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窃明 >

第171部分

窃明-第171部分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公公看护,黄军门海涵,所以咱家今天还能站在这个位置上。”
  这话让黄石听得直发愣,吴穆又叹了口气:“昨夜咱家想了想,真是亏欠黄军门良多啊。”
  这时黄石才反应了过来,他哈哈笑道:“吴公公这是说得哪里话?吴公公既不知道末将昨天会回来,更不知道末将要去支援宁远。收复盖州本来就要小心筹划,公公初次运筹就敢挑这么重的一个担子,比末将当年胆子可是大多了。”
  “黄军门真是宽厚之人。”吴穆今天有种不同以往的深沉,就连表情也显得十分含蓄:“不过咱家说得并不是这件事。”
  黄石侧过脸看看他,对吴穆所说得话完全不得要领。不过既然对方不肯自己明说,黄石也就不问了。
  “咱家把黄军门一半的军队派去复州了,搞得黄军门只能带三千官兵去宁远。”说着话吴穆又摇了摇头,更有一种毅然决然的神色:“听说这次是大奴酋努尔哈赤亲自带队,披甲足有万五,咱家自然要和黄军门共进退。”
  这吴穆一开始来长生岛的时候,黄石还总劝他不要以身犯险。但这么几年下来,吴穆几乎次次都和黄石共进退,所以黄石闻言也就是一笑:“好,末将能与吴公公并肩御敌,不胜快哉。”
  “黄军门。”淡淡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吴穆脸上突然浮现出一丝暖昧的笑容:“黄军门此去京师好几个月,才回来两天就又要出发,咱家可是听说黄军门在岛上有个红颜知己,怎么也不去看看呢?”
  看到黄石投过来的吃惊的眼神,吴穆变得更加得意了:“黄军门不必太过惊奇。咱家知道的事情很多很多,那个小娘子姓王,没错吧?”
  “吴公公果然法眼如炬。”此时黄石已经想明白大致情况,估计吴穆过问了内卫的情报工作。黄石临行前曾吩咐过洪安通和李云睿,不要对吴穆隐瞒情报以免贻误军机。既然内卫对王小娘子的例行侦查被这家伙发现了,黄石也就不再躲闪,他微笑拱了一下手:“还请吴公公为末将保密。”
  “这个自然。”吴穆昂首挺胸地受了黄石这一礼。实际他看到内卫的相关纪录后也一直守口如瓶,就连张高升和陈瑞珂也没有告诉。他看了看装船的速度:“黄军门现在可以去四处转转,这里有咱家盯着。”
  “大战在即,末将哪还有这份闲心。”现在自然不用人再在海边看牡蛎了,黄石又不愿意冒冒失失地闯到王家去,怕有什么风言风语传播开对两个人都不好。
  吴穆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低声说道:“咱家入宫前,也有个红颜知己。虽然咱家当时贫苦无力下聘,但每次走镖前能说上几句体己话也是好地。”
  和太监谈论男女感情问题让黄石觉得怪怪的,见黄石不搭茬,吴穆又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每次走镖前,就算没有什么话要说,就算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就算怕她家人知道,咱家总会去跟她说声‘放心好了,我不会有事的’,虽然她还是会担心,但也会好上很多不是?”
  ……
  内卫走远了以后,黄石凝视了那双充满待的黑眼眸一会儿:“这么大冷天还把你叫出来,真是不好意思。”
  对面没有什么反应,黄石笑了一下:“我马上就要去宁远了,一会儿就要上船。多则两个月,少则一个月,一定回来。”
  “嗯。”总算传来了一声细不可闻的鼻音。
  刚才让内卫去王家把她领来的时候,黄石跑回自己的住处一趟。这次他刚进北京就买了一批准备送人的礼物,做好了完成陛见就立刻离开的准备。黄石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精美的刺绣,据懂行的士兵告诉他,这种刺绣可以缝制在妇女大襟上衣的衣襟、袖口上,还可以做装针线的针线包。黄石猜想针线包也许就类似二十世纪妇女们用的挎包。轻轻地递到了对面地姑娘面前,女孩松开拢在一起的袖口,微微探出冻得发红的指尖,把它捏了过去。
  洋娃娃一样的小巧女孩,抚摸着鲜艳的、闪着亮光的绣线,掩饰不住满心的喜悦。黄石的心里也感到暖洋洋的,他笑着问道:“在京师的时候买地,你还喜欢么?”
  王小娘子垂首摆弄着她新得到的礼物,小嘴抿得紧紧的,飞快地点了一下头:“嗯,喜欢。”
  “喜欢就好。”黄石左右看了看,心已经飞到码头那边去了:“快回家去吧,天这么冷,别冻着了。”
  ……
  朝鲜,义州。
  一间破草棚里,四兄弟正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每个人身上都盖满了干草。几个人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动不动地望着天花板。这是义州东江军军户的一般过冬方式。虽然这个时代地人还不懂能量守恒,但他们也发现整天躺着减少活动会饿得比较慢,还有就是盖暖和也能节约粮食。
  上次去镇江打草谷,老大和老二都背回来一、两口袋杂粮,还有不少蛇啊、青蛙啊等小动物。这些东西加上东江镇每月下发的口粮,大概可以让他们勉强饿不死。但为了完成过冬的目标,他们不到憋得不行,连尿都不愿意随便去尿。
  门外似乎传来了一些喧哗声,而且变得越来越响。最小的那个少年已经连续躺了几天,极力忍耐着侧耳听了一会儿有些心痒,忍不住想出去看看热闹。外面的声音愈发喧闹,他伸长了耳朵拼命地去听,可惜就是听不清楚。老四才轻轻一辗转,顿时破旧的木板床就发出可怖的嘎吱声,刺破了屋中的宁静。
  “小四,给我老老实实地待着。”老大威严的声音透出,充满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不然一会儿你又早早喊饿。”
  屋子里顿时又安静下来了。外面的声音已经很大了,可还是非常不清楚,就好像是无数人从很远的地方喊过来的一样。
  “打……”
  “打到……”
  “……沈阳……”
  传进破屋的声音渐渐听起来有意义了,里面的四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聆听着外面的每一个响动。
  老二猛然大喊了一声:“打到沈阳,吃猪吃羊!”他一骨碌从床上翻了起来,身上的干草他随手甩了一屋子。
  在二哥窜起来推开门的刹那,他们的左邻右舍也纷纷响起狂野的呼喊声:
  “毛大帅!”
  “真是毛大帅啊!”
  “毛大帅又要反攻辽东了!”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四十四节 赛跑
 
  如同东江镇的每一个草棚一样,草棚里每个人都在忙碌。老大已经把炉火点着了,正拼命吹气想让火更旺一些,直把反转回来的烟火把自己熏了一脸黑。
  老三早就已经把三根尖头大木棍子擦干净了,正在拼命的磨那把刚打造好的腰刀。他一面咬牙切齿地把刀磨得吱吱响,一面头也不回地说道:“大哥,来不及烘饼子就算了。反正路上大帅也是管饭的。”
  “马上就好,马上就好。”老大闻言又狠狠地吹了几下,同时伸手探了探炉壁的温度:“慌什么,大军一时半会儿也走不过去。还是身上带几个饼子吧,这样心里也踏实啊。”
  四兄弟最小的那个好一通翻腾,总算是把家里比较完整的布块都捡出来了,还把垫床的白桦树皮都翻出来准备用来包东西,当然,那些包袱皮更不会被落下了。二哥帮小兄弟把衣服绑好,然后一面往鞋里塞干草,一面对他指点说:“别嫌费事,别怕扎脚,一定要仔细塞好。以往每次出兵我都能看见几个把脚冻掉的。”
  终于四兄弟每人都揣上了三个饼子,各自腰上都结结实实地绑好了三个包袱皮。老大把没有刀鞘的刀缠上些草绳,小心地别在腰带上,跟着又把洗刷干净的木盾牌背好,他和老二还要一人背上一些麻绳。环顾了一遍自己的家和三个望着他的兄弟后,老大最后问了一句:“兄弟们,都没落什么东西吧?”
  三个人毫不迟疑地大声回答:“没有了,大哥。”
  “好,我们准备出发吧。”
  大哥珍而重之的把一个小陶罐子捧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打开,然后用手从里面抠出些不知道积攒了多久的油脂。这油脂,也说不准是猪油还是菜油,还是什么牛油羊油,因为里面什么都有。他把油脂一点点的分给三个兄弟,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把油脂抹在脸上和手上,然后才把手上沾着的那一点残余地油脂抹到自己脸上。
  四个人用破布蒙好耳朵,戴上挡风的旧帽子,老大一把推开破破烂烂地木门,外面的冷风一下子就扑了进来,灌得他打了一个哆嗦。他眯着眼睛抬头看了一下天色,大踏步地走出了家门。
  “打到沈阳,吃猪吃羊。”
  行进的队伍发出了一阵阵雷鸣般的喊声,走向队伍的四兄弟也同时奋力挥舞他们手中的拐杖,跟着一起发出充满斗志地喊声。
  “孙二哥。”
  融入了队伍后,老二突然感到有人拽了一下他的衣角,他回头一看原来是隔壁的白家。这家里有祖孙两人,拽他衣服的白有才是个顶孝顺的年轻人。上次去镇江打草谷的时候白有才就和孙家兄弟走在一起,当时他无论捞到什么都舍不得吃,一定要带回来和老祖父一起分享。
  白有才冲着孙家老二眨了眨眼睛,冲着他的两个弟弟撇了下嘴:“你们四兄弟这次都来了啊,连个看家的也不留?”
  “家里有啥好看地?”孙老二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却猛然看清跟在白有才后面的人,连忙就作了一个揖:“白爷爷,您也来了?”
  “嗯,二狗子。”白家老爷子背着三根木制标枪,紧握着一根粗拐杖也跟在人流中。老爷子干瘪的嘴唇已经深深地塌陷了下去,咧嘴笑的时候露出了最后的几颗牙:“反攻辽东!”
  又从远方传来一声长啸,有人个扯着脖子、拖着长音高喊着:“打到沈阳——”
  “吃猪吃羊!”包括白爷爷,孙二狗在内,每一个东江士兵都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和武器,发出了中气十足的呐喊声。
  几万东江官兵形成了漫长蜿蜒的人流,在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蛇蛇头处,两面丈八红旗迎着北风飘扬,就如同蓄势待发的毒蛇蛇信。
  “平辽大将军。”
  “东江总兵官。”
  位于两面大旗中间正前方的骑士,正是大明左都督毛文龙,一身光鲜地战甲上泛着冬日的寒光。毛文龙把下巴在凛冽的北风中高高地扬起,满脸都是犹如刀刻一般的皱纹。他骄傲得如同一个百战不殆的战神,昂扬得就像是行进在凯旋地路上。
  这份自信的神态引起了路边的军户一阵阵的欢呼声,他身后忠心耿耿的近卫家丁也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在策马缓行的毛文龙背后,一个家丁抱着用黄丝绸包裹严密的尚方宝剑,那人也学着他家主的模样,几乎要把鼻孔仰到天上去一般。
  尚方宝剑两侧是大旗的旗手们,他们以同样的骄傲身姿高举着这两面军旗,引导着身后的东江大军,义无反顾地向北开去……
  天启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午后,广宁右屯卫。
  城头没有一点烟火的痕迹,却已经再也不见大明朝的红旗,而是插满了后金的旗帜。皇太极和莽古尔泰站在城楼上,心满意足的看着城下长长的手推车队,这些本该负责从海州把军粮运往前线的无甲兵已经调转方向,把右屯卫中堆积如山的粮草和棉布源源不断地运回海州去。
  三日前,宁远中协参将周守廉抛弃右屯卫鼠窜,库房中积聚的四万石米豆尽数落入敌手。加上十六日渡河以来的缴获,后金军的推进速度因为这些累赘已经大大减缓。和黄石原本历史上的宁远之战一样,努尔哈赤不得不临时下令后方的牛录进行紧急二次动员,每个牛录都要再出动一百人携带手推车跟在大部队后面。为了完成这个命令,后金各牛录不得不把旗下的哈食、包衣都编入运输队。
  看着川流不息,向后方运输粮草的滚滚车队,莽古尔泰得意地哈哈大笑,还用力拍了身边的皇太极一把:“八弟,我早说了吧。要想杀猪吃肉,还是要打关宁军。这一仗打下来,这个冬就好过了。前几天看旗里那些小崽子,一个个饿得跟猴似的;那些婆娘也都干瘦干瘦的。这下能敞开吃几顿饱饭了。”
  “哎呀呀~~~呀。”兴奋之余莽古尔泰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同时还用力扭了扭颈部,让骨骼发出噼叭的响声。嘴里居然还带着点昆曲的腔调:“这可比在辽东打毛文龙那个穷鬼强多了。从东江军那里也就能捞到点空包袱皮,打死一千个东江军也未必能缴获一套盔甲。”
  听他提起盔甲,皇太极也微笑道:“五哥,多谢你上次送给我的那些盔甲了。”
  “好说,好说。”莽古尔泰满不在意地一挥手。皇太极从辽东回来后,莽古尔泰把耀州之战中得到的战利品送了一批给皇太极:“自家兄弟何必这么客气,你上次从辽北回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