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窃明 >

第74部分

窃明-第74部分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疯子的招术么?当时黄石就问他,不挡不是被砍死了么?
  “如果被他砍中了么……他也是死人了,不能活着割走我的首级,说不定我还没有死呢。就算我输了,能死在一个动作迅速的勇猛之士手中,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贺宝刀回答到一半就忍不住放声大笑,看得出来非常自得:“两强相遇勇者胜,挡也未必能挡住,只要动作快就是我先刺中他,自然是我割他的首级,至少到今天为止,敌人不是想躲就是没躲开,所以从来都是我赢。”
  “你们贺家刀法是不是也只有砍或者劈一招?”黄石对这个有点好奇。
  “不错,和枪术的道理是共同的。”贺宝刀声称重劈他练得已经是睡梦中也能轻松使出来了。
  确实是疯子的招数……“你砍死的那个贵公子,真的很强,竟然能吃你三刀。”
  “我本也不想出人命的。”贺宝刀似乎有些遗憾:“我是用刀鞘劈的,还是背面。”
  天启三年六月,宁远堡终于完工了,袁崇焕得到办事得力地评语,升任宁远兵前道,加衔宁远知府。
  黄石一千两银子买来的低价铜,被铸了五百万枚钱出来。他没想到这么一点儿钱居然铸了快两个月才好,让他有些担心未来的大规模生产速度了。幸好柳清扬说了不少安慰的话,主要原因是黄石的士兵多半是军户而不是熟手,所以生产事故不断,屡次要镕了重新来过,所以速度就慢下来了。
  工作虽然有些遗憾但总算是完成了,黄石检查了一遍成品:“好了,我把家底就交给你了。”
  “大人放心,钱在人在,卑职一定……”
  “不用说了,叫那个倭寇来吧。”黄石打断了柳清扬的表忠心。
  那个日本人已经在长生岛等了半个月了,大家都没有想到铸钱速度这么慢,他一进门就跪倒在地:“小人拜见明国大将军。”
  黄石泰然受了他的大礼,这个日本人名叫黑岛康夫,世世代代都是海贼。朝鲜战争日军被劣势明军压着打,因此日本对明朝武力畏惧甚深,历史上一直担心明朝会兴师问罪。所以德川幕府上台以后遣使的用词极尽谦卑,国内不但压迫岛津藩释放硫球国王,还严厉镇压敢骚扰朝鲜海疆的海贼,以避免给中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这样世代以和朝鲜贸易为生的黑岛家就没落了,到了黑岛康夫这辈就更是萧条不堪。此时日本锁国政策越来越严密,同中国的贸易通道大部被荷兰人把持,不肯老老实实回家作渔民的黑岛康夫就决心另辟蹊径,一直找到了皮岛,希望能直接和中国作生意。
  但朝鲜战争并没有过去多少年,辽东明军对日本还比较敌视,出身浙江的毛文龙对倭寇更是没有好感,所以黑岛康夫吃了闭门羹。但黑岛是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为了摆脱回老家作渔民的命运坚持西行,一路在广鹿、长山、旅顺连连碰壁也不调头。总算抵达了长生岛,他和早有心染指日本的黄石一拍即合,毫无民族气节的黑岛康夫立刻同意向母国输入假币。
  “我会给你本将的书函,证明你为长生岛购买军需……”
  如果要返回日本,黑岛康夫需要在朝鲜各个口岸和东江镇各岛停靠补给,黄石的证明书信可以让他免去很多麻烦,而且朝鲜也不敢向明军军船征税。
  “……这是本将的军需官柳清扬,会跟你一齐去日本……”
  虽然这个风险一定要冒,但是黄石总要派去自己人加以监视。
  “……这里还有一份特别的书信,必要时候你可以拿出来……”
  以明朝朝鲜之战的积威,日本德川幕府和朝鲜沿海海贼都不愿意招惹中国,历史上对有明朝官方背景的走私日本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黄石因此觉得自己的明军参将身份很有用,必要的时候可以拉虎皮做大旗,不过这信当然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拿出来为好。
  “……好做,以后日本的生意本将可就交给你了。”
  黄石抛出了一块胡萝卜,接着又一块更大的:“如果你立下功勋,本将帮你入辽东军籍,弄个大明军官做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谢大将军提拔,小人一定粉身碎骨,誓死效忠大将军。”黑岛康夫立刻被这块大胡萝卜砸蒙了,在明朝时期的东亚,入了中国户籍讨个官身,就意味着可以在老家过上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日子了。对这个时期的日本海贼来说,更意味着可以光明正大地作海贸,彻底改变家族不见天日的处境。
  看着地面上痛哭流涕的黑岛康夫(很可能是装出来的感动),再联想到这个时代东亚对中华天朝的崇拜和向往,黄石感到前世的恶气一下子都出尽了——是的,我要让他们永远臣服在华夏的脚下……或者,“劝说”他们加入会是个更好的主意。
  (第四节完) 
 
 
 
  
看吾长枪能便刺 第五节 难民
 
  这个时代的航海还很落后,在蒸汽轮船出现前,水手们的出海生活是极其可怕的。他们睡得比沙丁鱼还挤,吃的食物比岩石还硬,船上木桶里储备的淡水很快会变质变得比洗脚水还臭。所以本来世界各国最底层的人如果不是实在没有活路,也不肯去当海船的水手,即使当海船的水手一般也不肯做远洋航行。
  黄石参观了黑岛康夫的远洋海船,给水手住的船舱里面的味道不比马桶好到哪里去,怪不得这个时代水手出海就是玩命,死亡率总在三、四成徘徊。
  储备的淡水必须要先煮沸才能加盖保存,喝一桶才能开一通;必须喝开水、必须每天用海水洗刷甲板……黄石不管有的没的把自己的卫生条例统统强加给了黑岛,这次他派去同行的还有柳清扬等十个部下,黄石可不希望他们病死在路上。
  最后一项改革就是吊床,这样船舱就不会太拥挤导致疾病多发和蔓延。黄石尽自己所知的改善海航条件。
  一种历史观点认为,正是始于十六世纪中叶的小冰河时期刺激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这个时候的欧洲畜牧业同样遭到了沉重打击,降雨带南移造成了连绵的大旱,让几代欧洲农民都找不到让牲口过冬的草料,历史上这段时期的欧洲人一旦到了冬季就要宰杀所有种兽以外的家畜,好把这些肉腌制起来储存。
  也正是这个导致了香料的奇缺,大量需要腌制的肉让香料在欧洲卖得比同重量的黄金还贵,到了冬季一磅香料可以换三磅黄金。这样远洋贸易突然变得有利可图到值得人们用生命去冒险。
  而在跨洲的香料贸易中,英国、西班牙、荷兰的航海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十七世纪初开始超过了中国。
  而此时的中国也并没有停下脚步,万历朝长达数十年的灾害期迫使万历天子再次失德,他一边要救济子民,另一边也要对外对战,所以就悍然推翻了大明祖制,宣布海禁一律废除,只要能交银子给内库海贸随便跑。比如对日作战结束后,万历天子就又急不可待地恢复了对日本的贸易来增加收入。这种种鼓励措施让中国的海航技术和造船工艺也在飞速发展,东西方沿海文明的赛跑才刚刚开始。
  此前万历天子已经疯了一样地指派太监搜刮矿税、瓷税和茶税来支持九边军镇并赈济灾民……好吧,这事东林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皇帝要积德行善,这样老天爷自然不会降下大灾,在黄石的前世,明史的编写者相信是由于万历缺德才导致了大灾难的来临,1650年以后的灾情缓解也被文人集团用某朝皇帝的品德来解释了。
  在这个问题上,黄石是万历皇帝和阉党的同情者和响应者……天启三年六月,柳清扬、黑岛康夫在黄石的目送中扬帆出海,慢慢消失在海天一线间,这船上不仅满载黄石眼前的希望,更寄托着黄石对航海技术的长远企盼:“航海技术和文明的传承,东西方沿海文明扩张的赛跑已经开始了,这将决定未来三百年的气运,我希望这次中国不会再突然停下脚步。”
  穿越者能预见到二十年后全球灾难的结束,世界将重新变得对农业文明有利,全球粮产和畜牧数目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地区适合人类开垦,航海技术支持西方农业国开发南北美,亚欧大陆内地也在这长达七十年的浩劫中衰落到部落状态,从而再无力和沿海地区竞争……
  在他原本的历史中,欧洲的农业文明此时也遭到俄国和瑞典的疯狂南下侵略,唯一的区别是西方顶住了而中国没有顶住,在此后农业文明的大扩张中,中国趋向了内陆而放弃了海洋。
  黄石矗立在海边很久,头顶上的太阳还是一个黑色暇癖都没有,五十年来不变的那么完美:“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未来。”
  同月,山西、陕西、河南各有降雨,九边军镇旱情缓解。
  江西大旱持续到七月,地方官上报草木皆枯,人民颗粒无收,天启皇帝急令调粮赈灾,江西并未出现饥荒。
  同月底,自后金军放弃南关后,辽东明军长驱至金州城下,后金守军闭门不战,辽民源源涌入半岛南端,七月涌向旅顺的辽民达到六月三倍以上,旅顺几乎无力后送。经毛文龙批准,大批流民将就近转送长生,旅顺先期送来是三百匹马,黄石根据张盘的建议种植了大批苜蓿,现在已经开始收获。
  为了迎接这批辽民长生岛可是下足了功夫,黄石命令士兵务必要对这些难民彬彬有礼,一定要让他们感到是回到了家一样,他甚至暂停了军事训练几天,好构建一些临时的居住地。
  “所有的人都必须喝开水,一旦发现有疾病必须立刻上报,辽民上岛后给与三天的休息时间,然后组织他们修筑房屋。”黄石提纲携领地反复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
  “遵命。”杨致远和鲍九孙齐声回答。
  “凡是胆敢骚扰平民者,一律从严执行军法。”
  “大人放心。”金求德也信心十足地保证。
  得到第一批打着旅顺旗号的难民船行驶来的时候,黄石也飞快地赶去迎接他的新子民,他严令港口的士兵要扶老携幼,要助人为乐——总之就是逼着他们向黄石心目中的雷锋看齐,现在是看看效果的时候了。
  他赶到港口的时候发现那里挤了一大圈士兵,而且人声鼎沸,七嘴八舌的都是要帮人背包裹、拿行李的声音。黄石心里暗自高兴,看来宣传教育的效果不错嘛。
  等他再走近一点儿就感觉不对了,这些士兵吵吵闹闹的也太热情了吧,连自己这个最高长官来了都没有被人注意到。
  “大人。”终于有人发出了一声惊呼,顿时几百士兵就炸开了,一片混乱中夹杂着拜倒的声音:“参见大人。”
  黄石走到人群边,才看见这第一批辽民中,百多人里有小半是女性,其中还有十几个还是姑娘家装束。
  是女人啊!黄石也忍不住咽了一大口唾液,然后才注意到她们大多皮肤黝黑,再恍惚了几眼终于发现她们基本都是粗手大脚的农家女。
  暗骂了自己一句没品味后,黄石深吸了一口气,喉咙仍然有些发干:“本将乃是东江参将黄石。”
  上百辽民一起磕头行礼,黄石的大名他们早有耳闻,第一次见到这传奇将领让他们也都很紧张。
  其间黄石扫视了周围的士兵一眼,他的手下或明目张胆,或小心注视,一个个的目光都在那些年轻妇女的身上打转。
  怪不得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热情的活雷锋,黄石在心里笑骂了一句,然后冲着那些难民说道:“都起来吧。”
  难民们站起身来以后,那些别有所图的“雷锋”们热辣辣的目光还是凝结在那些女性身上,把她们看得一个个都垂下头,脸上纷纷露出又羞又恼的神色,她们的亲人也有意无意地站在外围。这些辽民看似随意,但他们的姿态动作都有些僵硬,泄漏出了他们内心的戒备和警惕。
  (第五节完) 
 
 
 
  
看吾长枪能便刺 第六节 八月
 
  “一年来长生岛上只有这快两千士兵,我的士兵大多很久没有见过外人了,他们的无礼冒犯,还请诸位父老恕罪。”说着黄石就朝这些辽民抱拳致歉,他们纷纷连叫不敢当。
  “我的士兵也都是单身,不过他们虽然气血方刚,但我保证他们没有恶意,我也绝不允许他们冒犯你们的女眷,这点本将说道做到。”黄石的话让难民们心下大定,脸上也都如释重负。
  可是黄石觉得他们一路担惊受怕,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非常不安,于是就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满脸不好意思地说道:“不要说他们,就是我乍一看到这么多姑娘,也神魂颠倒了半天,让父老们见笑了。”
  哄笑声在人群中响过以后,黄石就挥手示意士兵可以继续去帮忙了,这次辽民们也放开胸怀接受了士兵们的殷勤。那些年轻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