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只是朱颜改 >

第84部分

只是朱颜改-第84部分

小说: 只是朱颜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子墨却是摇头,“弩族地事情还是要先放一放,我还得留着他们去助某人一臂之力。” 

  “某人?”龙承烈眼珠一转,拊掌笑道:“是不是耶律瑾那紫眸妖怪?皇兄好度量!” 

  “耶律瑾乃是不世出地帝王之才,铁鹰与我朝皆是内乱,所谓的互助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我们要做地,便是抢在耶律瑾之前将大事安定!大陈与铁鹰,总有一天是要决一死战的!” 

  “这样说来,弩族还不能灭!”龙承烈笑道:“皇兄要给耶律瑾送帮手,那臣弟只好扮作小人,给他送些乱子去了。” 

  两人相视一眼,同时大笑起来。 

  原来子墨在金台与朱颜告别后,便快马加鞭直奔西北。朝廷决定将南路军交他统领一事早就在他的计划之中,那殷佑然不是蠢人,加上他与龙承霄兄弟情深,应该会作出明智的选择。眼下唯一的变数便是龙承烈了!他年纪虽轻、却是野心勃勃,又如耶律瑾般狡猾多智,且又性子坚忍好强,这样的人,便如同那山野中的独狼,一个不慎被他咬住,那就再难脱身了。 

  当晚由成郡王龙承烈做东、西北驻军统领乌思海相陪,在中军帐中置酒为子墨接风洗尘,乌思海当年亦曾追随子墨征战,此番西北暴乱一事对亏了他居中调度,将祸乱牢牢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谓暴民作反,轻了朝廷不当回事,重了则变数无穷,一旦弄假成真,百姓揭竿而起,最后倒霉的就变成了始作俑者。 

  不管是暴民、义军,还是京城睿王府里的假王妃,他们所要的不过就是一个理由而已,一个能名正言顺掌握兵权、继而师出有名的理由而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一百一十九章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

铁鹰国,帝都,皇宫。 

  一缕青烟自铜质貔貅戏狮香炉内袅袅升起,只是这龙涎虽说以香味浓郁著称,却依旧遮掩不去那股刺鼻的药气,就仿佛是积年的陈腐一般,是深深的烙印在这每一寸的青石砖地上的,就算屏住呼吸,那味儿依旧能直直的渗透到人的五脏六腑里去,日日在这殿里活着,嗅着这股味道,便是那身体康健的只怕也活不长久了。 

  这寝殿大的惊人,弄出一点儿响动都会有回声传出。因而宫女们一个个都恨不得惦着脚尖走路,偶尔传来一两声嘶哑的咳嗽,听起来倒像是石破天惊。 

  将死之人,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贩夫走卒,除去至亲,旁人大都是能避多远就避多远的。就好比龙床上躺着的那位铁鹰国的至尊,既然太医早已断下了他的生死,那么尽人事、听天命!若不是他活着还能派些用处,那些千年人参、万年灵芝的也就不必白糟蹋了。 

  “吱呀”一声,一位头戴赤金凤冠的贵族女子走进寝殿,光线照进来,映出一屋子飘舞着的灰尘。 

  “皇后娘娘!”两名宫娥连忙跪伏行礼。 

  那皇后黛眉紧蹙,眼里飘过一丝嫌恶,沉声吩咐道:“将皇上扶起来,该吃药了。” 

  “奴婢遵命!” 

  几名宫女太监快手快脚的将床上的人扶了起来,身后高高的撑上几个垫子。显然宫人们的手脚颇重,那皇帝满是沟壑的脸痛苦地扭曲起来,可惜他又老又病,就算是睁眼瞧见了。也只能任人掇弄了去。 

  “皇上,吃药了!” 

  有人掰开了皇帝的嘴,皇后立刻将一粒橙黄色的药丸塞了进去。跟着有宫女又给他灌了几勺水,一个太监手抵住了他胸前某个穴位。几番训练有素地施为之下,就听那皇帝的喉头传来“格格”两声,知道药丸已经入腹,这才撤了垫子重新将他放平。

  “你……你……”皇帝眼中昏黄一片,可怜他一肚子地话却是说不上来。 

  “皇上。那个逆子很快就要来逼宫了!臣妾想借您的龙符一用!”皇后嘴里说着,递了个眼神给身边随侍的宫女,那宫女毫不犹豫的将皇帝的被子掀开,解下了他腰间龙符,恭恭敬敬地双手捧了呈给皇后。 

  “你……”皇帝的脖子梗了起来,右手急剧的颤抖着,像是要抬起来。 

  只是皇后似乎连多看他一眼也不愿意,冷冷的道:“臣妾忙的很,没工夫陪您说闲话。不过您要是想起来那宝印藏在哪儿了。倒不妨通知臣妾一声!”说着便直起身子往外走,旁边的宫女连忙跟上,又小心翼翼的道:“娘娘。您今儿不问问皇上东西藏哪儿了?” 

  “哼!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你以为他会说?”皇后眼里闪过一丝狠绝。“就算没有宝印。该怎么做,还是得怎么做!阿璋呢?” 

  “回娘娘的话。四殿下在梨花院,说是在学一种陈朝的乐器,叫……管笛……” 

  “哼!玩物丧志,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玩那些没用地!”皇后勃然不怒,“察必,你立刻派人去将四殿下接到这里来。” 

  侍卫领命匆匆去了,又有一个头戴尖帽的宦官上前奏道:“娘娘,拓跋王爷求见!” 

  “太好了,本宫正要找他!” 

  拓跋宗庆刚行完礼落座,就听皇后迫不及待的问道:“一切可都安排妥当了?” 

  “回娘娘地话,老臣手下两千军兵已然布防完毕,现在只等端木措的动静了。”拓跋宗庆一脸地得意,“到时候诏书一念,便是木已成舟!三殿下即便有心作反那也是师出无名,端木措地一万禁军可不是吃素的。” 

  “话是这么说,可恨那端木措不像拓跋王爷这般深明大义,硬是要保持什么中立!”皇后玉容含煞,“拥立四皇子就是维护我皇族正统,他身为皇上地把兄弟,在此关键时刻却只肯坐山观虎,哼!” 

  拓跋宗庆“嘿嘿”一笑,却不搭话,只关心的问道:“皇上的遗诏到底怎么样了?” 

  “别提了,遗诏早就备下了,可迟迟用不了印!”皇后气的柳眉倒竖,“都病的七死八活的了,还死咬着不肯说出宝印放在哪里。” 

  没有加上宝印的遗诏,那就跟废纸没什么区别! 

  拓跋宗庆沉吟了片刻,说道:“微臣有一个法子,不知是否可行……” 

  “但说无妨!” 

  “皇上的身体……老臣说句该死的话,也就是拖得一时是一时了,若真到时候拿不出遗诏,端木措那老家伙的立场可就说不准了,三殿下的根基深厚,到时候皇后与四殿下孤儿寡母的,唉……” 

  “你倒是快说正题啊!”皇后一听就急了,“这些个本宫比你更明白,那怎么才能稳住端木措!” 

  “端木措是皇上的拜把兄弟,又是内家高手,不如召他进宫面圣,或许皇上会将藏宝印的地方告诉他!” 

  “可他会愿意告诉本宫吗?”皇后有些犹豫。 

  “端木措只负责宣读遗诏,对于遗诏的内容他可没有权利提前来看!”拓跋宗庆抚着一把山羊胡子道:“娘娘大可直言相告,说遗诏不能用宝,要他劝说皇上!这本来就是冠冕堂皇的事,只要一取到宝印,那后面该怎么做,嘿嘿……” 

  “王爷说的有理!”皇后喜上眉梢,立即命令道:“来人,宣端木措进宫!” 

  铁鹰国三大家族:端木、淳于与拓跋。其中以端木家实力最为雄厚。淳于家长于通商,言必称一个“利”字!拓跋家向来在文官中经营,为人处世比较圆滑,常有攀龙附凤之嫌。唯独端木家世代军旅,端木措手中握有的一万帝都禁军,是任何人都不敢忽视的一股力量。 

  两人一起朝皇帝寝殿走,皇后见拓跋宗庆恭谨的与自己保持半步的距离,不由满意的一笑,“等会儿端木措一拿到宝印就立刻用了,皇上也受了不少的罪……” 

  拓跋宗庆立刻笑道:“夜长梦多,娘娘所言极是!”他顿了顿又道:“老臣突然想到,三殿下本领出神入化,加上在军中威望极盛,咱们日防夜防,一怕他带兵来攻;二怕他潜入皇宫偷袭暗杀。这宫里的侍卫可不是三殿下的对手啊……” 

  皇后顿时停住了脚步,玉容煞白!她当然知道耶律瑾的武功有多可怕,即便皇宫戒备森严,她一介女流又怎敢托大! 

  “王爷可有什么好主意?” 

  “老臣觉得,不如就将那一万禁军召入宫来保护娘娘和四殿下……” 

  “那怎么行!要是端木措有二心,那不是等于将咱们自己交到他手里了嘛!”皇后断然拒绝。 

  “呵呵,娘娘,端木措总不能带着一万人进寝殿吧?只要我们在皇上寝殿内设下埋伏,等端木措拿到宝印,咱们就问他要兵符!” 

  皇后嫣然一笑:“看来姜还是老的辣,来人……” 

  “娘娘!”拓跋宗庆连忙打断,“不如……等端木措进了宫后再命他调兵,岂不是更好?”

第一百二十章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哪辨香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铁鹰国帝都建城足有两百余年之久,这所宫殿由开国大帝亲自督建,历代皇帝略加改动完善,时至今日已是宫殿巍峨,倚叠如山,曾有诗云: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诗家或有夸大,但便是骑马绕整个宫城一周,只怕也得花费一日之久。 

  端木措身着绛红锦袍,上绣狴犴啸天。头上一顶紫金冕更衬得他须发如银,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可腰板笔直,走路亦是虎虎生风。从宫门经怀麓桥,过东天门直至皇帝寝殿,一路上大小奴仆无不肃然止步,跪伏在地静候端木王爷经过。 

  这一年来,端木措作为铁鹰第一大家家主、统领一万帝都禁军的实权人物,却没有睡过一个安稳好觉。内有皇帝疾病缠身,朝政日益败坏。几位皇子整天忙着夺嫡内斗,竟无一日消停;在外更有大陈这般势均力敌的强邻,原本一直是铁鹰国占上风的,然而这十余年来,只见大陈皇帝励精图治,不见铁鹰国人厉兵秣马。此消彼长之下,不出三年,两国的境况对比必然要倒转过来。 

  端木措急啊,可就算他心急如焚又能怎样,帝国三大家族成鼎立之势,他怎敢轻举妄动,不如放任那些个人打生打死,结果自然就会见分晓。只是他日日躲在家中,往来消息却是源源不绝,午时刚过,就有宫内小黄门匆匆来宣,皇后娘娘命他即可进宫。端木措便知定是有事发生,唤过亲兵来略略嘱咐了几句。换上朝服,也不坐轿,命人牵马急速赶赴宫中。 

  到了宫里。没见到皇上,先见到皇后。原来是命他去问皇帝讨宝印。 

  “皇上病的厉害,老王爷是皇上的拜把兄弟,或许能明白他的意思。取得宝印了,大家行事才都方便。”皇后语气淡然,玉容沉静如水。 

  你就这么急么?端木措心里想着。面上却是一片欣然。 

  端木措跪在龙床一侧,望着床上躺着的那人,心下一片恻然。当年出生入死地好兄弟,如今却百无一用的躺在这里任凭那妇人掇弄,皇上啊,你纵然富有天下,可如今老了,除了我这个老兄弟,又有哪个肯来看你一眼?若不是你还死咬着宝印的下落不说。只怕这会儿你已经葬进皇陵了吧! 

  “老王爷,你问问皇上,宝印放哪儿了!” 

  端木措锐目如电。扫过皇后脸上时,竟吓得她倒退了一步。“皇后娘娘。可否让老臣与皇上单独待一会儿?” 

  “你……”皇后面上闪过一丝愠怒,却还是点头道:“将罗帐放下。本宫在帐外等候便是!” 

  罗帐用来阻隔龙床与外殿,放下后里面顿时昏暗一片。皇后坐在外殿椅上,却是侧耳倾听里面地动静。 

  就听端木措恭声道:“皇上,您的诏书,老臣已经查过无数次了,今儿早上还看了一遍,您放心,安全无虞。” 

  皇后听了一愣,莫非皇上早已立下遗诏,交予端木措保管。却不知那遗诏上究竟把皇位传给谁了,登时一颗心如被猫儿挠了似地,再也坐不稳当。 

  “皇上,东西都妥当的很,若是您不想改,是不是该请宝印呢?” 

  皇后竖着耳朵听,里头先是一片静寂,跟着却有“屑索”之声,忙悄悄向内望去。果然见那端木措附耳于皇帝面前,更频频点头,想来是因为皇帝声音轻,端木措只有这样才能听清。想到即可就能拿到传国宝印,皇后面上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只是还有个不明不白的遗诏,那这端木措还能不能抓?她心里一急,便想起拓跋宗庆那老家伙已经半日没有见到了,却不知道又躲到了哪里去。 

  “回娘娘的话,老臣已然得知宝印下落。” 

  “在哪里?“皇后亟不可待地问道。 

  “在金麟殿!” 

  “太好了,来人……”皇后立刻就想命人去取。 

  “娘娘且慢!”端木措急忙阻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