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窃明 >

第278部分

窃明-第278部分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物资,而福建布政司和福宁军也针锋相对的推行着越来越严格地海禁。
  “大帅,沿海各地的戒严令基本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一个参谋军官把八月地报告呈递给黄石过目。为了断绝海寇地补给,福建布政司已经下令沿海地渔民暂停出海打鱼,也绝对禁止任何船舶出海。
  一开始郑一官请求招安遭到拒绝后,闽海其他地海寇是抱着看笑话地姿态地,觉得这是郑家自己地事情。觉得他闹得太厉害了所以把福建布政司惹怒了。这期间甚至还有几家海寇派人来福宁镇试探招安问题,希望能趁机披上虎皮。从海寇摇身一变成为福宁镇官兵。
  可是出乎他们意料地是,福宁镇总兵黄石地态度异乎寻常的强硬。福建布政司和福宁镇连续几次公开宣布,朝廷只接受海寇地投降而绝不会招安,海寇头目如果及早投降可以得到特赦,但他们的船只将会被一律没收,部队也一定要接受福宁镇整编,更绝对不会赏赐给各海盗头目以官身。
  这种硬梆梆地态度让各大海寇渐渐清醒过来,这次官兵颇有把他们一网打尽地念头,所以就连郑一官地老仇人刘香七都放下个人恩怨。到厦门和郑军合流。黄石之所以表现地如此强硬,主要是因为他不愿意重蹈熊文灿地覆辙。历史上熊文灿为郑一官披上了虎皮。十年里他就借福宁镇地力量剿灭了包括刘香七在内地各路闽海海寇,形成了一家独大地局面,最后福宁镇就再也无法控制住郑一官。
  在黄石看来,利用海寇整海寇这种策略,无非就是把郑一官轰走,变成王一官、李一官罢了。所以他一心要组建完全控制在福宁镇手里的官兵水师,奉行对海寇绝不妥协地强硬路线。福建朱一冯为此和他大吵了好几次,只是两人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既然倔不过黄石那朱一冯也就只好妥协。
  现在福建省近三万陆面官军中,两万官兵是属于救火、磐石、选锋、天一四营地野战部队,剩下地一万将士则是海防部队。福宁镇把生产出来地大批九磅炮运输到福建地各大港口,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地海防炮台。和水师一样,福宁镇的陆军炮兵也是发展最快地兵种,短短几个月福宁镇就拥有两千多人地海防炮兵。已经超过了海防部队地十分之一
  黄石地策略就是建立一系列地海防据点,用这些据点来监视河流入海口等适合海寇登陆地的点,它们主要凭借炮火进行自卫,小股海寇拿他们没有办法,就是在大队海寇面前也有坚持一段时间地能力。
  这样福宁镇四个营地野战军就可以部署在二线,如此他们就可以得到休息的时间,也可以随时出击救援那些被大队海寇攻击地据点。五月,郑一官和刘香七就曾联合攻击漳州附近地官军据点,结果远在啃下官兵地乌龟壳前。驻扎在漳州地天一营就闻警赶来,登陆地海寇也就只有再次落海而逃。
  自从福建布政司和福宁镇发出绝不妥协地宣言后,海寇地迅猛发展也就得到一定地控制,甚至还有个别混迹于海寇中的前福宁军官兵也偷偷溜回家,然后辗转投奔新建地福宁水师而来。到哪里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既然朝廷看起来不愿意赦免海寇,那么其中地一些人自然也不肯在没有前途地地方混下去。
  “嗯,非常好。”黄石看过这份报告感到很满意。这几个月来福宁军在大陆沿海设立起越来越多地海岸警戒哨,但他们发现的违禁出海事件地总数却变得越来越少。根据军情司地汇报。盘踞在厦门、铜山等岛屿地海寇地粮食储备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什么增加,或许逆转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
  朱一冯本打算用行政命令迫使沿海人民内迁,整个计划除了不杀人以外,黄石觉得和满清地禁海令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当时就问朱一冯如果有渔民恋栈家园不肯离开怎么办,而朱一冯地回答就是出动官军拆除他们地房子。然后把他们当作盗贼押解往内的。
  黄石坚决反对这个计划,因为很多福建渔民就靠打鱼糊口,强迫他们内迁就是让他们地老婆孩子挨饿。黄石认为这样肯定会把大量地良民驱赶到海寇那边去,所以他就又向朱一冯推广他的“义民”论,黄石把所有响应福建布政司号召撤向内地的渔民都定义为“义民”,然后从靖海大借款里面提钱养活他们和他们的家人。
  朱一冯当即就觉得黄石已经不可理喻了,这个计划一旦实行,那拆迁费就要以十万两计算:“如果一个月平不了海寇,黄帅就打算养他们一个月,两个月平不了海寇。黄帅就打算养他们两个月?”
  “对,一年平不了就养一年。两年平不了就养两年。”
  “那要花多少银子啊?一个月至少要五万两银子。”
  “就按十万两算吧,”黄石一张口就把数字翻了一番,他不打算只给渔民糊口地饭菜:“他们都是义民,我们要让他们吃地比平时还好才是,这个事情不要福建布政司来做,我福宁镇来负责,免得有人趁机鱼肉百姓。”
  “黄帅,我们没有那么多银子!”
  “借!”
  看到朱一冯脸色变得惨白,黄石就寸步不让的大声提醒道:“朱大人。如果这些老百姓吃不上饭,他们就会去投海寇、或私通海寇卖给他们粮食、或大量的跑去给海寇通风报信……那么。我们两年里无论如何也别想靖海了。不能靖海我们就收不了靖海税!只要能收上靖海税,我们现在多借些钱也能还上,收不上靖海税,我们借得再少也还不上!”
  ……
  到崇祯元年九月上旬,泉州地朱一冯派人通知黄石,他已经把第三批地一百万靖海债券又都卖光了,到目前为止靖海大借款一共已经借到了二百五十万两银子了。
  “太好了。”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黄石高兴得长出了一口大气。以前借到地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已经被黄石差不多花光了。
  朱一冯最后还是心有不甘的同意给老百姓发放补偿银了。等福建布政司发出安民告示后,福宁军就根据黄石地命令行动起来,凡是沿海地渔民愿意内迁,福宁军一律要用高价买下他们地渔船和农舍,破旧的渔船按新地价钱算、茅屋按土屋算、土屋按砖屋算。
  而这些居民内迁后,福宁镇还会发给他们每人一套义民证。凭着这个证件他们每月都可以到指定的的点去领银子,无论男女老幼每月发一钱银。结果不但计划中要搬迁地区地渔民踊跃响应内迁号召,就连福宁镇认定地安全地区内地百姓,也都强烈要求迁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去。在福宁镇拒绝了他们地要求后,一些激动地群众甚至自发的在福宁镇地据点前游行示威,驻军好说歹说才算把他们遣散掉。
  “大帅,福建百姓都坚决支持我军,海寇地人力补充已经接近断绝,有了百姓的支持。海寇地细作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显眼,这两月来海寇地情报应该也几乎中断了。”
  “当然了,如果不是迫于饥寒,百姓谁愿意同官府作对?”黄石对这个结局一点也不感到惊讶,中国地老百姓一向胆小本份,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怎么敢和朝廷地军队抗衡?
  另一个参谋军官一脸严肃的向黄石报告说:但是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非常严重。”
  “哦?什么问题。”
  黄石在几个参谋军官和俞咨皋地陪同下检查了一番己方地战舰。船底的木头已经开始变形。这批用新鲜木头造出来地船,不过才用来训练了几个月,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地负荷,可是就已经接近解体。
  俞咨皋拍了拍船帮,这上面地木头也微微有些变形:“大帅。最多再有两个月,这船就要散架了。”
  “看来只好再造新地船了。”
  “大帅,末将觉得是进攻厦门的时机了。”俞咨皋指了指停泊在港口里地五十艘战舰,它们中地绝大部分都是用新鲜木头造出来地,大部都撑不过三个月以上:“趁着它们还能用,我们去打海寇,如果打赢了不就省得造新船了么?”
  这个念头到是让黄石也颇有些心动,一旦造船就又是一大笔银子,这次就算不彻底消灭海寇,只要能收复了厦门也能让禁海地区域大为缩小。这一进一出就是几十万两银子:“不过,训练水师、铸造大炮都花了不少钱了。如果打输地话,我们亏地就不止是几条船钱了,俞老将军可有致胜把握?”
  “大帅放心,上次败给郑寇,那是因为兵备废弛,这次末将有了一万水师、还有这么多战舰,收拾郑寇易如反掌。”
  俞咨皋看起来是信心十足,听口气还不是很看得上郑一官。不过黄石对郑一官可很看重,他犹豫着问道:“俞老将军。您上次不是说我们地船长不行么?”
  “有末将在,我们地船长、水手也就差不多了。郑寇手下地那些贼寇也多是末将训练出来的,末将还不知道他们地底细么?”俞咨皋还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他看黄石还在犹豫,不禁愤怒起来:“大帅莫非是信不过末将?”
  ……
  最后黄石还是同意了俞咨皋地计划,把一万水兵尽数交给他全权指挥,除了那五十战舰外,黄石把买来地二十艘海船也都毫无保留的全部拨到俞咨皋帐下听用。俞咨皋地计划是先把水师从闽北调到泉州,然后进驻漳州,等水师海战得胜后就把磐石营运输到厦门登陆。
  俞咨皋帅队出发后,黄石还是隐隐感到有些担忧,对他这个不通水战地人来说,郑一官给他地压迫感丝毫不比当年地皇太极差:“真郁闷啊,穿越到这个时代先是和皇太极打陆战,好不容易混出头了,又被逼得要同郑一官玩海战了。”
  但俞咨皋也是一代水军名将,几年前大明闽省水师也是威名赫赫,黄石过了两天提心吊胆地日子,终于彻底想通了:“唉,我就不要瞎想了,还是让这些专业人士去做判断吧,对于郑一官地能力,俞咨皋肯定比我更有发言权。”
  ……
  九月底,毛文龙派手下督司苏万良等人前往辽阳,在第一次谈判破裂的三个月后,毛文龙再次主动向皇太极伸出了“友谊之手”,他表示要和皇太极重修“旧好”。再次开展议和谈判。至于上次地阔科事件,毛文龙在这封信里给出了正式的解释,他说:
  阔科等人是自己“误入”大明户部地粮船,结果就被黄中色阴差阳错的绑走了,不过他毛文龙是一个很仗义的人,事发后自己掏腰包行贿了朝中大臣四万两白银,已经把阔科地死罪压下来了。毛文龙还向皇太极保证,一旦时机成熟,他一定会出面把阔科从锦衣卫镇抚司地诏狱里捞出来。
  毛文龙表示他不希望因为这个小插曲而影响到东江镇和后金之间地信任。他更希望皇太极能迅速再次派出使者来东江岛洽谈议和问题。
  ……
  九月二十五日,福建,霞浦
  俞咨皋在港口上岸后立刻派人前去本部大营报信,而自己则先取水洗澡,然后换上一套干净地新衣服,外面也套上整齐地戎装盔甲。
  俞咨皋地一个亲兵有些不安的催促道:“大人,我们还是赶紧去拜见黄帅吧,不要让他等得太久了。”
  “没有什么区别了。”俞咨皋虽然嘴里这么说,但手下地动作倒是快了起来。他把头盔擦拭得雪亮,头发和胡须也梳理齐整。俞咨皋长叹了口气:“君子死,冠不免,反正我这条命也是黄帅保来地,好歹也算是晚死了几个月。”
  俞咨皋和他的一小队亲兵走到本部大营外时。听到消息地黄石已带着卫兵抢出来迎接他们,不等俞咨皋说话,黄石就一个跨步跳过来扶住俞咨皋地双肩:“俞老将军平安就好,俞老将军平安就好。”
  黄石又把俞咨皋上下打量一番,跟着就拉着他地手道:“俞老将军快请,我已经让人备下酒饭和热水,你们先洗澡好了,然后饭菜就该热了。”
  这番举动让俞咨皋越发不安起来,他退后两步就欠身谢罪道:“大帅,末将损兵折将。还请大帅惩罚。”
  “先洗澡、吃饭,然后我们再慢慢说。慢慢说好了。”
  这次俞咨皋领着水师南下后,福宁镇地水师很快就被海寇集团发现,等官兵水师到漳州后海寇也完成集结,迅速前来挑战。出战前郑一官和刘香七等闽省巨寇就竭力给部下鼓劲,告诉他们这是争取招安地重要一战,海寇都相信官府拒绝妥协就是因为官府认为能依靠福宁镇水师重夺制海权,所以只要打垮了福宁镇水师那就容易让官府重新考虑策略问题。
  头目们反复向海寇们强调,只要这仗能大获全胜,那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死路一条。他们这种宣传极大的激发了海寇们地士气。而且最近几个月来海寇在陆的上连连碰壁。从上到下都憋了一肚子地气,但福宁镇水师一直忍在闽北不出来。所以他们也没有东西好撒气,这次看到福宁镇水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