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紫玉钗 >

第115部分

紫玉钗-第115部分

小说: 紫玉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意深远,不仅是在谈养竹,而且深入了哲理,李益对这个仅是清秀而不太动人的女子,突然萌生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情绪,望着那瘦瘦的身子,他有拥在怀里的欲望,这是一种很卑鄙的欲望,至少李益自认是属于卑鄙的。
  因为这个女孩子是属于灵秀那一类的,她动人之处是在于她的内心的深度,如果不去接触她的灵性,她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村女。
  像一束清香,一盏苦茗,她的情趣在于识者的欣赏中,而她之所以成为长安乐女班中另一支劲旅的主帅,也是由于她的睿智与才华,可见长安市上并不全是俗人,否则这样的女人是红不起来的。
  可是李益的爱情观却是独树一帜的,他并不庸俗,也不浅视,对每一种女人,他都能很快地发现她们的优点,毫不费力地接触到对方心灵深处,但是他的爱情观却是以自我中心的,独占式的。
  像一个贪得无厌而又精明的收藏家,一件古玩,一件珍品,他不会埋没它们的价值,但是他不想让人家来分享,一定要设法弄到手,列入自己的收藏。
  在小红这儿是另一种情趣,听琴,吟哦,画竹,撇兰,都是些追求心灵宁远境界的活动。她约来的这些姊妹也都不俗,每个人都有一两手专长。
  最后的一项活动是李益与小红的,因为李益在屋角处发现了一件古乐器--筑。那是用竹段制成的,声调幽远古雅,肃穆而悲壮。
  李益笑着道:“自从胡乐东渐,这种老古董已经很少有人会玩了,你这儿居然会有这个东西!”
  小红笑笑道:“这是一个客人留下来的,他来京游宦却失意而返,与妾身尚称知己,临行就送给了我,遗憾的是我也不会击奏,只好让它放着生尘,李老爷会吗?”
  她只是信口一问,因为她知道会的人可以说是没有了,能够叫出名目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李益笑了一笑道:“昔年先君子有个朋友,也是一生不得意,自号击筑生,颇能善此,小时候我向他执经问难时,稍稍学了一点,不知道忘了没有?”
  说着拂去了尘埃,捧在身前,拿起了击槌,先闭目定了一下神,然后才轻轻地敲击起来。
  不过是小试了几个音律,小红目中已射出了异采,肃然一拜道:“李老爷请稍候,妾身去拿剑来为君一舞,以酬雅奏!”
  李益颇为讶异地道:“你还会舞剑?”
  小红道:“妾母为公孙大娘弟子,然因体质荏弱。无以有成,妾身虽然习得剑舞,然亦仅能摩其姿而已,妾身的剑,而非剑客之器术,故而从未敢在人前卖弄,今天听见了李爷的筑音,不觉触动豪情,因以愿为献丑,也请李老爷指教一二。”
  李益笑道:“好极,我就为你击易水之曲,关于剑术。我却不敢妄加批评,因为我却是外行中之外行。”
  “当今两位技击名家,黄衫客大侠与贾仙儿伉俪,都是李老爷的知己,怎么会不懂呢?
  “
  李益笑道:“他们不是因为我的剑法与我结交的,不过好壤我还是看得懂的,快开始吧!”
  于是小红到隔屋先换了套衣服,束发劲装,手中拿了一口霜锋古剑,李益目光不禁一亮。
  才换了身衣服执了把剑,小红看起来就完全不同了,显得英姿飒爽,精神抖擞,而且神情有凛然不可侵犯之威,她抛去剑鞘后,一道寒光照眼,抱剑恭身而立,卢闰英究竟是武将之女,到底是识货的,脱口赞道:“好剑!”
  李益正襟危坐,轻扣筑段,声发如金戈铁马,小红也走了几个步法熟熟手。
  筑音由轻柔突转悲壮。李益开始以他沉壮而低厚的喉咙,脱口长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座有佳人兮,珠泪偷弹,濯我青锋兮,剑光寒。剑光寒兮,易水波澜,易水莫停兮,送我源关,关山遥兮,怅望云天,独夫虐兮,生灵涂炭,携我长铗兮,渡彼关山,枭彼独夫兮,解民倒悬,苍天不佑兮,竖子何胆寒,时不我待兮。图穷匕现。击虽不中兮,独夫丧胆,壮士之血碧兮,溅彼朱栏,壮士之英魂兮,青史璀璨,风萧萧兮,易水犹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思壮士兮,我泪阑干……”
  歌音,筑音,都在低沉的叹息中慢慢地弱了下来,剑光窄敛,阶前落了一地的松针。
  小红把剑插回鞘中,脸上已是泪痕宛然,卢闰英,还有陪侍的女郎们,每个人的衣襟都湿了一大片。
  只有李益仍是漠然不动,良久后,小红才上来,肃容裣衽下拜道:“李老爷筑音悲壮。
  不让昔日之高渐离。词意苍凉,妾身不觉身入歌里,忘却舞剑了!”
  李益笑笑道:“你没舞剑,这一地的松针是如何脱下来的?小红,我想不到你的剑技如此高明,居然能以剑气透出锋外了。”
  小红看看满地松针,自己也难以相信地道:“这怎么可能呢?妾身根本就没有动。”
  李益道:“你没动,我怎么只看见一片光彩,连人影都瞧不见了,小红,你倒真会藏晦!”
  卢闰英道:“小红也不是藏晦,她是受你歌声所动,不知不觉,身与剑合而为一,把你的词境表于剑上,而她的那枝剑也非凡器,所以才有剑气外透!”
  小红道:“一定是这缘故。李老爷筑击得好,歌唱得更好,妾身不知不觉而身随之动……”
  卢闰英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也是这个道理,人到了忘我之境,意志力量在不知不觉发挥出来。每有超凡之表现,不过小红姑娘能有这种境界,也是勤练之故。”
  李益道:“不错!小红,我看你出手时手法圆润纯熟,可知你在剑上是下过一番工夫的,有你这身造谙,应该不是个普通人才对,至少不该落籍在乐户之中!”
  小红脸色微微一动道:“是的,妾身假此栖身,实非得已,望二位不要问了。”
  李益笑笑道:“好,你不肯说,我们自然也不便动问,今日已尽兴,你也很累了,我们走了。”
  小红倒是有点不舍地道:“李老爷多坐坐。”
  李益道:“不了,今天我们本来有事,已经耽误了,改天再来看你。”
  “李老爷可不能骗人!”
  李益笑道:“我骗你干吗?虽然我跟卢小姐已定婚约,但你看她也不是个小器的人,以前我是不知道风尘中有你这么一位奇女,才失诸交臂。今后定会常来的。”
  小红朝卢闰英一拜道:“卢小姐,妾身沦落风尘。殊非得已,对李老爷除了仰慕文才之外,还有一点小事求告,绝对不敢对李老爷有任何冒渎之念,请小姐垂鉴!”
  卢闰英笑道:“你多虑了,十郎名动长安,本也不是个安份的人,但他的定力操守我也很清楚,也不会是个沉迷声色的人,我怎么会管这个呢,何况你们这儿这么好玩,连我都舍不得离开,怎会反对十郎来呢?今天是有事,改天一定再来的,其他几位姑娘,你代我招呼一下,一律照例加倍致谢,明天叫人上我家支领去。”
  那几个女郎都连声道谢赏赐,小红却道:“李老爷,妾身这个园子还没有命名,求您赏一个!”
  李益道:“这些事应该去求年高德劭的侍郎翰林之流来题名,才现得份量,我那里够资格!”
  小红道:“妾身如果有心他求,早就求了来了,只是妾身虽溷风尘,倒还没把富贵看得多重,园名本欲自拟的,可是今天听了李老爷的筑音庄歌后,觉得不如远甚。如非为妾身所敬之人,虽位极人臣,官及阁相,硬要送给我,妾身还不屑受呢!”
  李益道:“这么一说,我倒是欲辞不得了。”
  小红再拜道:“谢谢李老爷,屋中笔墨纸俱至的,李老爷就请赐挥毫,俾立即鸠匠刻勒悬上。”
  李益趁着高兴道:“那我就写了再走吧。”
  在屋角的案上,卢闰英磨墨,小红自己牵纸,李益拿起笔来,提腕劲书了“啸虹”两个字。
  笔好,墨好,纸好,气氛心情都好,这两个字不仅题得苍劲有力,而且就用小红的名字换了两个字,表达出另一种豪迈的气派。
  当然,李益的书法也颇可一观的,写好了后,他自己看了也满意得很,笑道:“我就用芳名谐声易字,你看呢?”
  卢闰英笑道:“当然好,人如玉,剑如虹;这是何等境界,我想红姑娘一定也很满意!
  “
  小红连忙道:“岂止是满意,简直就感激涕零了!”
  说着语音哽咽,泪水直落。李益诧然道:“不过是两个字,那也不值得高兴得这个样子!”
  小红拭拭泪道:“启禀李老爷,这两个字本是妾身小字,后因溷落风尘,有辱门楣,才改了这两个字,那知道李老爷无意间又为妾身把这两个字翻了出来。虽然在李老爷是无心之举,在妾身却是重睹天日之机……”
  李益听得一头露水地道:“小红。你的话叫我听了莫名其妙,如堕五里雾中。”
  小红顿了一顿才道:“照理妾身就该据实以告,但因事有关碍,不得不暂时瞒住爷,如若皇天见怜,果因李老爷之启示而应天机,使妾身得以重见天日,妾身定当踵府叩拜成全大恩,现在只求李老爷赐允,将这两个字勒石以为庐名。”
  李益觉得这个女郎的态度隐昧,言辞闪烁,显见得别有隐情,而且从她乍喜还悲的神情上看,可能与她的身世大有关系,再从她的造诣,谈吐,以及种种的表现来看,这件事的内情曲折,恐怕大有文章,心中倒颇为后悔,觉得不该多此一事。
  现在问她,是绝对问不出来的,倒不如大方一点,多表示一点关切,或许还能套出点内情来。
  于是笑笑道:“小红,我是从你小红两个字上。再看到你舞剑的神妙,联想到这两个字,觉得这两个字也颇能形容你当时的气概,想不到居然能暗合你的本名,而且似乎还触发了什么隐机!”
  小红睁大了眼睛道:“是的!李老爷,莫非你对妾身的身世有所闻吗?”
  李益笑道:“我怎会知道呢?我到长安也不过才两年,你已经比我先来了,我只是在鲍十一娘的口中听过你的名字而已。”
  小红道:“不!在文会酬酢时,妾身见过爷了。”
  李益道:“我在酬酢场合中,木来就疏淡,因为……”
  他本来是要说因为他那时跟鲍十一娘很要好,无瑕注意别的女子,而内在的苦衷却是阮囊羞涩,除了鲍十一娘外,他也无力多作应酬,虽然初到长安时,他的钱并不少,花得也很大方,但那时初涉欢场,着眼的是艳媚工欢的女子,像秋娘等那一伙,他还时作一召,对这些重于内涵的一批,他是无暇一顾的,不过这话当着卢闰英不便说,对着小红,也是不好说。
  小红却接口道:“那时长安钗鬟如云,妾身不善交往,爷是不会记得的。”
  她善解人意,一语就带了过去,李盆觉得她慧黠可人,原本存着敷衍心情的,倒是激起了一丝怜惜之意,变成诚恳地道:“不过我们总还是有缘的,才有今日之会,对你的事我不便多问,但你若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助你一臂之力,你要知道我的话并不是空说的,也不是以我现在的官场上身份帮助你。”
  小红道:“妾身明白,妾身很感激爷的感情,而且爷给妾身的帮助已经够多了,妾身不敢再有奢求,赐字勒石,仅为表示妾身对爷的感激,天知神鉴已足,不会把爷的官讳也镌上去的。”
  李益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被小红这一说,他倒不能承认了:“小红,你误会我的意思了,题字香庐乃为雅事,当朝身居要津者颇不乏其人,也不会有贬于官箴,只是我目前还年轻,虽然有了功名,还只是刚进门而已,无论身份地位,都不足以傲人,如果跟那些一品大员相竞,就是自不量力了。我只是怕人骂我轻狂,连带你也跟着被人骂荒唐,因此题名大可不必,不过我说要帮你的忙,却是真心的,我说不以官场身份,是我这个小芝麻绿豆官,能帮的忙有限,不过你也知道,我的朋友多,其中颇有一些急人之急的豪杰侠客……”
  小红笑道:“妾身也知道,黄衫客,贾仙儿,俱为一时之杰,他们与爷的交称莫逆,也是众所周知,只是妾身的事很细琐,无须烦扰这些高人的大驾。妾身自己处理得了的,请爷放心好了。”
  李益见她的口风仍是很紧,但是也想不到会是什么很严重的大事,因为她显然是知道黄衫客与贾仙儿那些人的,如果是什么恩怨仇报而牵及杀人的事,自己表明了可以向这些名侠求助,小红就不应该推辞了。只要不是那种事,他就无所谓了,于是道:“好吧!那我就先走了,我在长安,还有几天逗留,而后就要上郑州赴任,你真要有什么需要的急助,可以找我的未婚妻卢小姐,她也一定会帮助的。”在小红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