寨、山寨的格局形成至今数十年时间,没有人能够整饬民寨势力,也没有人能够整合山寨势力,徐汝愚不仅将民寨统合到他的麾下,还破坏了我们整合山寨势力的计划。”公良友琴心中毫无波动说出这番话来,目光逐一扫过众人,继续说道,“突破樊家对温岭邑的封锁,将势力扩张到清江府,这个计划很久之前就开始筹划,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暗中扶持山寨势力。东海战局失利之后,清江府扩张之策尤显重要,清江府有着五万余山寨势力,还有五十余万寄寓民寨的平民。整合山寨势力就能弥补我军在东海郡损失的战力,获得五十万民众,我们就能在清江府牢牢生根,从东面、南面威慑樊家的余杭府。猎奴之策驱逐百夷人离开武陵山东山,威胥率领一万精锐借道武陵山东山迂回至抚州境内,这一切尚属顺利,不过此时徐汝愚所率的青焰军在溧水河谷扎下根来。” 
  因为徐汝愚的出现,普济对清江的策略连连受挫,越郡形势再度变得不分明。虽然徐汝愚显露出退避溧水河谷的姿态,但是普济准备数年的扩张清江府的计划都落到空处了。赵威胥心中想着,却没有露在脸上。 
  与他并肩站着的公良小天脸上露出愤怒的神情。 
  此时集结三万五千余人,显出公良友琴心有不甘。 
  初时低估计徐汝愚对清江府各路民寨的影响,致使一万余普济精锐进入抚州,未能真正的发挥作用,这个责任总是要人背的,赵威胥暗叹一声,侧头瞥了公良小天一眼,心想:不知他有没有进入什么谗言,神色一肃,说道:“徐汝愚善于选择会战时机与地点,这点我们不得不防。青焰军扩张迅速,樊家不会对此没有防备,此事可用。” 
  说这话的时候,赵威胥没有去看公良友琴的眼神,这其中的道理,公良友琴未必不知。 
  公良小天冷哼一声,公良友琴眉头一挑,微怒的扫了公良小天一眼。 
  公良小天毫不在意的站出来,说道:“青焰军将十二寇盟的四千余势力封锁在暗日寨、天魁寨、北陵堡之间,将清江上的水寨势力封锁在洪江水道,却抽调最精锐的宿卫营进入台山北麓一线,对山寨势力进行清剿,一个半月的时间,已有十一家山寨被其攻破,我们若是继续在乐清、金华一带与樊家纠缠,等我们攻克乐清、入主清江,却是一无所得。” 
  赵威胥沉声说道:“虽然不甘心,还是不得已的承认,我领军进入抚州以来,处处受制于青焰军。” 
  公良小天并未因为他将过失揽下而心生感激,厉声说道:“抚州民寨势力集中在抚州西部一线,将崇义、清江的山寨势力与我们分隔开来,我们只有楔入崇义境内,才能整合崇义、清江两邑的山寨势力。” 
  “民寨与山寨的势力对比,在过去的一年内,已经颠倒过来。在被攻破的十一家山寨中,有六家是民寨出兵的,青焰军的抚州步营建制只有两千人,我以为是徐汝愚的示弱之计。在清江、崇义、抚州三地,徐汝愚应当可以组织到两万左右的战力。加上溧水河谷的青焰军本部,徐汝愚拥有三万五千余兵马。此时,我们贸然在抚州西北一线开辟新的战场,未必恰当。自从我军在莲花山一带集结,青焰军也向台山北麓一带集结,徐汝愚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意图了。” 
  “台山北麓一带民众迁移有加速的迹象,显出徐汝愚并无与我们在台山北麓会战的信心。”公良小天洋洋得意的说道,“若是真让他将四十万流民尽数迁入溧水河谷,不出两年,青焰军的势力在越郡之内将无人能制。民寨势力在徐汝愚相助之下,实力有所提高,却并非赵将军担心的那样,可与山寨的战力相提并论,更不说与我们普济军相比。一个半月内,十一家山寨陷落,缘于十一家山寨各自为阵,被青焰军与民寨近十倍的兵力强攻所致。如今青焰军攻势渐缓,显然是强弩之末,再过一段时间,青焰军修整过来,清江府内的山寨又将面临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攻势,那时可为我普济所用的山寨势力还能剩下几许?” 
  “百夷一族呢?徐汝愚与百夷一族两相媾和,焉能不考虑百夷一族的一万五千余精锐战力?”赵威胥说道。 
  “暗日之战,百夷一族并未出兵。” 
  “那一战徐汝愚胸有成竹,故而不需百夷出兵相助?子阳秋未必真的就此归附徐汝愚,但他心中怎会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这种种利弊,公良友琴怎会想不到?在抚州与青焰军进行会战,胜负乃五五之数。若是错过眼前机会,让徐汝愚将四十万平民尽数迁入溧水河谷,将再无会战的机会。 
  难道真的是徐汝愚为我设下的两难之局吗? 
  公良友琴心头掠过一丝寒意,虽是一闪而过,却予他一种不祥的预兆,他站前一步,双眼逼视赵威胥,沉声说道:“百夷一族参战,青焰军与樊家之间脆弱的盟约势必崩裂。”虽然不愿意,还是不得不提这个名字,“徐汝愚即使能够调动百夷的军队,也将是最后关头才会调动,你看到那时樊家会有什么举动?” 
  赵威胥思虑片刻,说道:“樊彻应是乐于见到我们与青焰军直接相对,但是乐清城夹在我们与青焰军之间。” 
  公良友琴会意一笑,眯起双眼。 
  公良小天说道:“樊家怎么将乐清城拱手相让?” 
  “不容他不让。”公良友琴蓦然睁开双目,精光闪过,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樊家竖守乐清城十多年,就是畏我统合清江的山寨势力,从西侧对余杭府形成合围之势。若是徐汝愚显出足以与我普济相抗的实力,樊彻会乐于坐壁观火的。” 
  赵威胥暗中称是,心想:徐汝愚大力打压清江府内的山寨势力,给我普济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也加深樊家对青焰军的顾忌。 
  形势至今虽然依旧错综复杂,但是摆在普济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行险,派遣大军进入台山东北麓,干扰青焰军迁民、清剿山寨的计划,寻机决战,要么将大军收拢至温岭城中,向世人宣告普济军再次受挫于徐汝愚。 
  赵威胥知道公良友琴心中早有决定,便不再多言,只说:“主公,我愿领军楔入台山东北麓,与青焰军寻机决战。” 
  公良友琴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你与小天留守此处。” 
  赵威胥暗叹一声,心想:你终是无法漠视东海失利。 
  公良小天说道:“小天能够应付此间事。” 
  “哦。”公良友琴看着公良小天一眼,沉吟片刻,说道:“樊家若从乐清城撤军,不得衔尾追击,占据乐清城,将金华城外的两万精锐迅速开往台山北麓一线,确保台山战役不失。”过了半晌又说,“樊彻未必愿意徐汝愚一败涂地,金华方面的两万兵马不容易脱离啊,你一定小心从事,莫要给樊家钻了空子。” 
 
 
 
  
 ~卷九 第七章 相疑之势~
 
  萧逸之与顾长淮从台山密林里钻出来,显得有些狼狈。 
  青焰军控制台山西麓,亲普济的山寨势力控制台山东麓,为了防止对方斥候的渗入,双方在各自的控制范围内密布哨岗。 
  萧逸之整了整凌乱的衣襟,眉头轻皱的说道:“台山最高不过三百丈,却巍峨险峻让我们如此不堪。我若主持青焰军,必定全力控制台山,即使他日抚州、崇义等地被公良友琴所占,青焰军也可以居高临下的威慑普济军。” 
  顾长淮嘿嘿一笑,抬眼远望。云溪在五六百步外曲折蜿蜒,粼粼波光晃人眼睛,一个削瘦的人影蹲在溪边,顾长淮生出他与这浩浩汤汤的溪水溶为一体的玄异感觉,若非亲眼看去,定然发觉不到他的存在。 
  萧逸之循着顾长淮的目光望去,浑身一震,正对着红日,乍短还长的光芒在那人周身吐夺,看不清那人身形与衣着,心中却明白那人的修为要远高过自己,看着顾长淮的反应,心想:莫非长淮也看不透他的深浅? 
  萧逸之脑子迅疾转过数人姓名,随之又将心中的念头否定。 
  顾长淮笑道:“莫要多想,他应是青凤将军。” 
  顾长淮应比自己看得真切,虽有一丝怀疑,但想到徐汝愚擅奇策,却也不是没有可能。萧逸之不无担忧的说道:“不要误会才好。” 
  那人抬首望来,虽然看不真切,却清晰感觉到他绽如莲华的微笑,粼粼水波瞬然生动起来,随之那人削瘦清俊的面容清晰呈现于眼中。萧逸之诧异万分,心想:徐汝愚玄功之妙竟能影响他人的视界。 
  “与长淮兄、逸之兄在此相会,汝愚真是万分荣幸。”徐汝愚隔着这远,徐徐作揖。 
  萧逸之诧异的作揖回礼,心想:未曾得缘与他相会,他怎么一眼就识出自己?侧头望了顾长淮一眼,见他也是一头雾水。 
  徐汝愚边走边说:“伯英昨夜致信,说及二位离开溧水河谷。” 
  萧逸之恍然大悟,前日自己与长淮不告而别宣城,许伯英想必料到自己会入抚州,定然在信中详述他俩面貌,故而徐汝愚一眼认出。但是宣城信使竟比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