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紫玉钗 >

第37部分

紫玉钗-第37部分

小说: 紫玉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十字。”
  姚舜之一惊道:“什么?二十万,那要整整一大船,进士公,你要送这么多给人?”
  李益乾脆做足架子道:“这都是先伯那一任宰相所累,长安的三司六院以及各处王府,算起来都是父执先进,处处是要应酬到,以免得罪人,否则我也不必跑这一趟了,就是因为这笔费用太钜,我才想辛苦一点省几个。”
  姚舜之道:“进士公,学生有个建议,你不如分出一半来买春绸,一则价钱便宜,二则等进士公回到长安时,敝乡的春绸还没运到,可以抢个先,人情做得更足。”
  李益大为兴奋,这倒是他从没想到的,但表面上却装作很淡然地道:“多承指教,老夫子看着办好了。”
  姚舜之道:“因为现在各处商家也在采购以供年下之用,学生凭人情当然也可以匀过来,只是数目太多,难免会招致物议,传到长安,对进士公反倒不美,但就购春绸,不会引起注意了。”
  李益道:“是极!是极!这件事不能张扬,我到了长安,也只能说是顺便带去的土仪。”
  他见姚舜之已在搬手指计算,知道姑苏人精打细算,可能在盘计从中所落的好处,所以又逗他一下道:“我到长安,在那些父执面前,把老夫子的长才推荐一番,如果东西能使他们满意,老夫子以后可忙了,说不定来年各大府第都会遣专人来向老夫子请教了!”
  这番话太诱人了,姚舜之不禁欣然色动,只要把这一次事情办得漂亮,以后能为长安各大宅第经手采办,那好处可实在是可观,因此把自己原来计算所落的好处,大大地打了个折扣,以为将来铺条路。
  因此眉开颜笑地道:“那倒不敢当,犬子目下有个小小的前程,如果进士公念在学生此番苦劳,以后多予提拔,学生就感谢不尽了。”
  李益乾脆再吊吊他的胃口,笑笑道:“我因为年纪轻,想多充实自己一下,而且今年也没有什么适当的缺,所以决定闲散一年,把门路走熟,来年好好地干一下,令郎的事,我不如先为老夫士吹嘘一下,等来年老夫子自己看情形,要找那一处门路活动,岂不更为妥善。”
  这个圈子套得更牢,意思已点明了,只要他今年尽心,把路子走通了,明年各大宅院自己会来找他,活劲起来更为方便。
  姚舜之果然上了钩,连忙道:“学生一定尽力,进士公如果有闲,今天就下乡去看看,决定了款式,学生立刻着手收集。”
  李益笑道:“我对这些可是外行,不如请老夫子把样品收齐了,到我下脚处来,由小妾来作决定吧P这些东西还是女人们比较内行。”
  姚舜之笑笑道:“原来进士公已经恭喜了。”
  李益道:“还没有,但长安时尚,总要在身边弄个人,小妾对长安命妇们的喜憎很清楚,所以我带了她一起来!也因为这原故,才要多辛苦老夫子偏劳,不能奉陪了。”
  姚舜之道:“学生明白!学生明白!进士公请回寓吧,学生今天晚间,必定有所报命。”
  他喜冲冲地告辞张罗去了,李益回到客栈,把情形说了一遍,霍小玉道:“你真会坑人,何必骗人呢?”
  李益道:“不这样他不会卖力,反正我也是这一趟,明年秋选我一定要抓个差事,不能再来这一套,何况我也不是真骗他,这批东西到了长安,必然会供不应求,我找几个大户为他推荐一下,总不会让他白忙的。”
  霍小玉想了一下道:“回头他来了,我以什么身份呢?”
  李益最怕的是这一点,他当然不能把对姚舜之说的话告诉小玉,因此笑笑道:“他不会问,我也不便说,因为不能告诉他说你是王府的郡主,他也知道我没有成亲。”
  霍小玉愀然轻叹道:“我这是多此一问。”
  李益歉然道:“小玉!你要了解我的苦衷,翔叔那儿,我没有隐瞒你的关系,他不是还遣人为你送了礼来的吗?但有些人却不便多说,你明白我的心就好。”
  霍小玉有点歉然地道:“是的,我明白,你把我带出来,我已经心满足了,我不该再奢求。”
  李益笑道:“本来就是嘛,姑苏是出美人的地方,我若是存心荒唐,就该把你撇在家里,一个人逍遥一番的,这次带你出来,不知道牺牲多大呢!”
  有时一句佻达的笑话,比海誓山盟,甜言蜜语更打动少女的芳心,李益是深深懂得这一套的,所以他轻描淡写地一句说笑,反而把霍小玉逗乐了。
  到了晚间,姚舜之果然捧了一大堆花样来了。
  他老于世故,对霍小玉的身世绝口不提,称呼上却用夫人二字,听得霍小玉十分开心。
  选定了十几种较为新奇的花式,也选了五六种春绸的款式,李益很聪明,把二十万钱一起交给了姚舜之道:“就按照这样子,请老夫子酌情采构吧,而且还麻烦老夫子一件事,论老夫子找几个针线好的女工,把每一种都赶制一件出来,手工一定要巧。”
  姚舜之以为李益是为霍小玉添置新装,十分巴结地道:“是!学生立刻就找人,采购的事,也由学生一手包办,进士公与夫人趁这几天,放心到各处去玩玩。”
  李益笑道:“正是这个意思,虎丘风光,馆娃遗迹,吴宫旧址,都是闻名天下的名胜古迹,假如不去玩玩,就虚此一行了。”
  姚舜之道:“虎丘风光尚可一观,吴宫与姑苏台,却只有一片荒芜瓦砾了!”
  霍小玉道:“我们凭吊的是古迹。”
  姚舜之逢迎地道:“夫人天姿国色,尤胜西子,西施如果地下有知,见了夫人也会一定自惭颜色的。”
  霍小玉嫣然一笑,心里十分受用,谦谢了几句,姚舜之识趣地告辞了。
  采办的专有姚舜之去忙,李益乐得轻松,带了霍小玉和浣纱,畅游了姑苏名胜。
  过了四五天,姚舜之已经把一切都办妥了,李益一清点数量,心头不免暗暗吃惊,因为足足要装两大船。
  如以长安市价而计,至少也要超过本钱的三倍有余,他知道这是姚舜之特别卖力的原故,而姚舜之所以肯如此卖劲,也是为了自己所答应的条件。
  所以在阊门外登船的时候,他把姚舜之拉到一边道:“这次全仗老夫子的大力赐助;关于令郎的事,我一到长安就立即关说,明春必有以报。”
  姚舜之感激万分,呈上了他儿子的履历,只是一个小邑的县尹,而且也是捐班出身,李益对这个倒是很有把握,随便找个人写封私函就可以拔迁了,因此收起履历道:“老夫子放心,我一到京师就找人打通关节,老夫子也稍稍准备一下,等到荐函一到,拿去见上宪就行了。”
  李益算得很清楚,姚舜之这次采办不仅卖足了人情,而且还一文都没落下私囊,所以才办得如此丰盛,到了长安,把两船绸缎脱手后,破个几万钱,就可以把这件事打点妥当,因此预先就把承诺开了出来。
  而且他还有个打算。低声嘱咐道:“关于我这次南来的事,老夫子可得慎密些,令郎如果肯远至倒无所谓,如果想在家乡附近求发展,就不能让人知道是我代行的关节,否则我就不好找人了。因为我打算把这船上的精品,选三成放在令郎名下去活动的,京中绝无问题,就怕这边的上宪知道了,对彼此都不便。”
  姚舜之是老公事,而且姑苏与长安时有往返,吏情极熟,知道李益此刻是世家子弟与候选科官的双重身份,从事关说人情是干律的,如果让御史知道参上一本,利害干系很大,连忙道:“是!是!生学懂得,所以这两船绸缎,学生都是从四乡零星采集,没有提及进士公一个字,因为进士公是要送人的,所以都选的是精品,每一匹的织工或略有不同。但品质都是上上之选。”
  李益听了也放心了,他要的不是雷同而是质佳式新,最好是款款不同,将来在长安推出时,才能满足长安人新奇的刺激而居奇。
  因为带了两船重货,李益为了怕起落费时,决心尽量利用水程,假运河直溯而上,而且为了争取时间,不惜重酬,叫船家沿途雇了脚夫背纤,日夜兼程而行,虽然稍微远了一点,但计算起来,还是比陆行快。
  船是包下来的,行止自决,他又懂得拢络人心,不惜小费,因此进行得非常顺利。
  而且在船上也免了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投宿行旅之苦,更免了车马劳顿之辛劳,反倒十分逍遥。
  只要是天清气爽的好日子,他就置备几样菜式,跟霍小玉两人踞坐舱中,一口小红泥炉温着酒,且行且酌,浣纱在一边温酒侍候,日子过得倒很痛快。
  霍小玉一面浏览着两岸景色,满足地呼了口气道:“这样子行旅才舒服,比我们上终南山的那一趟,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益笑笑道:“那要谢谢大隋的那位风流天子杨广了,如果他不是开盘了这条运河,你那会有这么舒服。”
  霍小玉道:“隋炀帝开凿运河是为了到江都去观赏琼花,那有开到这儿来。”
  李益笑道:“你真是中了流言之毒N隋炀帝虽然私生活荒唐一点,还没有荒唐到这个程度,他开凿运河,是为了兴水道,通漕运,使江南的鱼米丰产,能够畅疏各地,以有余济不足,目光远大,是为万世不朽之伟业,只是他仅开凿到江都。从世因其利而延长,直通江南,虽然这一段不是他开的,但也是继承他的事功。”
  霍小玉道:“书上是那么说的?”
  李益笑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大唐是继隋而起的,总不能鼓吹他是个明君而自认叛臣吧,当然要把他的事功归之于荒唐了!”
  霍小玉笑笑道:“那么这一段运河是谁开的呢?”
  李益道:“事过多年,已经难于查考了,但我想炀帝时已经动工了,太宗与则天皇帝都参与其事而卒成之,大家有份,因为现在江南一带,都是流传以『千户老麻』来吓唬小孩予,可见工程之始,还是在炀帝之时。”
  浣纱在旁道:“千户老麻又是谁?”
  李益笑道:“就是主承凿河的监督麻叔谋,官拜千户,是以而称,相传他喜欢吃小儿之肉,在凿河时,每天都要用一个小孩子蒸熟为食,江南人才用他的名字来吓小孩子,如果河仅止于江都,千户老麻的大名怎会流传至此?”
  霍小玉正剔着一块鸭脑在吃,听了这话,不禁一阵作呕,连忙合着嘴起来到船舷边,把胃中的酒肉都吐出来,才漱口回座道:“十郎!你真是的,在吃东西的时候,提起这些恶心的事!”
  李益笑道:“你也真娇贵,讲归讲,吃归吃,那里就会作呕到这个程度呢,再说人肉又不是不能吃的,饥荒之年,灾民饿急了,易子而食的事屡见不鲜,征战之际,粮秣不继,杀了敌人来果腹的事也很寻常。”
  霍小玉骇然道:“真有这么残忍的事?”
  李益道;“事出于传闻,真确与否不可记。”
  霍小玉直皱眉头道:“太残忍了,太不像话了!”
  李益笑笑道:“世有愚孝之子女,常割股入药,以疗亲疾,这不是一样的荒唐无稽吗?
  怎么就没人说这是残忍呢,可见一件事的善与恶,只能以常情处之而不能深究,否则善与恶就难分了,老虎吃人谓之凶兽,人以虎为食就是理所当然,这难道公平吗?”
  霍小玉笑道:“我抬贡是抬不过你,任何事你都能搬出一大番道理来的,割股疗疾,只是一番孝心,但以人肉为食,究竟不合常情。”
  李益本来想笑的,可是一个意念突来,忽地皱起了眉头。
  霍小玉不知道那一句说话错了,连忙问道:“十郎,你是怎么了,刚才我只是开玩笑。”
  李益苦笑道:“我知道你是开玩笑,我也不是为你那句话不高兴,只是我想起一件担心的事。”
  “那件事值得你担心?”
  “我们这一路上回去,会不会遇上打劫的盗贼?”
  霍小玉不禁也笑道:“十郎!你真会杞人忧天,我们来的时候,带了赤金古玩;你都不在乎,现在倒怕了?”
  李益苦笑道:“来的时候我们穿着简单,带了几挑行李,人家只以为是个落第的穷儒,根本看不上眼,财不露白,不会启人盗心。现在可不同了,这两船绸缎明摆在这儿,想遮掩都遮不了,惹人注意的可能就大了。”
  霍小玉道:“你不是也学过击剑射之术吗,前些日子还听你说过你曾经单身击退过两个劫匪,原来是骗人的!”
  李益叹道:“不是骗人,那次是我上京赶考,只有我跟李升两个人,遇见两个强人,我一个人仗剑把他们击退了。但现在不同,这两条船上,已经有十几个水手,即使弃舟登陆,也要十几辆车子,人是多了,危险也增加了,小股的盗贼必然不敢觊觎,敢于光顾的,必是大股的盗贼,动辄数十人,甚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