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歌尽桃花终结篇 >

第76部分

歌尽桃花终结篇-第76部分

小说: 歌尽桃花终结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想着父亲辛苦大半辈子,现在享点福是应该的。
  就这么吃着,什么毛病都吃了出来。胸闷气短,肝衰脾弱,堂堂一个戎马倥偬的老将军,短短两年成了一个酒肉大胖子。入宫后她每次见他,他都比以前胖几分,她的忧愁也多几分。
  虽然家里两个堂兄一个执掌东军,一个把持当地漕运,可是她很清楚这两个堂兄资质如何。皇帝从来没有断过动陆家的念头,以前陆公还可以出面应付,如今他病得起不了床。偌大一个陆家,就只能靠她这个不得宠的女人来给他们遮风挡雨吗?
  想到这里,看到正饶有兴味地听着杨妃说话的萧暄,陆颖之只觉得嘴里的苦意有增无减。
  一顿家宴吃到近尾声,一直只见杨妃在说话。她不知从哪里听来那些民间故事,正讲得绘声绘色,逗得大家都哈哈笑。萧暄近来重用她的父亲,又晋了她的级,她现在在宫里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呢。不知道多少人就等着她能生个一儿半女,来打破陆家半边天下的局面。
  吃得差不多时间也不早了,萧暄放下筷子。
  杨可儿娇媚地依偎在他的身边,萧暄果真顺着她的意,“今晚你来陪陪朕吧。”
  杨可儿喜上眉梢,连声谢恩。陆贵妃一脸的无动于衷,罗嫔哀怨地低下头,张嫔依旧缩头缩脑地吃着东西,只有许嫔赶紧附过去给杨妃道喜。



  看着杨妃欢喜地跟随着萧暄而去,陆颖之不再掩饰,精致的面容上现出一抹讥讽的笑来。
  杨妃住的飞羽宫并不大,但是杨妃喜欢讲排场,把不大的地方布置得富丽堂皇,到处可见精美的珠宝古玩。
  萧暄走了进去,对那些亮得晃眼的摆设看也不看,径直走到窗前的书桌后坐下。桌上已经堆放好了奏折谍报,都是荣坤在他还没到时先送过来的。他大致看了看,先挑出下午没解决完的那几份重新开始看。
  杨可儿抱着小猫,在旁边拣了一张软凳,坐了下来。她十六岁入的宫,两年时间已足够让她明白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安静了。皇帝宠她,给她地位和荣耀,那她就该尽她的本分配合皇帝的一切。
  她一边顺着小猫的毛,一边注视着皇帝。专心办公的萧暄浑身散发出稳重平和的儒雅之气,硬朗的五官被明亮的灯火柔化了,看上去十分俊美。
  杨可儿着迷地凝视着,甜蜜地笑着,可是依旧不敢出声打搅他半分。
  萧暄一直忙到深夜才停下来休息片刻。抬起头,就看到靠在屏风边呵欠连连的杨可儿,不由笑了。
  “可儿?”他过去抱起她,“累了就睡吧。”
  杨可儿迷迷糊糊,揉了揉眼睛,“皇上也休息吧。”
  萧暄应了一声,将她放在床上。宫女立刻过来为她宽衣盖被。杨可儿舒服地打了一个呵欠,翻了个身,安稳地睡了过去。
  萧暄在她床边坐了片刻,摸了摸她柔软的头发,笑着摇了摇头,还是站起来走回书桌边,继续刚才未完的工作。
  后半夜下起了雨,春雨,淅淅沥沥地打着芭蕉叶,滋润着大地。
  清凉的风从窗缝里刮进来,萧暄放下笔,疲惫地眨了眨眼。守在一旁的荣坤立刻递过一杯浓茶,他摇了摇头,走出屋去。
  雨不算大,淋在脸上,一阵清凉,连带着人也清醒了一点。天空黑得如同化不开的墨,人间的灯火总也不能将它照亮。
  春雨一下,江湖水涨,万物复苏,多少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故事又要重新开始了。
  萧暄自言自语道:“还有……七天吧……”
  荣坤过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皇上是指皇后的信,还有七天就要来了。
  每个月的念想啊。
  早春天亮得比较晚,可是陆颖之打小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到了时辰就自动醒过来,怎么都睡不着。
  明明这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不知道怎么的,今天却觉得特别低落。
  深蓝色的黎明里,早起的宫人小心翼翼的脚步声细得就像是雨打树叶的沙沙声。宫里长廊下一盏盏萤火般的宫灯隔着雨帘看来,分外模糊。
  陆颖之今天没打算出门,也懒得打扮,只穿了家常的衣服,随意挽了头发,在窗下闲坐着。她这样看上去,显得十分年轻,还有一种人前决不会显示出来的柔弱和倦怠。
  贴身宫女宝莲一边布早饭一边说:“皇上昨晚宿杨妃那儿了。不过听徐公公说,西厢的灯火一晚上都没熄,皇上怕又是忙着国事没歇息。”
  陆颖之喝了口奶子,冷淡地说:“哪次不是这样?等哪天有了例外,你再来和我说吧。”
  宝莲落个没趣,便换了个话题,“今天不是国公夫人进宫看您的日子吗?娘娘想好午膳吃什么了吗?”
  陆颖之依旧兴趣缺缺,“翻来覆去都那几样,山珍海味吃了三年,也和青菜萝卜没什么区别了。”
  宝莲到底伺候了她三年,最明白主子的心思,“娘娘,婢子斗胆说一句。您老是这么消沉也不是办法。您看这宫里,也只有您和杨妃入得了皇上的眼。杨妃她还是个没长成的小丫头,皇上宠她也是图个新鲜,最终心思还是会回到您身上的。”她压低了声音,“上次国公夫人来时就说了,她会在外头搜寻民间生子秘方,娘娘早日生下皇子。到时候,取代皇后都不是问题。”
  陆颖之呵地一声笑了,无比的刺耳。



  她没有告诉继母的是,如果没有宠幸,她又怎么去怀上孩子呢?
  她是堂堂定国公陆怀民的独女,是大齐的皇贵妃,是整个后宫最为权威的女人。这要她怎么去和别人说,那个男人从来都没有碰过她呢?以她的骄傲与自负,以她的高贵尊严,她怎么说得出口啊?
  入宫三年,萧暄从来没有给过她脸色看,更没有刻薄过她。不论人前还是人后,他对她总是文雅有礼,温和体贴。该说的话,该关心的地方,该赏赐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吝啬过。这个样子,谁看了都相信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连陆国公都宽慰她嫁对了人。
  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种公式化的客套和刻意疏离的背后,是无数次赏赐和晋级都掩饰不去的提防与戒备。
  记得新婚之夜,萧暄似笑非笑地问她:“你如愿了吗?”
  那样简单的五个字,却如同雷声一样响在她耳边,把她给震蒙了。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统都在这句话里震得粉碎。
  她的确是费尽了心思才挤了进来,她的确是排挤走了谢昭华。可是她不是都已经甘愿为妾了吗?以她的身份,这该是多大的退让牺牲啊!
  可是,他一点都不稀罕。
  满意了吗?
  怎么会满意?
  他们俩就这么在婚床上凑合过了一宿,两人都一夜未眠。天亮时,萧暄割了手,将沾了血的白绢丢在床上,然后慢条斯理地整理衣冠,走了出去。她僵在床上,只听到他声音温柔地吩咐宫人不要打搅她。那种刻意的恶毒的温柔,就像一条蛇一样缠绕住了她的心。
  年轻帝王的反击比陆家想象的要早许多。父亲的身体开始变坏,皇帝的人手开始插进东军里,整顿科举,大量新血涌入朝廷。谢家迅速地崛起,谢昭华的长兄谢昭瑜年纪轻轻就做了礼部尚书。甚至,谢昭华明明不在宫中,却可以遥控一切事情。以她的名义,齐国官府办了女子学堂,流浪孤儿有特定的寺庙收容。皇帝听取她的意见,在灾荒地区慷慨雇佣当地劳力来大修水利……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她察觉到了危机。
  她也有比谢皇后好的,就是她在皇帝身边。
  后宫女人邀宠的那几套,没人教自己也知道。所以国公夫人悄悄地往她手里塞了一个药瓶子的时候,她心照不宣地将那东西揣进了袖子里。
  那天夜里,当萧暄端起那杯酒时,她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结果萧暄放下了杯子,语气平淡到近乎冷漠地说:“你就这么想我碰你?”
  陆颖之永远不会忘记那种一盆冰水从头淋到脚的滋味。她这个沙场里来去的天之骄女,也终于尝到了恐慌和害怕的滋味。
  就是那种不喜不怒的平淡眼神,就是那种无所谓的生疏语气,让人觉得轻微渺小到尘埃里去一般无足轻重。
  萧暄轻笑着说:“我不会让其他女人为我生孩子的。你大可放心,你永远都是宫里地位最高的妃子。”
  其他女人?这个其他,是之于她陆颖之,还是之于谢昭华?
  想到这里,陆颖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当年还太年轻,沉不住气,想来真傻。他不碰她,也不碰其他妃子。她不能生育,别的女人也不能,皇后又只是一个空位子作摆设,她又紧张什么?大不了真的让康亲王即位。那孩子善良敦厚,大臣们喜欢他,就是因为觉得他好控制。可是萧暄会这么做吗?
  陆颖之甩甩头,不打算再在这个问题上花心思了,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她叫宝莲布置纸墨,打算趁国公夫人还没来之前,给东边两个堂兄各写封信去。家里在外支撑的只有这两个堂兄了。无奈两人不但资质平凡,而且骄纵狂妄不爱听她的劝告,真是十分麻烦。
  外头阴翳的天空滚过一个闷雷,雨渐渐地下大了。
  陆颖之顿了顿笔,心想,中宫承天宫后院那一院子由皇上亲手种下的桃树,想必正开得热闹吧?

  第六十二章·话书听雨夜

  他看着始终站得离自己远远的女子,她清秀的脸上写着单纯善意的关切,虽然姿态同他十分生疏,可是总感觉亲切自然,很熟悉。
  谢怀珉一路小跑着冲到屋檐下。
  这离国的春雨怎么这么大,一颗颗打到人身上怪疼的。她甩着衣服上的水珠,一肚子牢骚。大前天洗的衣服,今天还没干,还真不如拿去烘药房借个方便烘干了的好。
  现在已是四月中了。离国的京都在北方,青阳城可以穿单衣的季节,这里还得穿三件。谢怀珉来到京都的时候,城里的树木都发芽了,看上去满城一片繁荣春意。配上到处高大华丽的建筑,和路上衣衫整洁的百姓,她对离国京都的印象非常好。虽然因为一时不适应闹了感冒,可还是在给萧暄的信里将这个地方狠狠地夸奖了一番。
  她现在是内医监青衣。内医监的青衣大夫可比地方的医正多值几个钱,谢大夫现在住职工宿舍,两房一厅,每月除了生活补助外,还有十两银子。谢怀珉算过,折合成人民币也有七八千元,她现在也是年收入十万的白领了。
  连城随着她来的京城。那位神秘的温师父也跟了过来。但温大侠显然是不情愿的,脸色很臭,每次看到吴十三,都像对方与他有灭门大仇似的。
  内医监就在皇宫后围墙外,靠着冷宫,邻居就是太监和宫女的集体宿舍。虽然有点偏僻,可是皇宫里谁出了毛病,大夫们都可以及时赶过去。
  谢怀珉虽然是越级提拔上来的,可是因为是妇女同志,模样又好,并没受到同事的排挤和嫉妒。她一来就自请去书库整理案卷,说是先学习后实践,态度十分谦卑,长辈还将她好好夸奖了一番,觉得这姑娘做人很踏实。
  其实谢怀珉也没那么伟大,她的副业就是写作,去书库正是为方便她编撰自己伟大的医学著作,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老爷子张秋阳写了一本《秋阳笔录》,轰动整个江湖和医学界。她将来出版一套《怀玉宝典》,不但要震撼朝野,以后考医务的公务员,还都得拿她的著作作复习参考书。
  书库的地理位置应该属于皇宫前庭范畴。皇家图书馆,建筑高大庄重,收藏丰富。天文地理人文艺术科学非科学,应有尽有,光医学类书籍就占据了一整层楼。
  为了方便公事繁忙的政府官员,外庭门禁比较晚,所以谢怀珉总在图书馆泡到快半夜了才回家。
  夜来极静,只听到雨打树叶声和远处荷塘里的蛙鸣声。油灯到底不比电灯,不亮,久了眼睛也很累。谢怀珉终于定下了毒经篇的大纲,丢下笔,伸手按着太阳穴。
  潮湿的夜风吹到面上,居然带出了一点尿意。四下无人,谢怀珉很没形象地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抽着鼻子下楼去解手。
  结果等到她哼着小曲回来的时候,发现房间里多了一个人。
  挺拔匀称的背影,冰冷如霜的气质,不正是那位不知名的帅哥上司吗?
  男子正低着头,手里捧着的是谢怀珉才理好的卷宗。谢怀珉进退两难之际,他忽然抬头回望过来。
  “谢大夫,”男子还记得谢怀珉,“原来是你啊。”
  “正是下官。”谢怀珉赶紧躬身行礼。虽然不知道他官有多高,但礼多人不怪,小心驶得万年船才是真理。
  男子的语气比上一次要柔和了一些,“这么晚了还没休息?你这是在写什么?”
  谢怀珉老实交代,“下官打算将各国从古至今的草药学编撰成一部医学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