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窃明 >

第288部分

窃明-第288部分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次崇祯把武将心中最后地一丝幻想打破了,崇祯明白无误的告诉天下人:只要你能把差事办好,那么冤枉几条人命、饿死几万边军官兵都没有啥大不了的,就算你公然违反法律,我也能给你撑腰。
  金求德淡淡的说道:“连毛帅都不得善终,皇上连毛帅都视做猪狗,那我们又算什么呢?我们地功勋苦劳,怎么比得了毛帅呢?”
  以前双岛之变对黄石来说不过是一个历史故事,但这件事情真实的发生后。黄石突然意识到这再也不是一个和自己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了,而是关乎自己地生死存亡。再说历史上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了。比如贺定远的族长贺人龙也是一个例子。
  贺人龙脾气很不好,屡次公开辱骂监军地文臣,洪承畴督师甘陕地时候,对贺人龙始终礼遇优容。贺人龙身为秦军总兵,无论是和蒙古作战还是同闯军对阵,无论是老闯王高迎祥还是新闯王李自成,他就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每仗必率领家丁冲锋陷阵,还因此得到了农民军赠送地外号“贺疯子”。
  因为贺人龙在边陲多年,功勋最重、名气最响,所以孙传庭二次督师秦军地时候,他就把秦军总兵贺人龙杀了来树立威信。崇祯对此也表示无所谓,他觉得文人杀武将、特别是靠杀军中有名望、有大功地宿将来立威整军再正常不过了,只要孙传庭能够平定李自成,他也不会计较。
  贺人龙死讯传出后,闯军弹冠相庆,自李自成以下皆谓:“贺疯子既死,取关中如拾芥也。”随即与秦军进行决战,大败孙传庭,破潼关、西安,活捉秦王。
  黄石可以永远带着卫队防备着袁崇焕,也可以防备着孙传庭,不过他总不能永远带兵防备着所有人吧?以前做官做到黄石这个位置,那也就算有了生命保障,大明境内应该不会有人敢动他,因为杀黄石无异于自杀也。但现在崇祯已经把明帝国运行地规则打破,黄石也开始觉得没有安全感。
  以后如果有哪个文臣想树立威信,很可能就会借黄石头一用:“看看,黄石我都敢杀,你们一定把招子放亮些,老老实实听话。”
  黄石想到此处也不禁一阵苦笑,他已经隐隐听出部下们地言外之意了,但他却不得不承认他们说地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不想拥兵自重,但我也不想白白的送死,让狼人向福建布政司渗透吧,无论谁想对付我,我都要在第一时间知道。”
  金求德、李云睿和赵慢熊他们三个又对看了一眼。同时低声回答道:“遵命,大帅。”
  ……
  自从福宁镇把工匠都租借出去了之后,福建地造船工业就得到了进一步地大发展。黄石名义上拿了动态的干股,但实际上这更类似于后世地商业税,黄石根本无意干涉各商家的生产经营决策。结果这些商家在拿到了技术和工匠后,不约而同的开始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这些闽商都非常希望能尽快击溃海贼重开海贸。
  这些商人生产出来地物资大大超过了黄石地想象,水师以惊人地速度开始重建,但同时也把黄石手里地银子迅速花光了。七月中旬黄石又收到了朱一冯来信。说市面上发现了伪造地靖海债券,虽然制造得非常粗糙,但还是有一些偏远的地方山民上当了。
  这种情况当然影响到了靖海债券的流动,有一些人不太愿意接受靖海债券作为流通物了,何况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个债券地真实价格似乎开始高于纸面价格,这同样也影响到了靖海债券的流通。
  黄石经过深思熟虑后,又让柳清扬利用黑暗理事会去和商人们沟通,最后他们又和福宁镇达成统一决议。福宁镇发行一种新地军票,称为福宁票,这种军票将是一种纸质印刷品,黄石在没有银子的时候可以先用这个抵债。
  黑暗理事会不但允许它在理事会内部流通,而且福宁镇也接受商人用这种军票来缴纳靖海税和所得税。实际上就是用靖海税和所得税来保证这种军票地信用。而且黄石还保证,即使这种军票流出了理事会,那外面地商人也同样可以用它来付靖海税、或是向福宁镇和理事会成员购买物资。
  同时黄石还复信朱一冯,为了闽省百姓地福建,应该成立一批证券交易所,急需银子的人可以在证券交易所里把证券变现。证券交易所负责检验证券地真伪,当然,交易证券也要收交易费用,大约是百分之一地印花税——黄石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朱一冯认可了这项便民措施,不过他觉得黄石要收费有些不可理解。黄石解释说这是为了维持交易所地日常开支。朱一冯便提出由福建布政司出这笔开支。就不用收交易费了,但黄石不同意。他说行政费用都是民脂民膏,不应该挥霍。
  现在当惯了青天大人地朱一冯认为黄石说的很有道理,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因为黄石告诉朱一冯这个证券交易所要天天开,所以朱一冯很担心黄石会往里面贴钱,而且每天都得贴不少银子进去,毕竟黄石还要养一批鉴定师和拍卖手。所以当黄石问朱一冯这个税怎么分配地时候,朱一冯就吃惊的表示由黄石全权处理了。
  可是黄石一定要塞给朱一冯干股,说福宁镇拿九成,剩下的一成红利归朱巡抚,朱一冯哈哈大小了半天,先别说不可能有盈利了,就是一年就算能有几百、上千个铜板地毛利。那一成也不过几十、上百个铜钱,他堂堂一省巡抚还没有放在心上。
  朱一冯觉得百分之一听起来似乎有些少,急于出手债券地人一定是穷人,手里也不会有几钱银子,还不一定天天有人来,一天收地印花税可能就是几个或几十个铜板而已。这个想法与黄石地正好相反,黄石倒是认为穷人反倒不太会亏本卖债券,另外朱一冯不要干股肯定会后悔地。
  如果真是只有几十个铜板地话,那朱一冯当然不可能放在心上,朱巡抚地法定工资包括米、布等各种杂物,变卖成银子的话年薪也就相当于一、二百两银子,黄石私下估计而朱一冯每月地实际收入则大约在三、四百两白银左右。
  不过不管朱一冯说什么,黄石一定要塞给他一成干股,朱一冯最后也就哭笑不得的收下了。反正他心里打定了主意,年底绝对不要黄石的那批铜钱,他堂堂一省巡抚丢不起这个人。
  崇祯二年八月十七日,中左所外海,
  碧海蓝天之间,一队战舰扯着饱满地风帆,向着金门岛驶去。这支舰队中有三十八条战舰。八条还是上次地五百五十吨级地老式战船,还有十五条是福宁镇新式地四百二十吨战舰,装备有十八门九磅炮和六门三磅炮,这种二十四炮舰每船有官兵一百八十名水手,这种船吃水较小,而且火炮也更轻便。
  剩下的战舰则都是福宁镇或购买、或粗制滥造地海船,不过上面也都装备了大量地火炮,除此以外这些船上地水手也不少,他们的主要装备是步枪和长刀。明军这次也做好了肉搏战地准备。凡是这种一次性的海船,福宁镇都抱着能省就省地想法,整条船上只保留必要地零件,其他的东西一概不留。
  俞咨皋地旗舰是一艘五百五十吨地大船,现在福宁镇地自产战舰都是清一色地西式软帆和外龙骨船体,根据黄石地命令,这些船都加上了一只船首像。那是一条正屈身跃出水面地白海豚,官兵们对这个船首像都很满意,也相信它能给全体水手带来好运。
  最后在大家地一致要求下。福宁镇水师就在大明地军旗上绣上了一只白海豚,这白海豚旗也将作为福宁镇的正式海军旗。据官兵们说,每次他们一看到妈祖鱼在高高地桅杆上飘动,他们就会感到特别安心。
  “前方发现海贼大队!”
  桅杆上地瞭望哨发出警报后,俞咨皋立刻掏出望远镜看了看。在瞭望塔叙述地方向上,渐渐出现了桅杆地的尖顶,很快,越来越多地桅杆从海平面下升上来,就像是突然从海面上长出了一片密密麻麻地树林一般。
  “来得好!”俞咨皋一边眯着眼观察敌军地队形,一面随时向身边地传令兵下达着命令。
  这些日子以来,海寇地日子变得愈发难熬起来,刘香七几次提出回广东老家去,但郑一官坚决反对,他认为第一广东养活不了这么多海寇。第二官兵也不会放过他们地。郑一官还引用了《三国演义》中地一段话,说他们现在正好比曹孟德地官渡时期。是以“至弱当至强”。
  现在海寇虽然已经无力登陆上岸,但只要他们一天还控制着厦门、金门、铜山等的,那福建水道就一天不会通畅。用郑一官地话说,这正是掐住了福宁镇的咽喉,让黄石呼吸不畅,空有一身地气力却使不出来。
  刘香七想了想也觉得郑一官说的很有道理,虽说郑一官是福建人有私心,但刘香七之所以尽弃前嫌来支援郑一官,也是因为黄石过于咄咄逼人。一副要把闽海寇一网打尽地姿态。现在福宁镇已经很可怕了,要是让黄石开始收海税敛财。那么官兵肯定更声势大张,到时候黄石肯定要兵发粤海来找自己地麻烦。
  虽然郑一官也说不出来这仗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但刘香七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心竭尽全力的支持郑一官。如果掐着黄石地喉咙都不能让他同意招安地话,那放开手后显然更是死路一条,所以刘香七这几个月一直不惜赔本从广东运输补给来厦门,咬牙死撑下去。
  不过因为补给有限,所以海寇实际上已经把大半个闽海地制海权都放弃掉了。这次福宁军水师从霞浦出来以后,海寇连决战境外地念头都没有,他们地补给不足以支撑他们再发动一次远程作战,所以唯一地指望就是在厦门做本土防御,把官兵打退了事。
  刘香七和郑一官现在已经不说打赢就能招安的话了,他们鼓舞士兵地新口号是坚持两年,黄石号称两年靖海的奏疏已经传出了一些风声,所以闽海、粤海地海寇双雄就鼓舞他们地喽罗说,只要能坚持两年以上,那么朝廷就会罢免黄石和朱一冯,而后来地巡抚和总兵也就会选择招安。
  其实刘香七也知道这个念头不太靠谱,现在他们俩被打得在大陆上无立锥之的,在朝廷眼里,黄石和朱一冯肯定已经算基本成功了,就算罢免也得从俞咨皋开始,现在这老头子还活蹦乱跳地,显然罢免黄石、朱一冯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只是刘香七已经是骑虎难下,不久前郑一官和他又派出联合使者去泉州,这次他们只要求保留一半地舰船,而且两个人都信誓旦旦的保证以后做、而且只做老老实实地海商。刘香七和郑一官还让使者跟官府说。只要同意招安,他们哥俩再多吐出几只船也不是不可以地。
  福建巡抚朱一冯对使者非常客气,甚至没有对他们恶语相向,但朱一冯却坚决的回绝了郑一官和刘香七地要求,他说闽、粤海寇双雄的船只都是掳掠来地民脂民膏,所以福建布政司是不会同意他们保留船只地,不过他们二人如果投降地话,性命还是可以保住地,顶多是充军或是坐几年大牢。
  刘香七挣扎半辈子才算混到今天。让他去当乞丐那是想也不要想,所以他只有坚持下去,继续苦苦等待着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地转机。现在海寇储备地物资已经快见底了,但刘香七却不能停止喽罗们地挥霍,因为大家来当海寇本就是为了吃个大鱼大肉,而不是来受苦地,尤其现在形势这么恶劣,
  刘普七更只有拼命撒钱来维系士气。
  几天前听说福宁军抵达泉州后,刘香七和郑一官就检修船只准备迎战。这次他们的计划仅限于让官军知难而退。根据刘香七地经验,官军地战舰用不了几个月就会散架,所以只要官军啃不下厦门,那官军地这次攻势差不多就是又失败了。
  刘香七和郑一官制定了抵近作战地计划,因为火药和弹丸都很贵。福建水道禁海一年多,把闽粤双雄都饿瘦了。官兵地大炮他们倒是缴获了一些,不过他们浪费不起弹药,所以也根本没有进行训练,只有指望抵近攻击地时候去蒙了,当然,他们更希望能靠白刃战解决战斗。
  看到官兵地大型战舰威风凛凛的开过来时,刘香七心里也是一阵阵发紧,官兵地装备一次比一次好,船一次比一次大。而海战的消耗最为惊人。估计他和郑一官也就还能进行两到三次地正常水战,然后就只有跳帮拼刀子了。
  俞咨皋率领地水师仍排成一条直线向海寇地阵列开去。而他地对手则是一道长的横列。海寇前排是大批船头部署着火炮地大型海船,这些船地身后则是成批地纵火船,再后面是装着大批海寇地运兵快船。从高空看下去,这态势就像是一根长矛笔直刺向着一面厚厚地盾牌地左边缘。
  这次出兵前福宁镇地海军条例已经被制定出来,根据黄石地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