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斗铠+番外 作者:老猪(起点2013.7.14完结,热血) >

第327部分

斗铠+番外 作者:老猪(起点2013.7.14完结,热血)-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雄要重新崛起,他势必要从孟聚手上夺回地盘。坐山观虎斗的计谋又不是只有孟聚会玩,那时候,朝廷会很快活地坐在洛京看孟聚跟拓跋雄打个头破血流的。
  孟聚环视众将,沉声说:“楚南府是冀州的门户,我军将坚守此地,绝不后退半步。无论是何方之敌,我们绝不允许他们踏足冀州。”
  众将轰然喝彩:“大都督威武,就该如此!”
  孟聚微微颌首,他转头望向文先生:“文先生,回避之策,不必再说了。我军绝不后退,也是无路可退了,还是请说说‘战’与‘和’两策吧?”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三百零二 临战(上)
  文先生神情凝重:“主公明鉴。皇叔率叛军直冲在前,朝廷大军尾随在后——我军之敌,并非仅仅只有皇叔的叛军而已……倘若我军全力与叛军交战,露出薄弱侧翼的话,朝廷会不会对我军下手,委实难以预料。
  所以,此战,我军必以‘战’、‘和’二策并用,缺一不可。我军要与叛军战,又不能全力死战;又要与叛军‘和’,但又不能真‘和’。
  诸位需知,‘战’为‘和’之本,古人有云,非战不能言和;‘和’又乃‘战’之用……”
  听文先生在那文绉绉地解释‘战’与‘和’两个字拗口死了,说了半天还说不到重点,孟聚听得不耐烦,打断他说:“我猜先生的意思,是咱们对拓跋雄来个一手硬,一手软?”
  “一手硬,一手软?”
  文先生愣了下,然后,他由衷地赞叹道:“主公所言,比学生更为精妙简练。叛军狼奔兔逐,便如那决堤之洪水。他们欲夺路而逃,必然要选择包围圈中最薄弱的一面。咱们必先得显示战力,让叛军知道,他们在我们这边占不到便宜。然后,咱们再对叛军怀柔,因势利导,使之不再为我所害……”
  在后半段,文先生说得含含糊糊,就说了个因势利导,但这次,孟聚和众将都明白他的意思了。
  王虎咧嘴笑道:“先生方才说了那么多,又是战又是和什么的,咱是一头雾水听得不明白。还是镇督厉害,一句话就说明白了,一手硬一手软嘛!无非就是咱们先把拓跋雄那龟孙揍一顿,让他知道咱们不好惹,然后再哄他掉头去找朝廷麻烦就是了。多简单的事,文先生你扯那么多干嘛啊!”
  众将轰笑,文先生也跟着笑。半点没有被取笑的不好意思。他向四面拱手行礼道:“惭愧,惭愧。酸腐书生,确实比不得诸位将军豪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楚南府天天整顿兵马备战,战争气氛日益浓厚。
  五月二十一日,消息传来,一部边军兵马进入济州,正沿着驿道一路北上。
  孟聚立即召集众将。早已做过动员了,济州一地。已被孟聚自说自话地当成了自家领地,听闻边军入寇,众人再无别话,只有一个字:“打!”
  王虎、齐鹏、徐浩杰等诸人多次跟随孟聚南征北战,多次征战中跟孟聚配合得十分默契,孟聚指挥起他们来也是得心应手,肯定要全部带走的。只是原先的中军官江海被留在冀州屯田了,一时也找不到能统筹全局的中军指挥。孟聚只能自领中军。坐镇主营了,这让一向喜欢冲杀在前的孟聚大感不爽。他曾一度考虑过,从冀州把江海给调回来担当中军指挥,但被文先生劝阻,再加上时间上也确实来不及了,此事只能作罢。
  次日清晨,低沉的号角呜鸣声中,东平军出战了。阳光丽日下。兵马浩浩荡荡地出城,沿着官道一路南下。
  队伍中旌旗如海,队列整齐,盔甲鲜亮,人欢马跃。整路大军行进,犹如那江河前涌,铁流奔腾。将士们兴高采烈。雄壮的战歌从队伍前头唱到了队尾。队列中,不时响起了军官整饬的喝令声、马蹄声,士兵们的喝嚷声,轰然如雷。
  此次出战兵力共计四旅兵马,总兵力约莫一万三千余人,其中铠斗士一千一百名,骑兵五千三百余人,是中路军的主力所在。虽然历经长途跋涉,但在楚南府休整了一个多月,好吃好喝地休养着,出征将士疲惫尽去,精神抖擞。
  看到麾下士气高昂,孟聚也是深感振奋:在此乱世,手握一路强兵,自己还是大有可为的。这番意气风发,可是当年的六镇边陲小军官能想象的?
  大军从楚南府出发的第三天,进抵了济州的安平府。黄昏时候,兵马刚到城边,前方斥候就来通报,说是发现了边军的痕迹,约莫五千多边军兵马正在急速朝安平府方向前进着,距离城池已不到十里了。
  听到报告,孟聚并没有在意。相距不到十里了,按常理来说,正如自己发现对方一样,对方也该发现自己了,东平军一路沿官道前行,并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旗号。自己也算薄有武名了,等对方知道自己在此,他们肯定就会停步了。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出人预料,夜里子时,孟聚得到消息,说是那路五千人的边军人马连夜急行军,已经赶到了安平府的城郊。现在,他们正忙着在城外安营扎寨呢!
  在城头看着城外的那片营火,孟聚迷惑不解:“他们要找死吗?”
  他怎么也想不通,只有区区五千边军而已,既然明知自己在此,居然真的敢急行军跑来,然后几乎是毫无戒备地在自己眼皮下安营扎寨。
  碰上自己,没有三倍以上的兵力,边军居然敢来?孟聚还真不知该评价对方是勇气可嘉还是不知死活好了。
  望着城外的那片营火,孟聚幽幽地说:“看来,咱们真是太久没打仗了,边军已经忘记咱们的名头了——哪位将军愿意出城与敌军一战?”
  他的瞳孔反映着远处的火光,在黑暗中灼灼发亮。
  将军们环在孟聚身边,同样脸色阴沉。王虎第一个嚷道:“镇督,末将愿率本部兵马,今晚就出城袭营。”
  徐浩杰、齐鹏等部将也是不甘落伍,纷纷出声求战,孟聚正要答应,但这时文先生出声道:“主公莫急,敌人这样做,很像要诱我军出战。主公,能确定周边没有边军的伏兵吗?”
  徐浩杰代孟聚做了回答:“军师,我部斥候已经查探过了,周边二十里以内,再无边军的大部兵马。他们的主力离他们还远着呢,足足三十里开外。”
  文先生蹙眉苦思,最后摇头:“主公,恕学生浅薄,实在看不懂他们想干什么。”
  孟聚也不搞不懂边军在干什么,不过他知道,战争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匪夷所思、不合常理的荒诞事情来,这次自己估计是又碰上一桩了。
  “想不明白,那就不必去想了。既然皇叔送上门的这盘菜,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传令,今晚我们就出城袭营去,趁着敌人的主力没到,今晚就把他们的前锋吃掉了。今晚我亲自统兵出击,其余兵马……”
  “大人,那边有情况!敌营那边好像有些动静!”
  敌人的阵头点着火把,火光映照下,众人都能把情景看得清楚:从敌人营中奔出了一小队骑兵,正朝城头直奔而来。夜色明朗,星光灿烂,那小队的骑兵奔到离城头百步开外就停下了脚步,只有一名军官模样的骑手越众而出,一直奔到了城头前。在众人瞩目之下,他冲着城头喊话道:“东平军的弟兄们,我是使者,有要事跟你们的长官商议。”
  城头众将面面相觑,孟聚吩咐道:“放下吊篮,拉他上来。”
  很快,这名边军军官被带了过来。侍卫搜查了他的身体,发现并无武器,于是放了他进来。猎猎飞舞的火把光亮中,众人都把他看得清楚,这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武官,穿着一身薄甲,眉目端正,气色很好,只是神情有些惊惶。
  他进来,见到众位将军众星环月般围着孟聚,立即知道眼前的肯定是东平军的要员了。他躬身行了个礼:“诸位将军,末将有礼了。”
  “不必客气。阁下深夜前来,是何用意,要跟我们下战书的吗?”
  “战书?”
  那军官脸色一变,他急切地说:“不敢,孟大都督在此,他的虎威,吾等不敢冒犯。末将求见大都督阁下本人,是有十万火急的要事与大都督本人商议,不知诸位大人能否通报一声?”
  “阁下何人,有何要事求见大都督?”
  军官犹豫了一下,最后,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他说:“末将是沃野边军雷霆旅的旅帅史文庭,有要事求见大都督本人。还请诸位将军行个方便,帮忙向大帅通报一声。”
  “咦!”
  众人齐齐发出了惊叹声。两军对峙,大战在即,这时候互派使者并不是很稀奇的事,但把旅帅级别的高级将领当做使者派到敌营去,这种事还真是闻所未闻。
  “我就是孟聚。史旅帅,你有何要事,在这里便说了吧。”
  听到眼前的将军自承是孟聚,史文庭明显地松了口气。他单膝跪倒,说道:“参见大都督。方才一见,末将便觉得大都督英武逼人,气度非凡,末将还想着东平军名将如云,难怪能连战告捷呢,没想到却是大都督本人——难怪了,大都督号称天下第一猛将,盛名之下果然无虚,此等英武气概,怕是天下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史帅过奖了。将军深夜到访,想来定是有要事吧?有事就直说了吧。”
  听出了孟聚话中的不耐之意,史文庭也不敢再啰嗦,他道:“是,末将就直言了:末将受军中袍泽委托,前来向大都督请降。”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三百零三 临战(下)
  孟聚一愣,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是要——请降?”
  史文庭摘下了头上的头盔,双膝跪倒,匍匐在地:“是。罪将当年一时糊涂,被国贼拓跋雄蛊惑了,跟着他一同举兵违抗朝廷。如今罪将等幡然醒悟,深感罪孽深重,愿率麾下兵马反正,归降于大都督麾下,恳求大都督能宽恕末将等往昔的罪过,给末将等一条出路。罪将愿忠心耿耿效忠大都督,为大都督效犬马之劳。”
  史文庭连连磕头,额头撞上城墙的地砖发出“砰砰”的声音。当他抬起头时候,众人都是看得呆了:这位边军将领额头上已是青肿一片,眼中泪水流淌,神情悲戚。
  孟聚茫然:自己不是没招降过敌人,但以前几次招降,自己计谋出尽,苦口婆心地劝说,表达诚意,哪次不是大费工夫?但现在,连谈判都不用,敌人刚见面就跪下来哭喊着求自己受降,这架势,像是自己只要开口说个“好”字事情就成了——好事得来得太轻易,孟聚倒有点不敢相信了。
  “快扶史将军起来——将军莫急,我们慢慢说。将军弃暗投明,我们是欢迎的,只要你真有诚意,事情总能谈妥的。”
  “罪将归降,绝对是诚心诚意的,大都督一定要相信啊!”
  史文庭猛然跪倒,又是“通通通”磕了几个响头,那“通通通”的声音让孟聚听着都觉得头皮发麻——这家伙该不会觉得只要磕头声音够响就证明诚意足够了吧?
  被这个二愣子旅帅搞得手足无措,孟聚退后一步,示意文先生上前问话。文先生干咳一声,站前一步:“史将军深明大义。弃暗投明,这很好。但不知将军此次归降,打算统带多少兵马过来呢?”
  史旅帅磕头磕得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被搀扶着在石阶上坐下。他额头上鲜血直流,说话却还是口齿清晰:“末将此次归降,末将自家的雷霆旅自然是要过来的,雷霆旅现在的兵马约莫还有两千出头——但不止末将自己的兵马,军中还有不少弟兄也很仰慕大都督。托末将一同向大都督请降的。”
  “哦?其他将军也有此意吗?”
  “是,军中托我来问话的旅帅就有七、八个——这趟是因为我担当了先锋,大家都托我来跟大都督联系。”
  “史将军,你说的大家是指谁呢?”
  “前军的白虎旅旅帅洛小成、中军的熊霸旅旅帅熊罡、中军的猛禽旅旅帅高飞、后军的横山旅旅帅李澈,还有城下与我一同担当前锋的飞鹤旅旅帅黄旻……还有不少人,他们都托我向大都督递个话,想连人带兵马一同投过来。就是没得大都督的同意,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只要大都督您给罪将一个准信,末将传信回去,他们都会举义反正的。”
  孟聚和文先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早先收容溃兵时候就知道边军士气低落军无斗志了。但不料竟到了这地步,旅帅一级的将领都纷纷想着叛变投敌。
  但孟聚还有个疑问:这帮边军将领要投降的话,他们投靠慕容家那边不是更好吗?慕容家那边毕竟还有个正统朝廷的名分,无论地盘还是实力都远比自己雄厚得多,边军将领们为什么不肯叛去那边?
  史文庭答道:“大都督垂询,罪将也不敢隐瞒:其实先前战况不利时候。也有一些弟兄归降了朝廷。但我们后来得到消息,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